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目下题库来源于互联网,轻速云承诺对于用户导入平台的题库是严格保密的,不会在此呈现!
轻速云给您提供更好的在线考试系统服务!
高三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高考仿真练4 岳麓版
1、【 单选题
南朝人名常有寓意。如文学家任昉,字彦昇,小字阿堆。其中“昉”暗寓任氏为齐地高门;“昇”暗指任氏随南方习俗;“阿”是吴地长辈对晚辈的爱称;“堆”比喻他为南方阜上的鸟,一飞冲天。任昉的名字主要反映了(  ) [4分]
魏晋时期南北方经济趋向平衡
标榜其世居齐鲁具有的文化优越性
南迁士族融合南北文化的心态
南迁士族融入南方文化的强烈意愿
答案:
2、【 单选题
南宋初,有个叫做王继先的御医,因为治好了高宗之病,高宗想封他为“武功大夫”,旨下,被给事中富直柔封驳,因为这种破例的人事任命不合宋代的“伎术官法”。最后高宗不得不“屈意从之”。材料表明(  ) [4分]
宋代机构重叠效率低下
宋代君权受到机制性约束
宋代相权对皇权构成威胁
高宗是遵法守纪的明君
答案:
3、【 单选题
周公要求统治者“敬天保民”,孔子主张“德治”,孟子提出“仁政”,董仲舒提倡“天人感应”“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朱熹强调“正君心”。材料表明,儒家主张为政者应该(  ) [4分]
发挥楷模和教化作用
顺应天意,无为而治
统一信仰和社会规范
用礼义道德遏制人欲
答案:
4、【 单选题
19世纪初,不法英商开始寻找对华走私渠道。对其危害,马克思曾指出,它使“当局、海关人员和所有官员都被英国人弄得道德堕落”,从而使“中国海关所颁布的严格禁令,结果都毫不起作用”。如以此作为撰写论文的素材,最贴切的论题是(  ) [4分]
片面最惠国待遇之我见
浅议《南京条约》的严重危害
漫谈鸦片贸易的罪恶性
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初探
答案:
5、【 单选题
下图所示为中国近代前期先后出现的两种工厂组织结构简图,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说明近代工厂(  )
    [4分]
生产分工更加细密
社会保障制度完善
未能摆脱封建性质
管理体制趋于科学
答案:
6、【 单选题
近代中国的时势不可能给民主观念人物提供培育某种观念所需要的足够时间与理想的心境。他们必须与时间赛跑,他们的铁肩不仅要担道义,更要担救亡。从民主观念流变的角度看,风向标式的人物至少有:王韬、梁启超、孙中山、李大钊、胡适、毛泽东等。由此可见,近代中国民主思想(  ) [4分]
大都与中国国情不符
具有强烈的爱国色彩
引入的国家相对单一
受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影响较大
答案:
7、【 单选题
下面是中国每万人所拥有的商业、饮食、服务业网点变化情况表(单位:个)。表格反映的变化趋势主要是因为(  )
    [4分]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结束
“左”倾错误主导经济建设
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发展
经济体制改革陷入停滞
答案:
8、【 单选题
近代欧美国家在承接了古代希脂、罗马的公民民主与法制历史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了两大政体即君主立宪制和总统共和制。其基本原则是(  ) [4分]
自由、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平等、天赋人权
民主、人民拥有普选权
分权制衡
答案:
9、【 单选题
美国国内对罗斯福“新政”评价:一种认为罗斯福“新政”抛弃了美国传统的、至为宝贵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走上了一种类似社会主义国家的“计划经济”……是终会使美国走上政治“非民主化”道路;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罗斯福的改革不够彻底,激进派人士最初对罗斯福抱有很大期待,他们希望通过“新政”,罗斯福不仅能解决美国当前的危机,更能解决诸如阶级、贫困、种族等美国社会深层次的问题。对这两种不同观点分析不正确的是(  ) [4分]
前者观点代表社会上层利益,后者观点代表社会底层利益
前者观点不利于新政的实施,后者观点极大推动了改革进程
前者观点从经济制度角度分析,更接近问题的本质
后者观点从关注民生角度考虑,更有利于社会进步
答案:
10、【 单选题
1600年,布鲁诺因“异端思想”罪被烧死;1633年,伽利略在宗教法庭上被迫公开宣布放弃自己关于地动学说的科学信仰。而到了1662年,伦敦成立皇家学会;1666年,巴黎成立法兰西科学院。此变化最能说明(  ) [4分]
基督教神学无法抵挡住科学的进步
牛顿创立经典力学推动科学的进步
法国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影响深远
