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
】
在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中,成都市拟在“全域成都”视野下构建1.24万平方千米的大市区。若采用1∶5 000的50×80图幅进行“全域成都”环境规划,理论上应有几幅规划图( )
[4分]
、
124
、
620
、
1 240
、
6 200
答案:
2、【
单选题
】
图中所示地区山脊的基本走向为( )
[4分]
、
东北-西南向
、
东西向
、
西北-东南向
、
南北向
答案:
3、【
单选题
】
图示山体主峰的西北坡地形特征是( )
[4分]
、
上、下部均陡峭
、
上部较陡,下部较缓
、
上、下部均平缓
、
上部较缓,下部较陡
答案:
4、【
单选题
】
M→N、P→Q对应的地形剖面图和应选择的水库分别是(
[4分]
、
甲、乙;①
、
乙、甲;②
、
甲、乙;②
、
乙、甲;①
答案:
5、【
单选题
】
P、M之间的水平距离大约是( )
[4分]
、
300米
、
400米
、
500米
、
600米
答案:
6、【
单选题
】
Z村拟建一座玻璃温室大棚和一家污水处理厂,应依次布局在( )
[4分]
答案:
7、【
单选题
】
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最大可能为( )
[4分]
、
80米
、
180米
、
298米
、
300米
答案:
8、【
单选题
】
图甲示意某地区1月份日照时数分布。日照时数等值线单位为小时,相邻等值线的差值为20小时。当老师要求按图示方法在图中标注出另外三条日照时数等值线的数值时,同学们出现了以下图乙、图丙两种答案。其中图幅和理由均正确的是( )
[4分]
、
乙图 山峰西南坡为迎风坡,阴雨天气多,日照时数少
、
丙图 山峰西南坡纬度较低,且距海洋近,日照时数多
、
乙图 山峰东北坡纬度较高,多晴朗天气,日照时数多
、
丙图 山峰东北坡为迎风坡,多阴雨天气,日照时数少
答案:
9、【
单选题
】
图中该地区位于( )
[4分]
答案:
10、【
单选题
】
在对应的地形图上可以看出( )
[4分]
、
道路①为直线
、
道路②经过甲、乙两地间的最高点
、
道路③最长
、
道路①和②可能有部分路段重合
答案:
11、【
单选题
】
若使用大型运输车从乙地运送重型机械设备至甲地,最适合行车的是( )
[4分]
、
道路③
、
道路①
、
道路①和②
、
道路②和③
答案:
12、【
单选题
】
圣诞节时,昼长最大的是( )
[4分]
答案:
13、【
单选题
】
太阳活动强烈时,对地球产生的影响可能有( )
①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
②罗盘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③赤道地区出现极光现象
④影响卫星工作
[4分]
答案:
14、【
单选题
】
除美国外,下列国家中最有可能欣赏到极光的一组是( )
[4分]
、
英国、墨西哥
、
挪威、芬兰
、
意大利、西班牙
、
印度、巴基斯坦
答案:
15、【
简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
材料1: 日本当地时间精选考题年6月21日6时58分(北京时间5时58分),日本H2A火箭搭载日本首个金星探测器“晓”号在鹿儿岛县种子岛宇宙中心发射升空。除“晓”号外,H2A火箭还搭载其他5颗小型卫星。该火箭原计划18日发射,因天气原因推迟。
材料2:新华网东京精选考题年5月26日消息 日本宇宙开发委员会26日透露,21日在鹿儿岛县种子岛宇宙中心与金星探测器“晓”号一起升空的4颗小型卫星中,3颗下落不明。
材料3: 金星是太阳系中八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是第二颗。它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也是太阳系内唯一逆向自转的大行星。但是,欧洲宇航局“金星快车”探测器已探测表明这两颗行星也存在着一些惊人的相似。
(1)“晓”号金星探测器在飞向金星的漫漫征程中,其能量主要来源于?同时其与地面的无线电联系信号往往又会受________________ 的影响。(4分)
(2)由材料1可知,天气状况是影响航天器发射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我国的四个卫星发射基地(甘肃酒泉、四川西昌、山西太原、海南文昌)中,天气条件最不利的是 ?但是该基地与其他三个基地相比的优越条件是?(4分)
(3)材料2中提到的下落不明的3颗小卫星会成为 ?这类太空物质有什么危害?(4分)
(4)金星和地球同处的最低一级天体系统是?在金星上可以看到太阳______升________落。这些金星探测器的一个重要探测活动就是寻找这里有没有水或水环境。水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自身条件之一,除此以外,地球还有哪些优越的自身条件促使其生命的诞生?(10分)
[22分]
解析:
(1)太阳辐射 太阳活动 (2)海南文昌 纬度低;面临海洋 (3)太空垃圾 对航天器和航天员的安全威胁大。 (4)太阳系 西 东 日地距离适中,形成适宜的温度;质量和体积适中,形成可以呼吸的大气圈。
16、【
简答题】
(精选考题•新课标全国卷)下图示意某区域多年平均降雪量与雪期(从当年初雪日到次年终雪日的天数)的空间分布。该区域内丘陵区每年因融雪径流造成的土壤侵蚀较为严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8分)
(1)根据等雪期线的分布,分析沿MN一线的地形分布特点。(10分)
(2)比较甲、乙两地雪期与降雪量的差异,并解释原因。(8分)
[10分]
解析:
(1)等雪期线在中部地区向北(东北)凸出。表明沿MN一线中部雪期短于其东西两侧地区。即东西部气温持续低于0℃的时间较长;中部气温持续低于0℃的时间较短。因此,中部地势较低(为平原),东西部地势较高(为山地)(东西高,中间低)。
(2)甲地雪期比乙地短,原因是甲地纬度低于乙地。甲地降雪量比乙地多,主要是因为甲地比乙地距海近,水汽更为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