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目下题库来源于互联网,轻速云承诺对于用户导入平台的题库是严格保密的,不会在此呈现!
轻速云给您提供更好的在线考试系统服务!
考研政治模拟题05
1、【 单选题
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区别是 [1分]
对物质和意识关系的两种不同回答
对精神决定世界的两种不同理解
对世界是否可知的两种不同的认识
对世界怎样存在的两种不同观点
答案:
2、【 单选题
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会导致 [1分]
唯心主义
形而上学
二元论
不可知论
答案:
3、【 单选题
"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以承认事物之间的确定界限为前提的",是指 [1分]
事物的联系总是在一定条件下的联系
事物的联系是多样性的选择
事物的联系是通过自身体现出来的联系
联系是相互区别的具体事物、现象之间的联系
答案:
4、【 单选题
根据认识的发展规律,在认识的"熟知"、"真知"问题上正确的观点 [1分]
熟知即真知
熟知不等于真知
熟知起源于真知
熟知必然转化成真知
答案:
5、【 单选题
经济规律产生的经济条件是指 [1分]
由一定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水平
由一定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
由一定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性质
由一定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状况
答案:
6、【 单选题
超额利润是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它反映的是 [1分]
不同部门资本家之间的关系
同一部门内部不同企业资本家之间的关系
产业部门和商业部门资本家之间的关系
职能资本家和非职能资本家之间的关系
答案:
7、【 单选题
社会主义社会之所以实行按劳分配,其直接原因是 [1分]
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
存在旧的社会分工,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
答案:
8、【 单选题
我国与世界各国和地区在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扩大对外贸易、吸引和引用外资,发展对外技术交流时,都必须坚持的一个共同原则是 [1分]
和平共处原则
四项基本原则
自力更生原则
平等互利原则
答案:
9、【 单选题
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提出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在 [1分]
中共二大
中共三大
国民党一大
中共四大
答案:
10、【 单选题
国共第一次合作得以实现的政治基础是 [1分]
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社会主义主义
共产主义
答案:
11、【 单选题
在国际国内政治风波严峻考验的历史关头,深刻回答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是 [1分]
《思想更解放一些,改革的步子更快一些》
《组成一个实行改革的有希望的领导集体》
《视察上海时的谈话》
《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答案:
12、【 单选题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1分]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答案:
13、【 单选题
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和主体,是 [1分]
经济建设
改革开放
四项基本原则
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答案:
14、【 单选题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 [1分]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
坚持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
答案:
15、【 单选题
2005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 [1分]
反分裂国家法
证券法
公务员法
婚姻法
答案:
16、【 单选题
2005年4月6日,在伊拉克过渡国民议会第四次会议上当选总统的是 [1分]
贾法里
塔拉巴尼
哈桑尼
阿拉维
答案:
17、【 多选题
做任何事情都是"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 [2分]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客观实际是认识的对象
书本知识是不重要的
要事事取得直接经验
答案:
18、【 多选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不同,它是 [2分]
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科学之科学
人们观察和处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答案:
19、【 多选题
自然界的物质性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是统一的,这种统一是通过 [2分]
人类社会对自然界的依赖实现的
人类社会对自然界的改造实现的
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和人自己特殊的社会存在方式--劳动实现的
自然界的人化实现的
答案:
20、【 多选题
下列观点包含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原理的是 [2分]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答案:
21、【 多选题
社会生产总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其中 [2分]
生产是起点,消费是终点
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中间环节
交换决定生产,分配决定消费
分配、交换和消费对生产也有反作用
答案:
22、【 多选题
土地价格 [2分]
是资本化的股息
是资本化的地租
与地租成正比
与利息率成反比
答案:
23、【 多选题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客观依据在于 [2分]
生产力总体水平比较低,而且极不平衡,客观上要求多种所有制形式
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
以是否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为标准取舍不同所有制形式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在实践中具有巨大优越性
答案:
24、【 多选题
"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这是因为 [2分]
它掌握着马克思主义这个锐利的思想武器
它为中国革命指明了目标和方向
它使中国革命有了可信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从此中国工人阶级有了自己的司令部
答案:
25、【 多选题
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这是因为 [2分]
中国工人阶级成为主力军
表现了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主义的姿态在五四运动中
革命的领导权开始从资产阶级转移到无产阶级手中
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和干部上的准备
答案:
26、【 多选题
1925年,中共四大提出的中国革命问题是 [2分]
革命武装
民众政权
工农联盟
无产阶级领导权
答案:
27、【 多选题
邓小平理论形成与发展的 [2分]
时代依据是时代主题转换的新科技革命兴起
理论依据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历史依据是我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
现实依据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答案:
28、【 多选题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在于 [2分]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消灭阶级
实现共同富裕
不存在两极分化
