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目下题库来源于互联网,轻速云承诺对于用户导入平台的题库是严格保密的,不会在此呈现!
轻速云给您提供更好的在线考试系统服务!
荆州中学2009--2010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卷(历史)
1、【 单选题
下列成语或典故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道路以目  ②围魏救赵  ③问鼎中原    ④退避三舍 [2分]
①②③④
①③④②
①④③②
④③②①
答案:
2、【 单选题
《竹书纪年》载:“仲丁迁于遨,河擅甲已迁于庇,南庚迁于奄,盘庚自奄迁于北蒙,号之曰殷。……自盘庚迁于殷,至纣亡无,二百七十三年,更不徙都。”通过以上材料反映了(    )
①商朝前期政局不稳                              ②盘庚迁都后政局稳定下来,社会发展
③商朝势力增达到珠江流域                  ④商朝也称殷朝的理由是充分的 [2分]
①②③④
①②④
①②③
②③④
答案:
3、【 单选题
在2006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中,对季羡林先生的颁布奖词是这样写的:“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这一评价主要体现了哪家的思想?(    ) [2分]
法家
道家
儒家
墨家
答案:
4、【 单选题
史料记载,原始社会长江流域的农业与黄河流域可以相媲美。但是到战国时期,我国南北经济差距拉大。你认为下列因素中最主要的应该是(    ) [2分]
北方政局相对比较稳定
北方自然条件更加优越
北方铁器得到大力推广
北方劳动力资源比南方丰富
答案:
5、【 单选题
下列几种主张体现古人构建和谐社会思想的有(    )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兼爱,非攻”
③“山林虽近,草木虽美,宫室必有度,禁伐必有时”  ④“为政之要,惟在得人” [2分]
①②③
①②④
②③④
①③④
答案:
6、【 单选题
战国时期,有一位历史人物曾经提出:治理国家应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这一主张的实行打击了(    ) [2分]
新兴地主
商人
奴隶主贵族
农民
答案:
7、【 单选题
以下哪些是战国时期“重农抑商”政策产生的原因(    )
①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②新兴地主阶级经济利益的反映
③封建社会初期不具备发展工商业的条件  ④封建国家出于政治、军事需要的考虑 [2分]
①②③
①②④
②③④
①②③④
答案:
8、【 单选题
2009年2月2日温家宝总理在英国剑桥大学演讲中说:“中华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博大精深。“和”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被奉为最高价值,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下列符合题意的有(    )
①“仁”  ②“兼爱”、“非攻”  ③“存天理、灭人欲”  ④“无为而治” [2分]
①②③
②③④
①③④
①②④
答案:
9、【 单选题
秦朝之所以能“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其主要原因 [2分]
社会经济大发展
国家实现统一
秦始皇雄才大略
秦朝推行法治
答案:
10、【 单选题
刘邦实行的治国措施与政策中动机与效果明显矛盾的是 [2分]
休养生息
沿用秦朝的郡县制
分封同姓子弟作王
对匈奴的“和亲”政策
答案:
11、【 单选题
秦朝的“焚书坑儒”、西汉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共同的根本目的是(    ) [2分]
压制知识分子
加强思想控制
巩固君主专制
防止人民反抗
答案:
12、【 单选题
秦汉时期,科技、文化迅速发展的原因有(    )
①国家的大统一    ②生产的发展    ③民族联系的加强    ④中外互相交流的影响 [2分]
①②④
①②③④
②③④
①②③
答案:
13、【 单选题
引文中所说的“大秦”就是(    ) [2分]
安息帝国
罗马帝国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阿拉伯帝国
答案:
14、【 单选题
依据上述材料,这位大秦安敦的使臣来到我国的途径是(    ) [2分]
自西域经阳关而来
越葱岭经河西走廊而来
从天竺经云贵高原而来
由东南亚航海而来
答案:
15、【 单选题
下列各项关于“大秦王安敦遣使”来华“始乃一通焉”的评述,正确的是(    ) [2分]
是正史关于中国与外国官方外交的最早记载
是丝绸之路正式开通的标志
是正史关于中国同欧洲直接往来的最早记载
是基督教传入我国的开始
答案:
16、【 单选题
六朝时期,江南农业开发。其中,成为产粮区的是(    )
①洞庭湖流域②鄱阳湖流域③成都平原④闽江流域 [2分]
①②③
②③④
①②④
①③④
答案:
17、【 单选题
南北朝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特点是(    ) [2分]
南方经济已超过北方
北方经济仍处于明显领先地位
南北方经济趋于平衡状态
农作物新品种得以广泛种植
答案:
18、【 单选题
从南北朝时期江南得到开发的最直接原因看(    ) [2分]
科技发展的结果
政策调整的结果
中原人民南迁的结果
阶级斗争的结果
答案:
19、【 单选题
“灌刚法”是指(    ) [2分]
制钢范,灌钢水
把生铁和熟铁合炼
“杂炼生铁作刀镰”
“清水要其锋”
答案:
20、【 单选题
从东晋南朝的古墓中,考古工作者发现的瓷器,大多是(    ) [2分]
白瓷
黑瓷
青瓷
钧红
答案:
21、【 单选题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民族交往频繁,人们的衣食住行、习俗风尚也相互影响。与以前相比,南北朝我国人民的食品结构中地位逐步上升的粮食作物有(    ) [2分]
水稻、甘薯
小麦、水稻
甘薯、小麦
水稻、粟
答案:
22、【 单选题
下列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文化艺术成就对应有误的是(    ) [2分]
祖冲之——提出计算圆周率的正确方法
陶渊明——《归园田居》
钟繇——开始把隶书转化为楷书
顾恺之——《女史箴图》
答案:
23、【 单选题
《齐民要术》的下列内容中,最能体现其时代特征的是(    ) [2分]
农产品的加工
农作物的种植方法
家畜、家禽和鱼类的饲养
游牧民族的生产经验总结
答案:
24、【 单选题
下列关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 [2分]
云冈石窟与龙门石窟的佛像造型风格相近
崇佛与反佛斗争激烈
南北民歌风格差别不大
农学与地理学没有取得新的成果
答案:
25、【 简答题
观察下列图片资料:
   
