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目下题库来源于互联网,轻速云承诺对于用户导入平台的题库是严格保密的,不会在此呈现!
轻速云给您提供更好的在线考试系统服务!
2011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检测35
1、【 单选题
2009年1月3日,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限量制作发行的“牛年生肖贺岁金银盘”开始销售,金银盘正面为中国历代特色生肖牛图案纹饰,背面为甲骨文“牛”字组合。其中,“牛”成为十二生肖之一,这源自   (    ) [4分]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
中国原始的自然崇拜
中国原始的图腾崇拜
中国古代的农业文明
答案:
2、【 单选题
墨子说:“今也,农夫之所以早出暮入,强乎耕稼树艺,多聚菽粟,而不敢怠倦者,何也?曰:彼以为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上述引文反映,在战国时期      (    ) [4分]
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生活悲惨困苦
生产者辛勤劳动,社会地位低下
小农经济确立,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
铁器牛耕推广,土地私有制确立
答案:
3、【 单选题
《国语•晋语》载:“夫范、中行氏不恤庶难,欲擅晋国,今其子孙将耕于齐,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通过该记载我们可以确信春秋时期(    ) [4分]
农民的社会地位迅速提高
农业上已经使用牛耕
各国统治者推行重农政策
社会秩序非常混乱
答案:
4、【 单选题
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 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4分]
公田变为私田                   
国家走向统一
铁器牛耕的推广                 
封建制度的确立
答案:
5、【 单选题
下列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可以直接用来论证
    [4分]
我国古代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我国古代手工业技术的进步
我国古代经济结构的变化             
我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
答案:
6、【 单选题
中国古代每一个历史时期,都会有某种手工制品代表该时期手工业的最高水平,下面各组对应正确的是(   ) [4分]
商周——铁器        唐宋——陶器        明清——瓷器
商周——漆器        唐宋——青铜器        明清——瓷器
商周——青铜器      唐宋——瓷器        明清——丝织品
商周——玉器        唐宋——漆器        明清——玻璃
答案:
7、【 单选题
有学者提出:大体而言,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其“微澜”主要表现为 (    ) [4分]
手工工场兴起
地域性的商人集团形成
城市商业经济繁荣
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
答案:
8、【 单选题
在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古代社会,民营手工业生产的产品主要(    )    [4分]
用来交纳赋税                   
供自家消费
供民间消费
作为家庭副业
答案:
9、【 单选题
东汉杜诗对推动我国手工业的进步发挥了重大作用,主要表现在他促进了  (    ) [4分]
青铜铸造水平的提高
冶铁水平的提高
丝织业制造水平的提高
瓷器制作技术的提高
答案:
10、【 单选题
中国古代手工业三种主要经营形态中突出体现封建经济形态特征的是    (    ) [4分]
工场手工业
官营手工业
民营手工业
家庭手工业
答案:
11、【 单选题
某瓷器收藏家的藏品有秘色长颈细口瓷瓶、五彩镂空云凤纹瓶、青花花卉纹执壶。该收藏家的生活时代不早于下列哪一时期 (    ) [4分]
隋唐
两宋
宋元
明清
答案:
12、【 单选题
两百多年前,有位瑞典贵族派人万里迢迢到中国定做瓷器。他事先按照贵族等级标准设计了成套图案,画成样稿,要求中国工匠必须严格按照样稿烧制。船在海上航行数月,图案样稿被海水打湿,渗出一圈淡淡的水痕。中国工匠拿到图案样稿,发现上面有水痕,但无法核实这是否出自作者的原意,只好照样子烧制,那位贵族收到成品后,开始很不高兴;经认真核对样稿,他情不自禁地连声称赞。这说明 [4分]
中国工匠讲究诚信
中国瓷器产品质量高
中国制瓷技艺高超
中国瓷器在西方深受欢迎
答案:
13、【 单选题
古代中国的城市经济到宋代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这里“新”的含义是(    ) [4分]
“市”服务设施完备
“市”突破了时间、地点等限制
南方城市大量涌现
城市的职能由政治中心向经济中心转变
答案:
14、【 单选题
商鞅主张重农抑商政策,而明清之际的黄宗羲却认为“工商皆本”,对这两种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4分]
商鞅的观点限制了商业发展,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起了消极作用
黄宗羲的观点违背了我国以农为本的现实,观点不切实际
两人的观点都符合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都是生产发展的产物
农、商应该都是中国的本业,任何时候都同等重要,两人的观点都有偏差
答案:
15、【 单选题
明清之际,中国人逐渐冲破了“想要富,男子立田女织布”的传统观念,形成“家有良田万顷,不如日进分文”、“街头一席地,强似百亩田”的意识,这主要是由于(    ) [4分]
抑商政策的松动
专制制度的衰落
西方文明的影响
商品经济的发展
答案:
16、【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孟子•衣食足而知礼仪》

材料二  (战国时李悝说)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除十一之税十五石,余百三十五石。食,人月一石半,五人终岁为粟九十石,余有四十五石。石三十,为钱千三百五十,除社闾尝新、春秋之祠,用钱三百,余千五十。衣,人率用钱三百,五人终岁用千五百,不足四百五十。不幸疾病死丧之费,及上赋敛,又未与此。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  根据江陵凤凰山出土汉简材料看,当时小农家庭土地都不足百亩。这批材料所记共18户,户均人口4.72人,户均土地24亩弱,最多的一户也只有土地54亩,离百亩之田还相差一半。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八口之家能够“无饥无寒”的主要条件。
(2)材料一和材料二对“治田百亩”的描述有什么矛盾?你认为哪一材料更符合历史事实?结合史实说明理由。
(3)材料三与材料一、二相比,又有什么矛盾的地方?材料三对理解材料二有何帮助?
(4)上述材料中,你认为哪一材料最具客观性?综上可见,我们在历史学习中应该怎样对待和使用材料? [20分]
解析:
(1)百亩田地;五亩桑宅地;饲养家畜;政府不干扰农民的生产活动。
(2)材料一认为“八口之家治田百亩”能够解决温饱问题;材料二则认为“五口之家治田百亩”不能解决基本温饱问题。理由:材料一: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生产力和生产技术提高;农民生活需要基本依赖自己生产;否则社会矛盾激化,局势动荡,社会将无法发展。材料二:当时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尚未形成;农民生活对商业发展依赖性强;粮食价格低而生活必需品贵,导致农民无法解决基本温饱问题;这种现象不是普遍存在,可能存在于某一特殊时期。
(3)矛盾:小农家庭占有土地不足百亩。帮助:说明材料二记载的现象不普遍,具有特殊性,不能完全反映当时小农生产和生活状况。
(4)客观性:材料三。处理和使用:依据材料的来源判断材料的客观性;依据史实判断材料的价值;根据材料指出不同材料内容间的异同点;根据材料和史实合理解释不同材料的矛盾。
1
1页,共16个题库
1页,共16个题库
轻速云给您提供更好的在线考试系统服务!
推荐
推荐题库
众多企事业单位的信赖之选
36万+企事业单位的共同选择
查看更多合作案例
众多企事业单位的信赖之选
开始使用轻速云组织培训考试
四步组织一场考试答题,一键搭建企业培训平台
免费使用 免费使用 预约演示
咨询热线
400-886-8169
周一到周日 8:00-22:00
©2023 轻速云 苏ICP备16049646号-1 轻速云科技提供专业的在线考试系统、在线培训系统
联系我们
客服热线客服热线:400-886-8169 | 周一至周日 8:00-22:00
©2023 轻速云 苏ICP备16049646号-1
轻速云科技提供专业的在线考试系统、在线培训系统
在线咨询 400-88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