答案:
29、【 多选题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规定了党在这一时期的 [2分]
基本政策
基本路线
根本任务
基本目标
答案:
30、【 多选题
2005年3月5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05年政府工作基本思路是 [2分]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进各项工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
答案:
31、【 多选题
2005年3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听取发言后,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的意见有 [2分]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
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
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
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答案:
32、【 多选题
2004年11月20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第十二届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就开创区域合作新局面提出 [2分]
采取有效措施,保持全球和区域经济发展势头
深化互利合作,推动建设亚太大家庭
坚持通过对话、平等协商,妥善处理相互间的矛盾
加强反恐合作,营造和平稳定的地区环境
答案:
33、【 多选题
2005年4月23日,参加亚非峰会的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会见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时,提出了发展中日关系的5点主张,内容主要包括 [2分]
严格遵守《中日联合声明》、《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中日联合宣言》
坚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正确处理好台湾问题
坚持通过对话、平等协商,妥善处理中日之间的分歧
进一步加强双方在广泛领域的交流和合作
答案:
34、【 简答题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世界在变化,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前进,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在发展,迫切要求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与时俱进,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请依据上述材料分析说明坚持与时俱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哲学依据及现实意义。 [10分]
解析:
【答 案要点】
(1)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发展是过程的集合体,是前进性的运动。发展是一切事物和现象的根本法则。与时俱进和创新是一切进步事物和现象所具有的内在品质,是一切科学理论思想的本质特征,更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
(2)人的认识来自实践,又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通过实践与认识的矛盾运动,达到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这一原理要求人们的思想认识、理论观点要不断地适应实践的需要,要有新的创造性的提升和发展;要求人们改造和变革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要有超前性和创造性。
(3)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要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这就决定了理论和实践活动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4)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①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②坚持与时俱进与创新就要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现实中的重大问题,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的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认识。
35、【 简答题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一个生产者生产的商品卖不掉,它的生产就无法继续进行。
请用简单商品经济基本矛盾的理论分析这一现象。 [10分]
解析:
【答 案要点】
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决定了生产商品的劳动既具有私人劳动的性质,又具有社会劳动的性质。只有当商品生产者的商品在市场上实现了同其它商品交换的时候,它的私人劳动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可见,商品能否卖出,即他的具体劳动创造的使用价值是否符合社会需要,抽象劳动形成的价值在量上是否相当于或者低于同种商品的平均水平,是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的关键。如果商品在市场上卖不出去,商品生产者的私人劳动就无法转化为社会劳动,具体劳动就不能还原为抽象劳动,耗费在商品上的劳动无法得到补偿,生产就无法继续进行。因此,私人劳动能否及在多大程度上转化为社会劳动,决定着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的成败,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36、【 简答题
下面是选自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中的若干材料,阅读后请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1
然而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自从1914年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和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在地球六分之一的土地上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以来,起了一个变化。……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十月革命,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
材料2
在五四运动以后,虽然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继续参加了革命,但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政治指导者,已经不属于中国资产阶级,而是属于中国无产阶级了。这时,中国无产阶级,由于自己的成长和俄国革命的影响,已经迅速地变成了一个觉悟了独立的政治力量了。打倒帝国主义的口号和整个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彻底的纲领,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而土地革命的实行,则是中国共产党单独进行的。
材料3
一方面--参加革命的可能性,又一方面--对革命敌人的妥协性,这就是中国资产阶级"一身而二任焉"的两面性。
材料4
这种新民主主义政治和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共和国,是全国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都赞成的,舍此没有第二条道路走。
请回答:
(1)结合材料1、2,分析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社会历史条件。
(2)结合材料3,分析"一身而二任焉"指的是中国哪一阶级。
(3)结合材料1、2、3,分析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依据。
(4)结合材料1、2、3、4,分析"舍此没有第二条道路走"的原因。 [10分]
解析:
【答 案答点】