瓦志刻有“平阳”“赣榆”“东武”等地名

根据上面的相关图片,回答:
(1)、图一中的兵俑平均身高1.85米,为什么将兵俑塑造的如此高大?能否说明古人的平均身高比今人高?(4分)
(2)、中国传统建筑讲究坐北朝南,而图一中的兵俑坑却在秦始皇陵的东侧,而且面朝东方,这是为什么?(4分)
(3)、图二和图三为我们了解秦始皇陵营造者的情况提供了那些信息?(2分) [10分]
解析:
(1)显示秦军的威严(2分)。这并不能说明古人身高于今人,恰恰相反,今人的身高超过古人,因为秦军主力由北方人组成,身材较高,且作为主力,人员经过挑选,身材比普通人更高一些(2分)。
(2)秦国地处西方,六国在东方,秦灭六国时秦军由西向东进攻(2分)。为再现秦军东进雄姿,暗寓提防六国复辟,故兵马俑安排在陵墓东侧,兵马俑面朝东方(2分)。
(3)说明修建者来自全国各地(1分),其中许多人是刑徒(1分)。
26、【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吴师道《昭君出塞图》中题曰:
平城围后几和亲,
不断边烽与战尘,
一出宁胡终汉世,
论功端合胜前人。

材料二  王峻《题明妃出塞图》云:“塞上香风暗度时,琵琶声急马蹄迟,美人一曲安天下,愧煞貔貅百万师。”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西汉初期对匈奴采取什么政策(1分)?其历史和现实原因分别是什么?(4分)
(2)汉初这一政策有何积极意义(4分)?请你对这两首诗的观点作一简要评述。(4分) [13分]
解析:
(1)和亲政策(1分)。
历史原因:战国时,匈奴强大,经常出兵南下掠夺,秦时北伐,修长城,暂时缓和了汉与匈奴的矛盾(2分);现实原因:汉初,国力困乏,对匈奴战争处于劣势(2分)。
(2)积极意义:和亲政策在当时是进步的,加强了汉匈两族友谊和交流(2分);昭君从国家和民族利益出发,不惜牺牲个人幸福,换取北部边疆的和平与安宁(2分)。
评述:两诗颂扬王昭君在加强汉匈两族友谊、团结方面所做的巨大贡献,这一点应充分肯定(2分)。但两诗的作者把汉族和匈奴和好的决定因素看成是“昭君出塞”一事是错误的。汉匈两族由战争转向友好相处的根本原因是两族人民饱受战争之苦,渴望和平安定,和平相处符合两族人民的根本利益(2分)。
27、【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南北朝时期的僧尼、佛寺统计表
 
