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目下题库来源于互联网,轻速云承诺对于用户导入平台的题库是严格保密的,不会在此呈现!
轻速云给您提供更好的在线考试系统服务!
武汉市汉铁高中2015届高三3月周考文综历史试题
1、【 单选题
有一位古代的思想家这样论述政治:“圣明的君王治理国家,功盖天下却从不居功,教化惠及万物,而人民不觉得有所依赖,有功德而不能用名称说出来。”这位思想家最可能是 [4分]
孔子
老子
韩非子
董仲舒
答案:
2、【 单选题
有人描述:汉口不仅为湖北一地之咽喉,云、贵、川、桂、湘诸地之货皆于此转输东下,成为当时天下“四聚”之一。此处有关汉口的描述,最可能的时代背景是 [4分]
南朝偏安江南局势下的物资转输
唐代的经济重心转移至长江流域
两宋时长江中游加速开发的结果
明清长江中下游之间的经济分工
答案:
3、【 单选题
“明儒之学用以应事,清儒之学用以保身;明儒直而愚,清儒智而谲;明儒尊而乔,清儒弃湿。……才智之士惮于文网、迫于饥寒,全身畏害之不暇,而用世之念汨于无形,加以廉耻道丧,清议荡然,流俗沈昏,无复崇儒重道,以爵位之尊卑,判己身之荣辱。”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4分]
清朝前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了清儒之学的转变
清儒之学的转变深受顾炎武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影响了清儒之学的转变
清儒之学的转变为道光年间新思潮萌发奠定基础
答案:
4、【 单选题
下图分别 是外国棉布进口值趋势图(图甲)及棉纱进口值趋势图(图乙),造成两图出现差异的最有可能是
    [4分]
中国陷入世界市场
洋务民用企业发展
资本主义发展迅猛
自然经济强烈抵制
答案:
5、【 单选题
义和团烧铁路火车时,“顺天府属州县中穷民,失车船店脚之利,而受铁路之害者,遂蜂起应之,约四万余人。”这反映了 [4分]
义和团的排外行为得到了广大农民的广泛支持
铁路兴建冲击了传统运输业及其从业人员的生活
下层民众对新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抵抗与排斥
西方工业经济的压迫是激起人民反抗的根本原因
答案:
6、【 单选题
下图是国民党军队的战斗示意图。在这次战役中,蒋介石给前方下达的命令是    [4分]
“先定三湘,规复武汉,进而与我友军国民军会师,以期统一中国,复兴民族”
“对朱、毛与贺龙合股之企图,务必随时洞察其奸,在战略上要经常注意,加以防范”
“守土应具必死决战之决心与积极准备之精神相应付,务须不丧失丝毫主权为原则”
“徐淮会战实为我革命成败、国家存亡最大的关键,必须团结奋斗,期在必胜”
答案:
7、【 单选题
下图为新中国一段时期内对外经济援助的有关数据。造成60年代援外支出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4分]
中国是不结盟运动的发起者
“文革”严重干扰了经济建设
国民经济调整取得重大成果
与美苏交恶需打开外交新空间
答案:
8、【 单选题
下表是1951-1957年我国国防费支出情况表(单位:亿元/人民币)。该数据的变化反映了
    [4分]
国防现代化落后于工业化建设速度
巩固政权的任务基本完成
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战略适时调整
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根本好转
答案:
9、【 单选题
17世纪末到18世纪中期,英国普遍出现工资上扬的情势,不少重商主义者在寻求解决之道时认为,“节省劳力的技艺、铣具和器械是减少劳动和降低价格的方法,尽管受雇使用工具的人们的工资不应该减少”,更有人指出,“降低了穷人的工资,结果是减少了产品的价值。这将永远是贸易的真理,因为你付出的工资越少,工作干得就越糟”。这些观点最有可能直接影响 [4分]
英国获得世界殖民霸权
英国工人运动迅速发展
英国最终成为世界工厂
英国工业革命蓬勃兴起
答案:
10、【 单选题
俾斯麦说:“一个期待养老金的人是最守本分的人,也是最容易统治的人。社会保险是一种消除革命的投资。只要给健康工人 以劳动权,保证他病有所医,老有所养,那些先生们(社会主义者)就会成为鸟的空鸣。”这反映当时德国 [4分]
社会主义学说广泛传播
摆脱了普鲁士专制主义传统
建成了完善的福利制度
通过福利政策加强社会控制
答案:
11、【 单选题
二战后美国推出了马歇尔计划,但对这一计划在美国和捷克斯洛伐克的漫画家眼里却含有不同的内容。这反映了    [4分]
两大阵营对峙下的意识形态差异
欧洲与美国的思考方式的差异
东西欧国家的发展需求的差异
二者对该计划的内容理解差异
答案:
12、【 单选题
18---19世纪,欧美作家写下了大批反映和描写“自然”的诗歌和其他文艺作品,他们擅长运用比喻、拟人化等修辞手法宣传其主张。如“地球(或自然)是人类的母亲”,“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自然发怒”等等。“他们谋求一种隐喻以把好的纯朴的自然状态与(假设的)邪恶的人为行动和科学工业世界的败落及世界观相对比。”这些作品主要表达了 [4分]