(1)据材料来看,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主要基于:一是从国际上来看,十月革命的胜利,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开辟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新时代;二是国内来看,五四运动后,特别是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后,有了先进的无产阶级的参加,无产阶级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区别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标志是领导权。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开始领导革命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2)指的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有参加革命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对革命敌人的妥协性。
(3)一是俄国十月革命后世界历史的发展方向;二是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三是无产阶级自身的特点。
(4)中国民主革命胜利后,建立欧美式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是行不通的:第一,帝国主义国家不允许;第二,社会主义国家不允许;第三,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不允许;第四,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不允许;第五,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
37、【 简答题
试述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并说明搞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是当前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大事。 [10分]
解析:
【答 案要点】
(1)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具有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内在联系和关系。改革是发展的动力。要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不失时机地推进各方面的改革,解决经济和社会中突出问题。发展是改革的目的,也是稳定的保证,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依靠自己的发展。经济发展要有新的思路,积极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同稳定的关系,保持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秩序,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必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社会政治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实现社会政治的稳定。
(2)近几年来,国有企业职工下岗问题日益突出,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随着改革的深入、科技进步和经济结构的调整,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来人员的相应调整和流动不仅难以避免的而且范围、幅度有越来越扩大的趋势。这会给一部分职工带来暂时的困难,但从根本上说,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符合工人阶级的长远利益。搞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直接关系到广大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国有企业改革的成败,关系到社会政治的稳定。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不仅是现实的紧迫问题,也是长远的战略问题。做好这项工作,既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也是党和政府应尽的责任。必须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把它作为头等大事抓紧抓好。
38、【 简答题
本题为选做题,请在Ⅰ、Ⅱ两道试题中选取其中一道作答,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Ⅰ道试题的成绩记入总分。 选做题Ⅰ:
下面是有关世界格局变化的材料:
材料1
我们必须认识到,苏联仍然是美国的一个非常强大、有力和咄咄逼人的竞争者。 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占支配地位了。…美国仍然是世界最强、最富有的国家。但是,现在我们面临着这样一种局面,另外四个潜在的经济力量有能力、有人可以在各个方面向我们挑战-即使没有可以那样做的政府,至少有可以那样做的人。
摘自1971年7月6日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
材料2
观察家认为,90年代以前世界经济三足鼎立之势正在被打破,东亚经济正成为世界经济的第四极。……尽管目前东亚发生金融动荡,但不致影响东亚(一般指东盟、中、韩)作为世界经济一个增长中心的地位。还在1995年,东亚的出口额就已分别与美欧相当,高出日本一倍,成为与美欧并列的世界四大贸易中心之一。就经济规模而言,东亚按购买力评价计算早已超过日本。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到2010年还将超过欧美。
摘自1997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
材料3
1997年,大国高层会晤的广泛和频繁为多年所少见。今秋江泽民主席访问美国,同克林顿总统进行了会谈。两国领导就中美关系的发展目标和框架达成了共识,决定"致力于建立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江泽民主席同叶利钦总统今年实现了互访,进一步肯定中俄之间建立"平等、信任、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法国希拉克总统5月访华,中法宣布建立"面向21世纪的全面伙伴关系。"李鹏总理和桥本首相1997年进行了互访,确定两国建立"迈向未来的长期稳定的睦邻友好关系。"10月,俄、法、德决定建立首脑定期会晤制度。此外,11月叶利钦总统和桥本首相在西伯利亚进行了正式会晤,双方决定争取在2000年 前签署和平条约,从而打破日俄之间长期冷淡、僵持的局面,为改善两国关系创造了条件。
摘自1997年12月15日<《人民日报》
材料4
亚欧会议3日通过在伦敦举行的首脑会议发表的关于亚洲金融和经济形势的特别声明。声明一致要求要研究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增加出资等问题。可以说,这次会议取得的划时代成果是抛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大的出资国美国,由亚洲和欧洲共同携手起来,对美国布下包围网。过去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增加出资,"若撇开最大的出资国美国是不可设想的"(日本金融人士语)。然而,这次利用美国不参加亚欧首脑会议的机会,亚洲和欧洲国家作为既成事实已经成功地对增加出资问题形成了多数意见。英国政府人士说:欧盟和亚洲合起来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出资比率的60%,约占18%的美国已逆转为少数派。"于是就可以撇开美国最大限度地充分运用亚洲和欧洲磋商这种亚欧首脑会议的框架,来制定有利于亚洲本身的克服危机的方略,这种方略是与美国的想法不同的。
摘自1998年4月4日日本《东京新闻》
材料5
在1998年初的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中,江泽民主席曾数次与一些国家领导人交换信函,阐述中方立场。中国同意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对伊拉克进行武器核查的决议,但在对联合国安理会讨论美国提出的动用武力解决危机的议案时,投了反对票。并积极支持联合国的外交势力。在东南亚金融危机期间,中国政府决定向泰国提出10亿美元的资金援助,并宣布人民币不贬值。
摘自《新华月报》1998年第3、4期
请回答:
(1)比较材料1和2、4,指出世界格局发生的变化。
(2)指出材料3反映的国家关系的新特点及其与世界格局变化的关系。
(3)材料4所说的"划时代成果"为什么在过去"不可设想"而现在能够实现?
