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目下题库来源于互联网,轻速云承诺对于用户导入平台的题库是严格保密的,不会在此呈现!
轻速云给您提供更好的在线考试系统服务!
考研政治模拟题19
1、【 单选题
“对于同一句格言,出自饱经风霜的老年人之口与出自缺乏阅历的青少年之口,其内涵是不同的。”这反映了(    ) [1分]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指导
认识起源于感觉、经验
理性认识要通过感性认识来说明
答案:
2、【 单选题
“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这种说法属于 (    ) [1分]
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的观点
形而上学机械唯物决定论的观点
历史宿命论的观点
唯心主义非决定论的观点
答案:
3、【 单选题
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下列对真理相对性的理解正确的是 (    ) [1分]
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规律的正确认识,都包含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
就人类认识的本质来说,完全可以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
每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
真理性认识只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某一领域、某一部分、某一方面、某一层次的认识
答案:
4、【 单选题
“某一地域创造出来的生产力,特别是文明,在往后的发展中是否会失传,完全取决于交往扩张的情况”,“只有当交往成为世界交往并以大工业为基础的时候,只有当一切民族都卷入竞争斗争的时候,保持已创造出来的生产力才有了保障”,对这两句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    ) [1分]
交往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交往推动社会关系的变革和改善
交往是科学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交往促进人自身的发展
答案:
5、【 单选题
在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的条件下,农产品的生产价格总和 (    ) [1分]
小于农产品价值总和
大于农产品价值总和
等于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之和
等于农产品价值总和
答案:
6、【 单选题
马克思指出:“不管生产力发生了什么变化,同一劳动在同样的时间内提供的价值量总是相同的。但它在同样的时间内提供的使用价值量会是不同的:生产力提高时就多些,生产力降低时就少些。”这表明,社会或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和价值量之间的变化表现为 (    ) [1分]
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不变
商品数量不变,价值量增大
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减少
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增大
答案:
7、【 单选题
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公式是 (    ) [1分]
I(v+m)>Ⅱc
I(v+m)=Ⅱc
II(c+m-m/x)>I(v+m/x)
I(v+△v+m/x)=Ⅱ(c+△c)
答案:
8、【 单选题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部门内部的竞争结果形成 (    ) [1分]
商品的生产价格
商品的个别价值
商品的社会价值 。
商品的垄断价格
答案:
9、【 单选题
延安整风运动的方针是 (    ) [1分]
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批评与自我批评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答案:
10、【 单选题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 (    ) [1分]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方面的积极性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答案:
11、【 单选题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重要结合点是 (    ) [1分]
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在社会政治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
靠深化改革和继续发展解决改革和发展中产生的新问题与新矛盾
答案:
12、【 单选题
我国现阶段存在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方式,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存在着 (    ) [1分]
私营经济
个体经济
集体经济
股份合作制经济
答案:
13、【 单选题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实质是 (    ) [1分]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党的领导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坚持改革开放
答案:
14、【 单选题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根本是 (    ) [1分]
培育文明道德风尚
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
广泛开展和谐社区、和谐家庭创建活动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答案:
15、【 单选题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其根本是(    ) [1分]
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答案:
16、【 单选题
2006年11月4日胡锦涛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中非人民孜孜以求的共同目标是 (    ) [1分]
真诚友好
平等相待
相互支持
共同发展
答案:
17、【 多选题
实践主体的能力结构包括 (    ) [2分]
人本身的自然力
主体实际掌握、运用的知识和经验
主体的认识结构和图式
主体的情感和意志
答案:
18、【 多选题
科学发展观是辩证的发展观,它体现了 (    ) [2分]
依靠人民谋发展、促发展和发展为人民的统一
辩证法的全面观点和普遍联系的观点
发展过程性思想
协调矛盾各方关系的辩证方式
答案:
19、【 多选题
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是 (    ) [2分]
整体和部分在一定条件下相互生成和转化
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特性 .