对“理性王国”的失望
对工业文明的担忧
对自然风光的无限向往
对科学发展的期盼
答案:
13、【 简答题
(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1600年,英国成立了名为东印度公司的独占贸易公司,同年12月31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授予该公司皇家特许状,给予它在印度贸易的特权。此后它又获得了对中国贸易的特权。
183 4年发生了一件意义深远的事件,……那就是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垄断权被取消。自十八世纪中叶以来,自由放任和贸易自由等信念一直在英国积极发展,东印度公司的垄断特权遭到了实力日益上升的商人阶级之激烈抨击击,这个阶级一直被排斤在有利可图的亚洲贸易之外。……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1870年,约翰•D•洛克菲勒创建标准石油公司。1879年底,……洛克菲勒合并了40多家厂商,垄断了全国80%的炼油工业和90%的油管生意。……托拉斯迅速在各行业蔓延开来,很快垄断组织这种形式就占了美国经济的90%。洛克菲勒成功就造就了美国历史上一个独特的时代——垄断时代。
材料三  1890年7月,美国国会通过的《谢尔曼反托拉斯法》规定:"凡托拉斯或其他形式成立合同,联合或共谋限制州际贸易或对外贸易者,均属非法;任何人如缔结此类合同,或从事任何此类联合或共谋,均应认为是犯罪;任何人如垄断、企图垄断……均应认为是犯罪。”据此,1911年5月11日,美国最高法院裁定标准石油公司违反了《反托拉斯法》,并将它拆分为34家新公司。……有人认为,这一举动“维护了资本主主义正常发展。”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美两种垄断公司各自产生的背景和差异。(15分)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34年英国为什么取消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垄断权?你如何理解材料三中的“维护了资本主主义正常发展”?(10分) [25分]
解析:
(1)背景: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萌芽;西欧各国在海外殖民中竞争激烈;政府支持。第二次工业革命,新技术、新发明广泛应用;生产规模扩大,生产社会化趋势加强;为了适应资本主义社会化大 生产的要求(9分)
差异:东印度公司是一个单一经济体,垄断组织是多个企业组成的同盟(集团);东印度公司的贸易垄断权由政府的特许状确认(与政治权力结合而形成垄断),垄断组织的垄断由市场竞争形成;东印度公司除经济职能外还具有政治、军事职能(殖民扩张机构),垄断组织只有经济职能。(6分)
(2)取消:工业革命促进了工业化发展;工业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地位上升;自由贸易思想的发展;取消独占权以促进竞争,进一步开拓市场。(6分)
理解:新法律通过限制任何企业在市场上主宰其竞争对手的能力,使美国的经济体系更富有活力,对新的竞争对手和新技术更加开放(或美国国会通过立法限制了美孚石油公司妨碍自由竞争行为,为其他公司创造了公平竞争的环境),进而导致美国在随后一个世纪中经济大规模发展,生活水平提高,维护了资本主义正常发展。(4分)
14、【 简答题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人们的衣、食、住、行、用等,是人们生活方式的一种表现,既与文明发展的程度相关,也与文明的发展和交流关系密切。
 
序号 历史材料
1 公元前11世纪,我国水稻传到朝鲜、日本、越南。公元5世纪,传到西亚,后经非洲传到欧洲、美洲以至全世界。
2 西汉时,印度的黄瓜、地中海的香菜、西亚北非的蚕豆传入我国。16世纪,辣椒传入中国湘、鄂、川等省份。
3 公元6世纪,我国蚕桑技术传入古诃陵园(令爪哇岛),男子用丝绸做筒裙遮体,改变了裸体习俗。秦汉时,中国筷子传到日韩,减少了“病从口入”的机会。
4 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烟草、玉米、马铃薯、花生等传到欧洲、亚洲和非洲,改变了饮食结构,欧洲的马、牛、山羊改变了印第安人的生活习俗。
5 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贵族食用的茶、巧克力等平民化。生活节奏变快,华丽不实用的衣服被淘汰。
6 19世纪末,电报、电话和电影的产生,使人们足不出户即可了解资讯。地铁、电车便于人们前往运动场、娱乐公园和舞厅,享受生活。
7 鸦片战争后,西式服装、饮食和婚礼在一些城市流行。20世纪初,汽车、电车在中国出现。1912年,民国政府公布《礼制》,规定“男子礼为脱帽鞠躬”。
8 20世纪中期以来,计算机成为人们生活的帮手,出现了网上购物、视频聊天等新的生活方式,现代化通讯手段,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食物种类丰富,讲究营养。住房面积扩大,设施现代,环境优美。休闲娱乐、注重环保、讲究卫生成为大众生活新时尚。
