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多选题
】
会议纪要在开头部分要先写明会议的基本情况,它包括( )。
[1分]
、
会议召开的根据、目的
、
会议名称、议题、成果
、
时间、地点、与会范围(人员)
、
讨论经过和各方面意见
答案:
2、【
多选题
】
计算机的硬件由哪几大部分组成?( )
[1分]
、
CPU
、
存储器
、
输入装置和输出装置
、
主机
、
操作系统
答案:
3、【
多选题
】
中国劳动力的特点是( )。
[1分]
、
劳动力资源丰富
、
文化技术素质不高
、
性别比例失调
、
分布不平衡
、
劳动生产率水平低
答案:
4、【
判断题
】
法律关系是一种思想关系,因为法律事实的产生以法律关系参加者的意志为转移。( )
[0.5分]
答案:
错误
5、【
判断题
】
在具体法律关系中,当事人的意志要受法制的制约。 ( )
[0.5分]
答案:
正确
6、【
判断题
】
人的任何意识都是对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 ( )
[0.5分]
答案:
正确
7、【
判断题
】
“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观点属于实用主义观点。 ( )
[0.5分]
答案:
错误
8、【
判断题
】
劳动与语言一起推动着人类意识产生。 ( )
[0.5分]
答案:
正确
9、【
判断题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和罢工的自由。 ( )
[0.5分]
答案:
错误
10、【
判断题
】
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 )
[0.5分]
答案:
正确
11、【
判断题
】
青少年在完成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应创造条件,争取接受更高程度的教育。 ( )
[0.5分]
答案:
正确
12、【
判断题
】
正当防卫是合法的行为,可以不受限制地实施。 ( )
[0.5分]
答案:
错误
13、【
判断题
】
当前核能的和平利用包括裂变能和聚变能两种。( )
[0.5分]
答案:
错误
14、【
判断题
】
21 世纪新的绿色革命将成为一场基因革命。( )
[0.5分]
答案:
正确
15、【
判断题
】
持续农业是一种不造成环境退化、技术上适当、经济上可行、社会上能接受的农业。( )
[0.5分]
答案:
正确
16、【
判断题
】
行政制裁措施在同一事件中只能使用一次,不能反复使用。( )
[0.5分]
答案:
正确
17、【
判断题
】
就国家来说,从职能和作用上看,“行政”是指除立法、司法检察之外的国家一类职能的总称,其核心是国家行政机关的组织与管理活动。( )
[0.5分]
答案:
正确
18、【
判断题
】
在某一职位上,如果有权无责,容易导致权力滥用。( )
[0.5分]
答案:
正确
19、【
判断题
】
国务院各部委的设立,由国家主席决定。( )
[0.5分]
答案:
错误
20、【
判断题
】
早在1982 年的国务院机构改革中,就提出要转变政府职能。( )
[0.5分]
答案:
错误
21、【
简答题】
题目:浮夸误国论
[40分]
解析:
略
22、【
简答题】
中国共产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把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作为十五期间需要着重研究和解决的重大战略性、宏观性和政策性问题提出来。请结合文件内容,从经济学角度认识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和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意义。
[16分]
解析:
答案要点:(1)要用邓小平同志关于让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帮“后富”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思想来统一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想认识。
(2)第一,这是面临的历史任务的要求,是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实现第三步战略部署的需要。第二,加快西部发展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生产力的合理布局,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振兴。第三,加快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一部分人富起来,一部分人长期贫穷也不是社会主义,实现共同富裕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第四,适应世界范围结构调整需要,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需要,当今世界经济中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经济结构调整正在全球范围内广泛而深刻地进行,我们必须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尤其是西部地区结构不合理的矛盾非常突出。
第五,是为了进一步增进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和边疆安全的需要。要维护和保持民族地区的稳定,最根本的就是加快发展。第六,是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快西部大开发。
加快经济发展是维护改革、稳定、发展大局的需要,加快贫穷地区的经济发展步伐,不仅是
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的政治问题,是治国安邦的一件大事。我们要根据中央的要求,抓住历史机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有步骤、分阶段地推进西部大开发。
23、【
简答题】
李某是某县副县长,主管工业。一上任,遇到了“60”型炼焦炉的修建工程问题;他的前任已为此工程作了大量工作并经省、地计委批复,投资400 万元。现在要进行的是拿出施工方案并组织实施。李某经过调查研究发现,“60”型炼焦炉对本地情况不适合,在煤质、原煤用量、水源等方面的需要很难得到保证,于是重新制定方案,不用“60”型炼焦炉,而改用别的。经县委讨论后,决定废弃原方案,采纳新方案。请问李某的做法是否正确。
[10分]
解析:
李某的作法是正确的。
作为主管工业的副县长,对此修建工程有权进行研究、决策。虽然他的前任已经作出决策并
开始实施,但是,李某在实施过程中发现了原决策者的失误,根据调查的结果取消原方案并且制定了新方案,这就是决策执行过程中的发现问题、纠正决策,李某的决策实际上是在原决策的基础上所进行的追踪决策。
追踪决策对于及时发现错误、避免更大损失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而,在行政决策中,有关
人员一定要注意调查研究密切注意现时情况,修正决策甚至中止原决策,李某的做法不仅正确而且值得大力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