整体的所有属性存在于部分之中
整体和部分是相互渗透的
答案:
20、【 多选题
价值的主体性表现在 (    ) [2分]
客观事物的某种属性能否具有价值及何种价值要以人的需要为基准
同一客体对于不同主体的价值是不同的,带有主体的个性特征
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确立的同客体之间的一种创造性的关系
价值必须以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属性为现实基础
答案:
21、【 多选题
货币的发展过程经历了从金属货币到纸币的过程,金属货币贮藏与纸币储蓄的作用的区别体现在 (    ) [2分]
金属货币贮藏会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
纸币储蓄不会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
金属货币贮藏会自发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
纸币储蓄会引起价格水平上涨
答案:
22、【 多选题
资本周转速度与 (    ) [2分]
资本周转时间成反比,与资本周转次数成正比 ‘
资本周转时间成正比,与资本周转次数成反比
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占的比例成反比
生产资本中流动资本占的比例成正比
答案:
23、【 多选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 (    ) [2分]
必须通过商品、货币形式来实现
不能用每个劳动者实际付出的劳动时间来衡量
所指的“劳”还不是直接的社会劳动
还没有成为占主体地位的分配方式 ’
答案:
24、【 多选题
官僚资本主义之所以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因为它具有(    ) [2分]
垄断性
封建性
官僚性
买办性
答案:
25、【 多选题
以下属于毛泽东思想形成时期的著作有 (    ) [2分]
《新民主主义论》
《反对本本主义》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答案:
26、【 多选题
统一战线中的中间势力是指 (    ) [2分]
地方实力派
民族资产阶级
知识分子
开明绅士 .
答案:
27、【 多选题
判断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 (    ) [2分]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是否有利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答案:
28、【 多选题
邓小平把对外开放确立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其最重要的依据是 (    ) [2分]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是统一的
内因起决定作用,外因起重要作用
答案:
29、【 多选题
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核心就是要坚持正确的指导方针,这一指导方针的内容是 (    ) [2分]
自主创新
重点跨越
有所不为,有所为
支撑发展,引领未来
答案:
30、【 多选题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 (    ) [2分]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坚持改革开放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答案:
31、【 多选题
2007年3月5日一16日,在北京召开了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会议通过了 (    ) [2分]
《企业所得税法》
《反垄断法》
《劳动合同法》
《物权法》
答案:
32、【 多选题
人民解放军的优良革命传统,集中起来就是 (    ) [2分]
听党指挥
服务人民
遵守纪律
英勇善战
答案:
33、【 多选题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 (    ) [2分]
反映了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历史责任、当前人均排放上的差异
凝聚了国际社会共识
是开展国际合作的基础
应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指导原则
答案:
34、【 简答题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对发展的认识经历了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到“三个文明建设”再到科学发展观的“四位一体”的变化过程,请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分析这种现象并指出它对我们如何发现和发展真理有哪些启示。 [10分]
解析:
【答 案要点】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检验真理的标准。人们对发展问题的认识只能来源于实践并通过实践去检验。
(2)认识的发展过程表现为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认识发展的无限性。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是指,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因为在认识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主观和客观的矛盾。从客观方面看,事物的各个侧面及其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从主观方面看,人的认识能力有一个提高的过程。人的认识受着实践范围、立场、观点、方法、思维能力、工作经验和知识水平等等因素的制约。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党对发展问题的认识,也需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形成比较科学的理论。
认识发展的无限性是指,对于事物发展过程的推移来说,人类的认识是永无止境、无限发展的,它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推移的永无止境的前进运动。这种认识的无限发展过程,在形式上是循环往复,在实质上是前进上升。只有未被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对发展问题的认识也是这样。
(3)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看成相互联系的整体,把人类社会的发展看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生产各个部类、各个地域。各个方面,人与社会、当代与后代等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过程,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对发展问题的认识。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4)任何实践都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实践。人类的实践和认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我们要不断发现和发展真理,就要求我们不断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如果用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加以说明也可以)。
35、【 简答题
材料1
近几年,我国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消费率特别是居民消费率 的贡献率持续降低。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00年的21.7%增加到2006年的40.7%。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则由2000年的63.8%降2006年的38.9%。……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2002年以来一路攀升。由44.8%提高到2006年的48.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55.5%。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2002年达到峰值以来一路走低,由41.5%降到2006年的39.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45.7%降到38.6%。
马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
材料2
目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只占全世界的4%左右,但原煤、钢材、水泥的消耗量分别占全世界消耗量的31%、30%和40%,石油、铁矿石的进口依存度分别达到40% 、60%以上。主耍污染物排放量已经超出环境容量。
——曾培炎深刻理解《建议》基本思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请回答:
(1)指出上述材料反映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
(2)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途径和主要措施是什么?