问题:选取上述表格中的历史材料(至少3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文明与生活习俗的关系”提炼主题,并加以简要论述。(要求:填写“材料序号”和“主题”两个空格:论述不得照抄材料;字数200字左右。)(12分) [12分]
解析:
(12分)评分标准
一等:(1)主题鲜明,所选材料紧扣主题;(2)合理引用史实,论述完整;(3)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10—12分)
二等:(1)主题较明确,所选材料能证明主题;(2)引用史实,论述较完整;(3)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6—9分)
三等:(1)主题不清晰,所选材料不太符合主题;(2)未引用史实,论述有明显缺陷;(3)论证欠说服力,表述不清楚。(0—5分)
(另:没按要求填写“材料序号”和“主题”的,酌情扣1—2分。)
示例:
材料序号:5、6、8、9
主题:文明发展推动生活习俗进步
论述:19世纪以来,以三次科技革命为代表的工业文明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俗:人们的服饰从区分等级到简洁实用,并日益大众化、多样化;人们的饮食习惯和结构不断改变;宽敞舒适的家居环境成为人们的首选;火车、汽车、飞机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电报、电话、互联网改变了人们沟通和获取信息的途径;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时间观念、平等意识增强,健康、优质和精神愉悦成为时尚;社交礼仪、婚丧习俗不断现代化。可见,文明的进步是生活习俗进步的推动力。
(注:结合材料5、6、8分阶段论述亦可。)
其它主题举例,仅供参考:
(1)文明交流改变各国生活习俗(1、2、3、4、7)
(2)生活习俗变迁推动文明进步(3、4、5、7)
(3)科技革命推动中国生活习俗的变迁(5、6、7、8)
15、【 简答题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中下资产阶级和地主、没落贵族等阶层掀起了要求开设民选议会、实行君主立宪、减轻地税、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政治斗争。并演变为全国范围内的运动,史称“自由民权运动”.1874~1881年是第一阶段。内容为召开国会,制定宪法。运动的领导人是些在中央受排斥的官员。1874年1月在明治政府任过参议的板垣退助和几个人一起,提出设立民选院的建议书,标志着运动的开始。1881年颁布天皇诏书,允诺十年后召开国会,制定宪法。1881~1889年是第二阶段,这一时期,为准备参加未来的国会,成立了一些政党。1889年宪法的颁布标志着自由民权运动的结束。
——摘编自《日本自由民权运动初探》
材料二    民主……需要经济上的充分自由发展造就的阶级多元、力量制衡……也需要具备现代意识的公民……(日本)大正时期的政党内阁面临的却是由儒家思想中的保守因子、武士道精神和神国观念培养出来的以“忠”、“武”为荣的国民。明治后的日本,通过国家控制,宣扬对天皇的盲目崇拜和国家主义情结。在这种情况下。个体价值很难体现,而民主也缺乏思想基础。
——摘编自袁灿兴《对日本大正民主的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日本自由民权运动的看法。(6分)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根据材料分析出现这一社会现象的原因。(9分) [15分]
解析:
(1)日本自由民权运动是明治维新时期的资产阶级民主运动;它虽然在当时没有实现君主立宪、减轻地税、废除不平等条约的目标,但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开启了日本立宪政治的历史。(6分)
(2)现象:日本大正民主不是真正的具有近代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3分) 原因:大正时代没有在经济上出现阶级多元、力量制衡的局面;公民不具备现代公民意识;国民受国家控制、盲目崇拜天皇;政党内阁发展不健全。(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
16、【 简答题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根据1912年中华民国参议院签订的“清室优待条件”,溥仪留居故宫。1924年11月5日,冯玉祥将清废帝溥仪逐出故宫,引起反响。
孙中山:“复辟祸根既除,共和基础自固。”
胡适:“我是不赞成清室保存帝号的,但清室的优待乃是一种国际的信义,条约的关系。条约可以修正,可以废止,但堂堂的民国,欺人之弱,乘人之丧,以强暴行之,这真是民国史上的一件最不名誉的事。”
王东成(现代文史学者):(此事说明)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有一个契约精神的流失。这种契约精神的流失,使中国历史形成了以“权谋”为特色的厚黑学。