科学的进步促使宗教影响逐渐消失
答案:
11、【 单选题
18世纪的法国社会崇思鄙行,揭示事物原理的“自由艺术”广受尊崇,将原理付诸实用的“机械艺术”则隐晦无闻。而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中,描述农业耕作、运河御水、造纸印刷、丝绸织造等各门技艺的精美图版有600幅。狄德罗在此体现出的思想是(  ) [4分]
社会契约
民主共和
宽容博爱
理性平等
答案:
12、【 单选题
某画家目睹了一桩谋杀案,依据该画家描摹的嫌疑人肖像画,有警察判断嫌犯是一位耄耋老翁,有人则认为是一位花季少女,甚至有的人认为是一台洗衣机。该肖像画的绘画风格是(  ) [4分]
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
印象派
现代主义
答案:
13、【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乾隆时期更调动巨大的人力和物力编纂了大型丛书《四库全书》,全编收书3 500多种、7.9万多卷,总量达9.9亿字,几乎囊括了清中叶以前所有重要的文献典籍,并在特定的视野中加以系统整理,从而构成了中国古代最为庞大的典籍。所以,纪昀在《进〈四库全书〉表》中称《四库全书》具有“源流之大备”及“回归”的特质。……清政府在修书的同时,也对古代文化典籍进行了大规模的、有目的的删削与篡改,对图书的禁毁确实是严厉的。
——楼宇烈《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材料二 1751年,在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狄德罗主持下开始编撰一部《百科全书》,全名为《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技艺详解辞典》。参加撰稿的多达160人,其中有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自然科学家达朗贝、孔多塞,哲学家拉美特利、爱尔维修、霍尔巴赫,文学家博马舍,经济学家魁奈、杜尔阁等人。参加编撰的作者被人们尊称为“百科全书派”。他们人数众多,影响极大,成为法国启蒙运动的中心。
《百科全书》的编写,既吸收了当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又有力地推动了启蒙运动的深入发展。
——刘祚昌、王觉非《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第二版)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两部著作的不同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15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这两部著作的不同影响。(10分) [25分]
解析:
(1)特点:《四库全书》更加注重总结继承,体现了清代学术集大成的趋势。《百科全书》强调创新,重视科技进步与理性启蒙思想的宣传。
背景:《四库全书》:18世纪中后期,清朝发展到了封建社会的顶峰时期,国力强盛;文化思想高度专制。《百科全书》: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启蒙运动兴起。
(2)《四库全书》:保存了大量的古籍;是对古代文化的一次全面总结;对弘扬民族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从思想上强化了专制统治。
《百科全书》:全面批判了封建意识形态,宣扬资产阶级的政治文化思想主张;提倡科学技术,有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使法国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心;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理论武器。
14、【 简答题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许多方面,英国已经具备了发生工业革命的条件。不过,最终将工业革命从可能变为现实的却是一群新贵,他们抓住了历史的潜在机遇,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与声望……
无论情愿与否,个人的特点在一种最耀眼的属性面前黯然失色。当时,所有人都热衷于扩张、热衷于发展、热衷于投资而投资。他们全都关心技术进步和生产过程。莫兹利工厂里的一名雇工说:“看莫兹利操作任何一种工具都是令人愉悦的,他最拿手的是使用18英寸的锉刀。”瓦特不知疲倦地试验着他的机器;威基伍德一看到别人粗心工作就生气跺脚,指出“这样给威基伍德干活可不行”;还有那个不知疲倦地追求利益的理查德•阿克莱特,他总是乘坐一辆四驾马车,颠簸在英国糟糕的道路上,在旅途中他还不忘保持商业通信。