(4)结合材料3和5,说明中国在当前世界格局转换中发挥的作用。
选做题Ⅱ:
以下是关于中国和平崛起的材料
材料1
"中国和平崛起"这一论题的首次提出是在2003年11月3日,时任中国改革开放论坛理事长的郑必坚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做了题为《中国和平崛起新道路和亚洲的未来》的讲演。郑必坚认为,在今天新的时代条件下,中国只能选择奋力和平崛起,即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以自己的发展来维护世界和平。这一论题是包括郑必坚在内的20多位中国学者针对国际上流行的"中国威胁论"和"中国崩溃论",经过近一年的研究而提出的。……
"和平崛起"是中国在自身迅速崛起进程中寻求世界共赢的道路与目标,是中国处理自身发展与外部关系的长期战略,也是中国在世界上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表现。
摘自新华网2004年4月23日文章《"中国和平崛起论"的诞生和发展》
材料2
中国改革开放论坛理事长郑必坚24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04年年会"中国和平崛起与经济全球化"圆桌会议上说,面对发展过程中的众多挑战和风险,中国重新认识并把握住机遇,走出了一条"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郑必坚说,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在没有打破旧有国际秩序、威胁世界和平的情况下保持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其中"奥妙"在于:中国同全球经济一体化相联系,走出了一条自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他说,中国在同世界各国和平共处的前提下,开放国内市场,走向世界市场,重视利用世界市场、资源,按照共同的有效规则和趋利避害的原则,在平等竞争中力争双赢互利。与此同时,地域辽阔、物产丰富的中国有能力主要依靠自己力量,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而不给别国制造麻烦。郑必坚说,"和平崛起"特指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21世纪中叶,在和平环境中,通过改革开放基本实现现代化。中国一直坚持走这条和平的发展道路。他说,21世纪头20年,中国将面临各种挑战和风险。中国的发展对别国也是机遇,若不给别国提供机遇,中国自身也将失去机遇。中国是亚太地区的重要建设力量而不是破坏力量。
摘自新华网2004年4月24日文章《"科学机遇观"有助于中国和平崛起》
材料3
作为一个研究者、观察者,我愿根据历史和现状的发展大局,提出这样一个判断:总体而言,未来十几年、二十几年,或者说21世纪前期,亚洲正面临着世界历史上一个极为难得的和平崛起的重大机遇。而和平崛起中的中国,则是亚洲和平崛起的一部分。这不仅意味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与和平崛起得益于亚洲其他国家的经验与发展,而且意味着中国作为亚洲一员,将会对亚洲其他国家首先是周边国家的发展、繁荣和稳定,发挥愈益积极有益的作用。中国是个发展中的大国。我们的发展,不应当也不可能依赖外国,必须也只能把事情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这就是说,我们要在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更加充分和自觉地依靠自身的体制创新,依靠开发越来越大的国内市场,依靠把庞大的居民储蓄转化为投资,依靠国民素质的提高和科技进步来解决资源和环境问题。中国和平崛起发展道路的要义就在于此。
摘自2003年12月10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美国哈佛大学的演讲报告
材料4
我们要坚持的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这条道路,就要坚持走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各国友好相处,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同各国的交流和合作,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贡献。
摘自2003年12月26日,胡锦涛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材料5
要坚持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宗旨,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各国友好相处,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同各国的交流和合作,在国际舞台上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贡献。
摘自2004年2月23日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上的讲话
请回答:
(1)结合材料1、2简要分析"中国和平崛起论"提出的历史背景。
(2)结合材料2分析中国在和平崛起过程中还有哪些局限及其解决方法。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国和平崛起的主要内容。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实现中国和平崛起的方针政策及中国和平崛起对世界的影响。 [10分]
解析:
本题为选做题,请在Ⅰ、Ⅱ两道试题中选取其中一道作答,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Ⅰ道试题的成绩记入总分。
选做题Ⅰ:
【答 案要点】
(1)70年代世界仍是两极格局,但美国地位和力量相对下降,面临新的经济力量的挑战,这表明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90年代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终结,除美、日、欧外,东亚成为世界经济新的增长中心,亚欧开始建立新型关系,美国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但对世界的影响力进一步下降,多极化趋势有了新的发展。