(3)说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为什么要强调“又好又快”、“好”字优先? [10分]
解析:
【答 案要点】
(1)上述材料说明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其原因在于经济结构存在问题:内外需结构不平衡、国内需求结构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以及体制机制不健全。
(2)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主要措施是:第一,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着力增强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第二,加大自主创新的力度,着力建设创新型的国家。第三,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第四,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五,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j第六,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第七,着力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科学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第八,拓宽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3)所谓“好”主要是指总量平衡、结构优化、资源节约、生态良好、民生改善, 也就是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强调“又好又快”、“好”字优先的原因主要有三条:第一,是对经济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我国经济发展从“快”字优先到“好”字优先,经历了一个实践深化、认识提高的历史过程。进人新世纪,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产业结构加快调整,同时,资源、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城乡、区域、经济与社会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矛盾趋于突出。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统筹兼顾,正确处理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正确处理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第二,当前强调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着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2003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都在10%以上,要防止经济由偏快变为过热,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当前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必须强调经济发展好中求快,努力解决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第三,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时机成熟,条件具备。
36、【 简答题
试析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如何区分和对待中国的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并说 明这种区分的重要意义。 [10分]
解析:
【答 案要点】 (1)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把中国的资产阶级区分为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即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部分,把中国的资本主义也区分为官僚资本主义和民族资本主义两部分。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即官僚资产阶级,直接为帝国主义所豢养,并与封建统治阶级相结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之一;民族资产阶级虽然是一个具有两面性的阶级,易于同敌人妥协,常常发生动摇,但由于它深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封建主义的束缚,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有矛盾,因而具有一定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之一。官僚资本主义具有买办性、封建性和垄断性,代表着反动的生产关系,是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经济基础,不仅压迫工人和农民,而且压迫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严重地阻碍了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之一,因此,中国民主革命在政治上推翻三座大山统治的同时,在经济上必须对官僚资本主义的企业进行没 收,将其转换为新民主主义的国营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在当时是一种比较进步的生产关系,且大多数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中国共产党基于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从中国民主革命的性质出发,在民主革命中,实行保护民族资本的政策,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对其实行“和平赎买”。
(2)将资产阶级分为两部分在中国革命过程中的实际意义是:第一,可以分清革命的敌人和朋友,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第二,可以在革命过程中利用二者问的矛盾,团结和争取民族资产阶级,进一步孤立大资产阶级,以统一战线的形式反对最主要的敌人。第三,正确认识和处理与资产阶级的关系,事关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实现。
(3)将资本主义分为两部分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保护民族资本对支援革命战争、改善人民生活、发展国民经济,对于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团结全国的知识分子、爱国华侨及其它爱国民主人士具有重要意义。没收官僚资本具有双重革命性质:一方面反帝反封建、摧毁国民党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另一方面解决大资产阶级与官僚资本问题,又带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没收占垄断地位的官僚资本,使新民主主义国家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使国营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居于领导地位。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官僚资本约占全国工业资本总额的2/3,占全国工矿、交通运输业固定资产的80%,并垄断全国的金融业。其次,无产阶级可以利用由官僚资本转化而来的经济力量,巩固新生的人民共和国;再次,为确立新民主主义社会及相应的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过渡奠定了基础。