一位法国游客在1788年参观一家棉布工厂后,写道:“和我们在一起时,拥有这种工厂的英国富人们并不注意保持与其财富相称的姿态。”而对于英国新兴的工业资本家来说,这是种完全陌生的态度。对他们而言,他们的工作有其自身的尊严和回报;至于工作所带来的财富,则是另一回事。当博斯韦尔在伦敦索霍区看到瓦特和博尔顿的大型发动机工厂时,他想起了博尔顿的一句话:“先生,我们在卖全世界都渴望拥有的东西——动力。”
这些新贵就是企业家,他们带来了一种新的精神。事实证明,这种精神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从经济而非政治的角度来讲,他们给我们呈现了一场全面彻底且不可逆转的变革,因此他们堪称“革命者”。
——罗伯特•L.海尔布隆厄《经济社会的起源》
上述材料中的“新贵”成就了工业革命,还是工业革命造就了这些“新贵”?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12分) [12分]
解析:
答案一:“新贵”推动了工业革命。
企业家善于抓住历史的潜在机遇;具有积极进取的创业精神;创办大量工厂,推进了工业化;关心技术进步,加速了新技术发明;关心生产过程,创新企业管理。
答案二:工业革命造就了“新贵”。
当时英国殖民地众多,有巨大的资源与消费市场;英国高度重视科学和工程;圈地运动提供了劳动力;英国有比较丰富的煤铁资源;国家建立了一套专利制度;发财致富成为整个社会的追求。
答案三:“新贵”推动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造就了“新贵”。
当时英国殖民地众多,有巨大的资源与消费市场;英国高度重视科学和工程;圈地运动提供了劳动力;英国有比较丰富的煤铁资源;国家建立了一套专利制度;发财致富成为整个社会的追求。
企业家善于抓住历史的潜在机遇;具有积极进取的创业精神;创办大量工厂,推进了工业化;关心技术进步,加速了新技术发明;关心生产过程,创新企业管理。
15、【 简答题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明初,漕运方式是水陆兼挽,参以海运。……永乐十三年,运河全线畅通,明王朝行“支运”之法,以运河漕运取代“海(河)陆”兼运。具体为:各地漕粮先由当地民户运至指定的粮仓,再由各地卫所军官分段递运至京。此法每年四次,运粮达三百余万石。宣德六年,明廷…始行“兑运”,实行军民联运。先由农户运粮至粮仓附近各府州县水次(码头),交兑给官军领运,再由官军全力负责运往京师,粮户只需按道里远近,给官军以一定数量的耗米和轻资银作为酬劳。至成化七年才被“长运”法取代。……“长运”又名“改兑”,是直达法。它是让运军直接赴江南各州县水次交兑,然后径直运往京师,免除农民长途运粮,只是在原有的加耗之外,每石加米一斗,充作渡江费。长运法是明代漕运方式不断变革的产物,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可谓比较完善的一种漕运方式。
——吴琦《中国历代漕运改革述论》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明代漕运改革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代漕运改革的历史作用。(9分) [15分]
解析:
(1)由海(水)陆兼运到基本仰赖运河漕运;漕运专业化,由熟悉水情的漕军就近兑运;多次改革,组织管理逐渐完善。
(2)保证了南粮北运,保障了京师和北方军民的粮食供应,有利于国家稳定;减轻人民的负担,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漕运的畅通,带动商业发展,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16、【 简答题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独立宣言》最重要的功能不在于提出了新的政治思想或政府理论,而是标志着美洲和人类历史上一种新的政治生态环境的开端。学者王希在《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一文中说,这部被马克思誉为“第一个人权宣言”的宣言,充满了革命精神。它在历史上第一次以政治纲领的形式宣布了民主共和原则。他宣布的人人生而平等、人人享有不可转让的权利、政府的正当权力来自被统治者的同意等原则,成为美国人的理想和信条,对美国政治生活具有经久不衰的影响。学者李道揆也在《美国政府与政治》中认为,《独立宣言》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前进,推动了欧洲的反封建革命,直接影响了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也给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以巨大推动力。
——《美国历史文献选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一种新的政治生态环境的开端”的含义。(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中两位学者观点的看法。(9分) [15分]
解析:
(1)《独立宣言》是这样一个开端,即将欧洲启蒙运动时期产生的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思想转化为现实政治的原则。
(2)王希主要从民族独立和将启蒙思想付诸实践的角度,肯定了《独立宣言》代表了由专制到民主、由人治到法治的近代化潮流;李道揆主要从《独立宣言》的世界影响角度阐述了其反封建和推动民族解放运动的意义。二者都充分肯定。
17、【 简答题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战后到1949年初,苏联先是试图通过托管或其他方式,与美国合作在朝鲜建立一个与苏联保持友好关系的统一的朝鲜政府;与美国矛盾日益加剧后,又转为加强朝鲜北方的政治、经济力量,并在此基础上促进朝鲜民族的统一,从而保证通过全朝鲜普选建立的统一政府实行对苏友好的政策。
——沈志华《俄国档案馆的解密文件》

材料二 1950年1月,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宣布,美国在太平洋需要守住的是一条从阿留申群岛开始到日本列岛,然后通过琉球群岛(冲绳)延至菲律宾的防线。这样一来,从军事上说,在美国远东安全格局中朝鲜半岛就显得无足轻重了。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这一变故使得美国的政策发生了巨大改变。美国认为朝鲜战争是苏联全球扩张的一个重要表现,其目的在于摧毁东亚大陆的最后一个反共堡垒,削弱美国和西方在整个远东的地位。为此,美国迅速决定介入朝鲜战争。
——吴文兵《冷战后美国对朝鲜政策的演变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苏联对朝鲜问题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发生这种转变的背景。(7分)
(2)根据材料二,说明美国对朝鲜半岛的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对朝鲜政策转变的原因和对东亚政治格局带来的影响。(8分) [15分]
解析:
(1)变化:战后初期,主张与美国合作建立统一的朝鲜政府,后转变为加强由苏联支配的朝鲜北方的力量,进而实现朝鲜民族统一。
背景:美苏之间的战时同盟关系逐渐破裂,冷战逐渐展开。
(2)变化:由不重视(认为朝鲜无足轻重)到重视(介入朝鲜战争)。
原因:美苏矛盾加剧和冷战的进一步展开(根源);朝鲜战争爆发(直接)。
影响:使东亚局势更加紧张,爆发了局部的热战;中美陷入直接军事对抗,中国难以统一台湾;朝鲜半岛成为美苏之间争夺亚洲霸权的前沿阵地。(答出两点即可)
18、【 简答题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废奴派领袖温德尔•菲利普:“尽管林肯先生既不是废奴主义者,也不完全反对奴隶制度,但他还是同意代表反对奴隶制度的观点。他就像政治棋盘上的一个卒子,其价值在于他的位置,只要使用得当,我们就能用他吃掉马、相乃至主帅,赢得全局。”
林肯:“我在这场斗争中的最高目标是拯救联邦而不是拯救或摧毁奴隶制。如果我们拯救联邦而不解放任何一个奴隶,我愿意这样做。如果为了拯救联邦需要解放所有的奴隶,我愿意这样做。如果为了拯救联邦需要解放一部分奴隶而保留一部分,我也愿意这样做。”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林肯和废奴派的最高目标的不同。(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全面、客观地评价林肯。(9分) [15分]
解析:
(1)林肯的最终目标是维护联邦统一和美国宪法的权威性,废奴目标从属于联邦统一;而废奴派的最高目标是废除奴隶制,甚至不惜冲破美国宪法的底线实现废奴理想。
(2)林肯总统是美国历史上最受尊重的总统之一,虽然在战争初期对黑人奴隶制的存废有犹豫,态度不坚定,对初期战争的失利负有责任,但他能够顺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主动做出调整,为维护国家统一和废除黑人奴隶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美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1
1页,共18个题库
1页,共18个题库
轻速云给您提供更好的在线考试系统服务!
推荐
推荐题库
众多企事业单位的信赖之选
36万+企事业单位的共同选择
查看更多合作案例
众多企事业单位的信赖之选
开始使用轻速云组织培训考试
四步组织一场考试答题,一键搭建企业培训平台
免费使用 免费使用 预约演示
咨询热线
400-886-8169
周一到周日 8:00-22:00
©2023 轻速云 苏ICP备16049646号-1 轻速云科技提供专业的在线考试系统、在线培训系统
联系我们
客服热线客服热线:400-886-8169 | 周一至周日 8:00-22:00
©2023 轻速云 苏ICP备16049646号-1
轻速云科技提供专业的在线考试系统、在线培训系统
在线咨询 400-88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