(1)依据上述材料,说明三人对冯玉祥将清废帝溥仪逐出故宫一事的态度及其理由。(6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冯玉祥将清废帝溥仪逐出故宫”的历史背景(9分) [15分]
解析:
(1)孙中山支持,认为有利于消除复辟祸根,巩固共和。胡适反对,认为违背国际信义。王成东反对,认为违背契约精神。
(2)国民大革命兴起、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全国革命形势高涨、民主思想传播与影响等。
17、【 简答题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如果德国人不能解决自己国家空间缺乏的问题,或是不能为自己的工业打开国内市场,那它2000年的历史就付诸东流了。因为德国就会在世界舞台上消失,更有活力的人会来继承德国的遗产的……必须抢占并保有空间。那些懒惰的人种根本就没有权利占有土地。土地应归属于那些勤劳耕种它们并能保护它们的人们。如果一国国民丢掉了土地,他们同时也就丢弃了生命。如果一个国家不能防卫他们的国土,它的每个国民也就失去了自己的土地。没有更高的正义规则规定一国国民必须挨饿。唯一起作用的只有权力,它创造正义……问题是我们是希望生存,还是希望死亡。我们比全世界其他民族有更多的权利拥有更多的土地,因为我们的人口密度实在是太大了。我个人认为在这方面可以运用这个原则:上帝只帮助那些自助的人。
——希特勒1930年
材料二    在一定时期内,某些国家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实力以飞跃的速度赶上自己的竞争者并跑到前面去了;相反的,有些国家则踏步不前,并且逐渐落到后面去了。……结果从三十年代中期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分裂成法西斯国家集团和英、美、法三大国组成的帝国主义集团。这两个集团在经济上和政治上进行着激烈的斗争。……法西斯国家从西方国家得到的支持越多,它们就越是贪得无厌;它们越觉得自己的力量强大,就越轻视那些助它们为虐的人。
——选自凌治彬主编:《世界现代史稿》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希特勒所谓的“空间理论”出台的背景有哪些?其实质又是什么?(9分)
(2)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信息给现代国际关系的发展带来哪些启示?(6分) [15分]
解析:
(1)背景:经济危机爆发(3分),各国提高关税保护本国工业转嫁危机,德国工业市场受限(2分);凡尔赛体系的束缚影响德国工业发展空间(2分)。实质:抢占殖民地(2分)。
(2)应和平崛起(2分);及时警惕并制止导致战争的因素(2分);建立 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2分
18、【 简答题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林则徐和徐继畲,这两位当时中国思想界的前沿人物在福州有一次罕见的较量,史称“乌山之争”: 1850年夏天,英国的一名传教士租赁了(福州郊外)乌山神光寺的几间房屋,租期为六个月。此事引起了林则徐及城内部分士绅的不满。林则徐上书福建巡抚徐继畲,要求武力驱逐英人。徐继畲主张采取外交手段处理,避免酿起事端。林则徐则认为,这样做太过懦弱,他情绪激昂地表示,如果战事不可避免,年老又多病的他也在所不辞地挺身而出。此事在朝廷引起轩然大波并最终导致徐继畲被革职。
——摘编自赵柏田《帝国的迷津》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乌山之争”发生的历史背景。在对待“英人租赁乌山神光寺的几间房屋”的问题上,林则徐和徐继畲两人的态度有何不同?(6分)
(2)林则徐被称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对此进行评价。(9分) [15分]
解析:
(l)历史背景:鸦片战争清朝战败,签订《南京条约》,中国闭关锁国状态被打破。(2分)
态度:林则徐主张武力驱逐并不惜战争手段解决;徐继畲主张通过外交手段和平解决。(4分)
(2)林则徐在鸦片战争前主张打破天朝上国的迷梦,向西方学习;(4分)但在“乌山之争”中表现出一个传统封建士大夫的保守和狭隘,反映出林则徐对西方认识的局限性。(5分)
1
1页,共18个题库
1页,共18个题库
轻速云给您提供更好的在线考试系统服务!
推荐
推荐题库
众多企事业单位的信赖之选
36万+企事业单位的共同选择
查看更多合作案例
众多企事业单位的信赖之选
开始使用轻速云组织培训考试
四步组织一场考试答题,一键搭建企业培训平台
免费使用 免费使用 预约演示
咨询热线
400-886-8169
周一到周日 8:00-22:00
©2023 轻速云 苏ICP备16049646号-1 轻速云科技提供专业的在线考试系统、在线培训系统
联系我们
客服热线客服热线:400-886-8169 | 周一至周日 8:00-22:00
©2023 轻速云 苏ICP备16049646号-1
轻速云科技提供专业的在线考试系统、在线培训系统
在线咨询 400-88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