37、【 简答题
长期以来,我国投资建设的重点主要放在城市,广大农村的交通、住房、医疗卫生、通讯以及基础设施和文化设施都还比较落后。这些年来。通过实行工农产品“剪刀差”价格机制、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和偏斜的国民收入再分配政策,以大量的农业与农村的经济剩余补给城市建设和工业发展资金,造成了农村、农业经济停滞不前和农民生活持续低迷,城乡差别越拉越大。从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看,1957年城镇居民为235元,农民为73元,二者之比为3.22:1; 1978年,二者收入之比为2.37:l;1985年为1.72:1;1990年为2.2:l;2003年城镇居民为8 500元。农民的人均收入为2 622元,差距已扩大为3.24:l。城乡收入差距除过80年代初期由于农村改革的实惠而有所缩小外,90年代以来,重新趋向扩大。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城乡人均收入比率都小于1.6,只有三个国家超过了2.0,中国便是其中之一。
——摘自《学习时报》第307期
结合上述材料阐述中央提出的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依据、措施及它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 [10分]
解析:
【答 案要点】
(1)我国“三农”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的根本原因在于城乡二元结构及由此导致的农村生产要素的持续流失。要解决“三农”问题,就必须统筹城乡发展,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站在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从“两个基本趋向”的论断出发,提出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任务,体现了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通过统筹城乡发展破解“三农”问题;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破解“三农”问题;通过明显改善农村的整体面貌破解“三农”问题;通过扩大公共服务覆盖农村的范围破解“三农”问题。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重要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第一,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实现共同富裕,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城乡发展,强调以人为本,这就要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二,综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第三,没有农业的现代化,不会有国家的现代化。只有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和农业的投资力度,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才能使原材料行业如钢铁和水泥的过剩生产能力找到新的出路,使我国最具潜力的农村消费市场得以充分开发,并拉动其它制造业的发展,实现城乡经济社会良性互动,才能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第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农业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很大的差距。只有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能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措施:第一,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第二,增加农民收入;第三,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改变农村面貌;第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第五,增加农业和农村投入;第六}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内在的联系。社会要和谐,农村是基础。当前,城乡关系不够协调,是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快建立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
38、【 简答题
本题为选做题,请在I、Ⅱ两道试题中选取其中一道作答,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 I道试题的成绩记入总分。
选做题I:
2007年,世界上许多热点地区的和平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如朝核问题第六轮六方会谈第二阶段会议制定了《落实共同声明第二阶段行动》共同文件,朝韩首脑举行了第二次会晤,发表了《北南关系发展与和平繁荣宣言》,同时,世界也发生了一些重大事件。如发生了一系列重大恐怖事件等。
请回答:
(1)结合上述情况,应如何正确认识当前的国际局势?
(2)当前对世界和平构成威胁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阐述和平与发展的关系并说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主要途径。
选做题Ⅱ:
以下是有关反恐的材料:
材料l
2001年9月11日,美国遭逢惊天大袭击,恐怖分子劫持4架客机,两架客机撞向纽约世贸中双子塔,一架撞向国防大楼,另一架在宾夕法尼亚州坠毁,造成2 700多人丧生。6年过去了。美国人从“9?11”袭击中活过来,世贸遗址附近比以前更繁华兴旺;但在地球另一边,美国总统布什当年打着反恐旗号入侵的伊拉克,炸弹袭击和教派冲突无目无之。死亡人数比“9?11”袭击高出数十倍,有平民无奈慨叹:“我们这里每分钟都是‘9?11’。”
——中国新华社消息
材料2
由美国《外交政策》双月刊和美国进步中。合作编写的调查报告《第三次恐怖主义指数》收集了100多位对外政策专家的意见,84%的美国对外政策专家认为,美国正在输掉反恐战争,91%的专家相信,对美国来说,世界变得更加危险。
——2007年8月20日
材料3
只要这场反恐斗争被视为是可以通过军事手段打赢的一场战争,那么它就注定会失败。西方越强调对抗,那么它就越会压制伊斯兰世界中那些想要大谈合作的人。
——英国前外交大臣罗宾?库克文章《通过军事手段不可能打赢这场反恐战争》
请回答:
(1)指出材料1、2所反映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
(2)为什么说只要这场反恐斗争被视为是可以通过军事手段打赢的一场战争,那么它就注定会失败?