(2)大国关系经历着重大而深刻的调整,一些大国正在建立新的伙伴关系。反映了在多极化趋势的推动下,世界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组合;同时,大国间新型关系建立又进一步促进了多极化趋势的新发展。
(3)过去在两极格局下,美国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大的出资国,且对西欧国家有较强的控制力,而现在多极化趋势迅速发展,西欧联合力量增强,并密切了与亚洲国家的关系,亚欧合作使美国"逆转为少数派。"
(4)中国是大国关系调整和世界多极化进程的积极推动力量,是维护世界与地区和平的坚定力量,是国际经济关系中重要的稳定力量。
选做题Ⅱ:
【答 案要点】
(1)"中国和平崛起论"的提出有着深厚的国际与国内背景,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对外政策的一个基本理念。其具体背景是:首先,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这是"中国和平崛起论"提出的最主要的背景因素;其次,近年来,国际上有关"中国威胁论"的提法甚嚣尘上,严重影响了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在此情形下,有必要阐述中国对自身发展的判断以及这种发展对世界可能带来的影响;第三,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经济获得飞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与此相应的是国际地位也不断提高,中国有能力也有责任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第四,中国自古以来在对外关系中奉行"和为贵"的理念,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近一年中,更是不断强调以邻为伴、与邻为善的外交方略。
(2)在中国谋求和平崛起的过程中,已经显露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某些制约,显示出与世界经济的一些磨擦。以和平的方式突破这些约束既是中国发展的需要,也是缓解中国与国际社会磨擦的需要。中国的选择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发展战略的调整来突破发展的约束,寻求可持续发展,从而寻求与世界各国,特别是亚太地区各国的和谐与共赢,并确保中国和平崛起道路的顺利推进。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方面来突破这些制约:以科技进步与结构提升突破资源约束;持续扩大内需突破市场约束;用好国内资金突破资本约束;开发人力资源突破人口数量约束。
(3)中国和平崛起应当包括如下内容:第一,中国的崛起就是要充分利用世界和平的大好时机,努力发展和壮大自己。同时又以自己的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第二,中国的崛起应把基点放在自己的力量上,依靠广阔的国内市场、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和雄厚的资金储备,以及改革开放带来的机制创新。第三,中国的崛起离不开世界。中国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世界一切友好国家发展经贸关系。第四,中国的崛起需要很长的时间,恐怕要多少代人的努力奋斗。第五,中国的崛起不会妨碍任何人、也不会威胁任何人。中国现在不称霸,将来即使强大了也永远不会称霸。
(4)实现中国的和平崛起至少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努力:一是毫不动摇地锐意推进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基本内涵的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以形成实现和平崛起的制度保证;二是大胆借鉴吸收人类文明成果而又坚持弘扬中华文明,以形成实现和平崛起的精神支柱;三是周到细致地统筹兼顾各种利益关系,包括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以形成实现和平崛起的社会环境;四是继续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发展睦邻友好关系,在新型安全观的指导下积极推动国际新秩序的建立,逐步拓展中国的国际舞台,为和平崛起提供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中国的和平崛起不仅会增加世界的和平力量,同时也为世界各国的发展提供了机遇。首先,中国的崛起推动了周边发展中国家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增长的方式;其次,东亚是中国经济活动的主要平台,中国的崛起需要通过与东亚邻国一道不断重新调整既有的国际分工格局,通过协同发展、共同繁荣的方式得以实现;第三,实质上讲中国的崛起是恢复,中国是亚洲的天然大国,中国的规模太大,与德国、日本不同,中国不需要更多地借助外部资源,重要的是把自己经营好。中国主要的优势是阴柔的方面,中国的特性决定了其和历史上崛起的强权是不一样的,因此可以说,中国的崛起不会影响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中国的崛起是世界和平的一个重要保障。
1
1页,共38个题库
1页,共38个题库
轻速云给您提供更好的在线考试系统服务!
推荐
推荐题库
众多企事业单位的信赖之选
36万+企事业单位的共同选择
查看更多合作案例
众多企事业单位的信赖之选
开始使用轻速云组织培训考试
四步组织一场考试答题,一键搭建企业培训平台
免费使用 免费使用 预约演示
咨询热线
400-886-8169
周一到周日 8:00-22:00
©2023 轻速云 苏ICP备16049646号-1 轻速云科技提供专业的在线考试系统、在线培训系统
联系我们
客服热线客服热线:400-886-8169 | 周一至周日 8:00-22:00
©2023 轻速云 苏ICP备16049646号-1
轻速云科技提供专业的在线考试系统、在线培训系统
在线咨询 400-88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