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
】
人类早期的文明最早诞生在亚非的大河流域。右图是哪个古代文明的发源地( )
[2分]
、
古巴比伦王国
、
古代埃及
、
古代印度
、
古代中国
答案:
2、【
单选题
】
下列古迹属于古巴比伦王国的是( )
[2分]
、
金字塔
、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
故宫太和殿
、
印度河流域古城址
答案:
3、【
单选题
】
根据律奴法典的记载,神创造了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个种姓。种姓之间等级分明,低等级的男子不能娶高于他们等级的女子;首陀罗不能享有财产权;等级越高授予的墓冢越大。上述现象出现在( )
[2分]
答案:
4、【
单选题
】
右边是某文物的图片(局部)。对该文物上的文字进行解读.研究可以了解( )
[2分]
、
古巴比伦奴隶制度概貌
、
古印度种姓制度的影响
、
欧洲封建等级制的形成
、
阿拉伯人对世界的贡献
答案:
5、【
单选题
】
1901年,法国考古队在两河流域的苏撒遗址中发现了一黑色玄武岩圆柱,它的上面刻有用楔形文字写成的“前言”及法律条文 ,该法律条文是( )
[2分]
、
《汉谟拉比法典》
、
《民法典》
、
《隋律》
、
《唐律疏议》
答案:
6、【
单选题
】
大河流域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人类璀璨的文明。两河流域孕育出的古代人类文明是 ( )
[2分]
、
古代西亚文明
、
古印度文明
、
古希腊文明
、
古埃及文明
答案:
7、【
单选题
】
两河流域是世界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两河流域是指 ( )
[2分]
、
东亚地区
、
波斯湾两岸
、
“新月沃地”东部
、
黄河与长江流域
答案:
8、【
单选题
】
下列关于两河流域的表述,正确的是 ( )
[2分]
、
这里是犹太人祖先的定居地
、
两河流域位于“新月沃地”的西部
、
两河沿岸的农业发展更多地依靠两河河水的定期泛滥
、
两条河流水量稳定
答案:
9、【
单选题
】
最早在两河流域定居的居民是 ( )
[2分]
、
苏美尔人
、
阿卡德人
、
希伯来人
、
腓尼基人
答案:
10、【
单选题
】
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强大的奴隶制国家的时间和人物分别是 ( )
[2分]
、
公元18世纪、汉谟拉比
、
公元前18世纪、美尼斯
、
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
、
公元前3000年、美尼斯
答案:
11、【
单选题
】
犹太人与下列哪类人有关 ( )
[2分]
、
苏美尔人
、
阿卡德人
、
腓尼基人
、
希伯来人
答案:
12、【
单选题
】
根据迄今发现的史料,世界上最早以成文法典形式来加强对平民和奴隶的统治的国家是 ( )
[2分]
、
中国的夏朝
、
古代埃及
、
古巴比伦
、
古代印度
答案:
13、【
单选题
】
《古巴比伦的兴衰》记述了这样的场面:奴隶阿卜对主人尼布说“你不是我的主人”,结果被判割耳朵。判罚的依据应是 ( )
[2分]
、
罗马法
、
《圣经》
、
《汉谟拉比法典》
、
《十二铜表法》
答案:
14、【
单选题
】
古代西亚地区广泛使用的楔形文字的创造者是 ( )
[2分]
、
古埃及人
、
雅利安人
、
阿卡德人
、
苏美尔人
答案:
15、【
单选题
】
在西亚已经出土数百万块泥版文字,它们是研究西亚历史的宝贵资料。这些文字是用 记载的。 ( )
[2分]
、
甲骨文字
、
象形文字
、
楔形文字
、
字母文字
答案:
16、【
简答题】
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弧形的狭长地带被称为什么?
(2)两河流域的早期居民有哪些?
(3)对照现在的世界地图,指出图中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这片土地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哪个国家。试比较这个国家和古巴比伦赖以生存的重要因素。
[10分]
解析:
(1)“新月沃地”
(2)苏美尔人、腓尼基人、希伯来人
(3)国家:伊拉克。
因素: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为古代两河流域的居民带来充沛的水源,孕育了古巴比伦这一文明古国;今天,伊拉克丰富的石油资源,使其成为西亚地区的一个重要国家
17、【
简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右图。
材料二:法典规定如果奴隶主把一个自由民的眼睛弄瞎,只要拿出一定数量的银子就可了事。如果被弄瞎眼睛的是奴隶,就不用任何赔偿。两个自由民打架,一个人被打瞎了一只眼睛,对方就要同样被打瞎一只眼睛作为惩罚;被人打掉牙齿,就要敲掉对方的牙齿。
(1)材料一中刻在石柱上的这部法典被称为什么?这部法典是由谁制定的?
(2)材料二的规定反映了什么问题?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汉谟拉比法典》与现代法律精神有何区别。
[10分]
解析:
(1)《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
(2)古巴比伦王国存在森严的等级制度,《汉谟拉比法典》维护的是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3)《汉谟拉比法典》是一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典,具有浓厚的等级思想,将刑罚作为报复的工具。而现代法律的基本精神是以人为本,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刑罚的主要目的是防治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