(3)用有关辩证法原理分析恐怖主义产生的原因。
(4)应如何消除恐怖主义对世界和平造成的威胁? [10分]
解析:
本题为选做题,考生应在I、Ⅱ两道试题中选取其中一道作答,若两题都回答,只 按第1道试题的成绩记入总分。
选做题I【答 案要点】
(1)这些事实说明,国际形势呈现总体和平、缓和、稳定,局部战乱、紧张、动荡的态势。当今时代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流,但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一个都没有解决。
(2)当前对世界和平构成威胁的主要因素既有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也有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
(3)维护和平是促进发展的基本前提,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与繁荣,是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和平与发展的关系即世界范围内的政治与经济的关系,两者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投有和平就没有发展,没有发展也不可“能有真正的和平。在和平中求发展,以发展促和平,是人类社会走向美好未来的重要条件。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正确途径是顺应时代潮流和各国人民的意愿。因势利导,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同时,还要在以下方面共同作出努力:
第一,积极推动世界走向多极化,尊重各国和各国人民的意愿与利益。这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基础。
第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凝聚各国人民的力量解决面临的突出问题。
第三,尊重世界的多样性,保证各国和睦相处、相互尊重&各国人民在自身的发展进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明。
第四,正确引导经济全球化,促进各国实现共同发展。
第五,树立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努力营造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
选做题Ⅱ【答 案要点】
(1)材料l、2反映由美国主导的国际反恐斗争成效不大,甚至“越反越恐”。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对恐怖主义产生的根源认识不正确,将它与特定的民族或宗教或文明混为一谈;反恐的方法不对,不是全球合作,而是采取单边主义的办法;不是综合治理,各种方式的配合,而是单纯的军事手段;加上美国反恐动机不纯,往往以反恐为名行霸权之实,且奉行双重标准,助长了恐怖主义的气焰。
(2)恐怖主义的产生有多方面的原因,反对恐怖主义必须综合治理,标本兼治。武力反恐是必要的,但不是唯一的,甚至不是主要的。认为可以通过军事手段打赢反恐战争,它就注定会失败。
(3)根据辩证法关于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原理,世界上任何事物、现象无不处于一定的联系之中,既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当今恐怖主义的产生也是如此,它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和现实背景它与和平与发展问题长期未能得到解决,尤其是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太、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民族宗教矛盾尖锐以及极端宗教势力、民族分裂主义的抬头有密切的关系。而单纯的武力反恐、反恐中的双重标准及将恐怖主义与特定的民族或宗教或文明混为一谈,更引起强烈反弹。
(4)对恐怖主义,要坚决反赋,严厉打击,加强反恐合作,综合治理,标本兼治。要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要加强反恐合作,特别是要充分发挥联合国及联合国安理会的主导作用;在打击恐怖主义活动的同时,要着手解决世界各国所面临的问题,包括经济发展的问题,重在消除产生恐怖主义的根源。同时,应以国际法为准绳,以确凿证据为基础,不伤及无辜平民。不能将恐怖主义与特定的民族或宗教或文明混为一谈;不能搞双重标准;更不能借反恐推行影响世界和地区稳定的别的政治意图。
1
1页,共38个题库
1页,共38个题库
轻速云给您提供更好的在线考试系统服务!
推荐
推荐题库
众多企事业单位的信赖之选
36万+企事业单位的共同选择
查看更多合作案例
众多企事业单位的信赖之选
开始使用轻速云组织培训考试
四步组织一场考试答题,一键搭建企业培训平台
免费使用 免费使用 预约演示
咨询热线
400-886-8169
周一到周日 8:00-22:00
©2023 轻速云 苏ICP备16049646号-1 轻速云科技提供专业的在线考试系统、在线培训系统
联系我们
客服热线客服热线:400-886-8169 | 周一至周日 8:00-22:00
©2023 轻速云 苏ICP备16049646号-1
轻速云科技提供专业的在线考试系统、在线培训系统
在线咨询 400-88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