1、【
单选题
】
季风水田区发展水稻种植业的主要优势条件有( )
[2分]
、
大面积可供开发的土地
、
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
常年高温少雨的气候
、
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答案:
2、【
单选题
】
下列关于美国农业生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2分]
、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
、
美国商品谷物生产主要分布在中部平原
、
人多地广是商品谷物农业发展的区位优势
、
先进科技是商品谷物农业发展区位优势
答案:
3、【
单选题
】
和欧洲相比,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在生产上的优势在于( )
[2分]
、
这里各个环节都由机械作业
、
有五大湖及密西西比河航道
、
地广人稀,可进行大规模生产
、
技术水平高,自然条件更优越
答案:
4、【
单选题
】
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分别集中在( )
[2分]
、
低纬度的季风气候区、中纬度沿海地区
、
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带沿海地区
、
低纬度大陆的东岸、中纬度的大陆西岸
、
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
答案:
5、【
单选题
】
20世纪初,阿根庭的新鲜牛肉可以远销欧洲,其主要原因是( )
[2分]
、
大型集装箱的使用
、
海上冷冻船的发明
、
水下隧道的开通
、
大型航空运输机的使用
答案:
6、【
单选题
】
乳畜业的生产对象是( )
[2分]
答案:
7、【
单选题
】
下列地区既有大面积大牧场放牧业的分布,又有较多的乳畜业分布的是( )
[2分]
、
美国、阿根庭
、
澳大利亚、新西兰
、
南非、阿根庭
、
上海、北京郊区
答案:
8、【
单选题
】
影响乳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是( )
[2分]
、
地形和土壤
、
市场和饲料供应
、
饮食习惯和交通运输
、
农业机械和政策
答案:
9、【
单选题
】
下列农业地域类型中,主要靠雇员进行生产活动的有( )
[2分]
、
我国南方的水稻种植业
、
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
、
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
、
阿根庭的大牧场放牧业
答案:
10、【
单选题
】
下列国家组合中,大牧场放牧业的对象相同的一组是( )
[2分]
、
美国、澳大利亚
、
新西兰、阿根庭
、
澳大利亚、新西兰
、
南非、美国
答案:
11、【
单选题
】
兼有商品谷物农业和大牧场放牧业的国家是( )
①美国;②韩国;③阿根庭;④澳大利亚。
[2分]
答案:
12、【
单选题
】
既是传统的稻米生产国,又是热带经济作物企业化种植园生产国的是( )
[2分]
答案:
13、【
单选题
】
商品谷物农业在西半球主要分布在( )
[2分]
、
智利、墨西哥、俄罗斯
、
美国、加拿大、阿根庭
、
荷兰、德国、澳大利亚
、
澳大利亚、法国、乌克兰
答案:
14、【
单选题
】
下列气候中较适合发展畜牧业的是( )
①地中海气候;②温带海洋性气候;③季风气候;④温带大陆性气候。
[2分]
答案:
15、【
多选题
】
下列地区中可安排该农事活动的是( )
[3;1分]
、
东北平原
、
河套平原
、
鄱阳湖平原
、
成都平原
答案:
16、【
多选题
】
该种农产品可能是( )
[3;1分]
答案:
17、【
多选题
】
二战后新产地的崛起是由于( )
[3;1分]
、
劳动力价格的优势
、
土壤条件的优势
、
运输成本的优势
、
气候条件的优势
答案:
18、【
多选题
】
当地如果要增加经济产值和提高经济效益,可延长产业链,适合在当地发展的相关产业最可能( )
[3;1分]
、
木器加工厂
、
米粉加工厂
、
火腿肠加工厂
、
方便面加工厂
答案:
19、【
多选题
】
图中序号对应的地区正确的是( )
[3;1分]
、
南美洲—①
、
东南亚—②
、
东亚—③
、
南亚—④
答案:
20、【
多选题
】
③地区种植此农作物的区位优势是( )
[3;1分]
、
工业基础好,技术水平高
、
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
、
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
、
交通便利,市场广大
答案:
21、【
简答题】
读美国东部农业区的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A、B、C是美国的商品农业分布区,其中C是________带,该地带农业发展的优越社会经济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农业地带的分布状况,反映了美国农业生产的典型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东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试分析其形成的条件。
(3)借鉴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发展的经验,谈谈我国发展粮食生产可采取哪些措施。(不少于四点)
[12分]
解析:
(1)乳畜带 该地区城市密集,人口众多,具有巨大市场 地区生产专门化;(4分)(3)自然条件:雨热同期,水源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2分)社会经济条件:东北地区人多地少,人均耕地多,便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铁路交通便利;东北重工业基础雄厚,可提供农业发展需要的各种农业机具(任2点,2分)(3)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要加快商品粮基地建设;进一步增大科技投入;加大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中低产田的改造;国家政策要扶持粮食生产,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