朝代 僧尼 佛寺
北魏 200万人 3万多所
北周 近100万人 1万多所
3.6万人 1900所
8.2万人 2800所

材料二 周武帝以齐承光二年春东平高氏……帝行虐三年,关陇佛法,诛除略尽,既克齐境,还准毁之。尔时魏、齐、东川(指黄河下游地区)佛法崇盛,……(周武帝令)融刮佛像,焚烧经教,三宝福财(即寺院资产),簿录入官,登即赏赐,分散荡尽。
——《广弘明集•卷十•叙释慧远抗周武帝废佛故事》

材料三  (范缜曰)浮屠害政,桑门蠢俗(浮屠、桑门皆指佛教)……(致使)家家弃其亲爱,人人绝其嗣,致使兵挫于行间,吏空于官府,粟磬于堕,货殚于泥木。……耕而食,食不可穷也,蚕而衣,衣不可尽也。下有余而奉其上,上无为以待其下。可以全生,可以匡国,可以霸君,用此道也。

材料四  避役钟于百里,逋逃盈于寺庙,乃至一县数千,猥成屯落。……“伤治害政”“尘滓佛教”。                    ——《广弘明集•卷十二•与僚属沙汰僧众教》

材料五  “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所在郡县,不可胜富。道人(僧侣)又有白徒(未出家而为僧院服役的男丁),尼则皆蓄养女(未出家而为尼寺服役的女子),皆不贯入(民)籍,天下户口,几亡其半。”
——《南史•循吏•郭祖深传》
请回答:
(1)材料一说明此时文化思想领域出现了什么现象(1分)?说明其原因(3分)。
(2)周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1分)材料二的作者对此持何态度?(1分)为什么?(2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范缜是怎样批判佛教的(3分)?范缜认为救国安民的根本途径是什么(1分)?
(4)根据材料四、五,综合分析上述现象对当时社会经济发展造成的消极影响(2分)。 [14分]
解析:
(1)现象:佛教盛行。(1分)
原因:①长期战乱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困苦不堪,容易接受宗教的精神抚慰;
②佛教理论的欺骗宣传;③统治阶级的利用。(3分)
(2)措施:灭佛。(1分)
态度:对周武帝灭佛持否定态度。(1分)
原因:慧远本人就是僧人,笃信佛教。 (2分)
(3)范缜指出佛教的传播,既危害统治,又扰乱社会风俗;人人信佛,必使人口锐减,不事生产,财物穷尽,士兵作战必败,官吏不问政事。(3分)
根本途径:发展生产。(1分)
(4)寺院广占田宅、聚敛劳动力和社会财富,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2分)。
28、【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材料二  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自贵且智者为政乎愚且贱者则治,自愚且贱者为政乎贵且智者则乱,是以尚贤之为政本也。

材料三  不尚贤,使民不争,……大道废,存仁义;……法令滋章,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材料四  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楚其衰,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
请回答:
(1)以上言论都围绕什么中心问题(1分)?各材料所提出的主张的核心是什么?(4分)
(2)为什么在同一问题上,当时社会出现各种不同的主张?(4分)
(3)上面的哪种主张对当时的影响最大?原因是什么?(3分)上面的哪种主张对后世影响最大?原因是什么?(3分) [15分]
解析:
(1)围绕的中心问题:如何治理国家才能巩固统治(2分)。材料一主张用“德”和“礼”,材料二主张尚贤,材料三主张无为,材料四主张重罚。(4分)
(2)答案要点:社会大变革时期;代表不同阶层的士人提出不同主张。(4分)
(3)材料四严刑重罚的主张,因为有利于增强诸侯国的实力,确保在争霸过程中处于优势地位;顺应了国家统一的历史潮流。(3分)
材料一的主张,因为儒家学说经过西汉董仲舒的发挥,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3分)
1
1页,共28个题库
1页,共28个题库
轻速云给您提供更好的在线考试系统服务!
推荐
推荐题库
众多企事业单位的信赖之选
36万+企事业单位的共同选择
查看更多合作案例
众多企事业单位的信赖之选
开始使用轻速云组织培训考试
四步组织一场考试答题,一键搭建企业培训平台
免费使用 免费使用 预约演示
咨询热线
400-886-8169
周一到周日 8:00-22:00
©2023 轻速云 苏ICP备16049646号-1 轻速云科技提供专业的在线考试系统、在线培训系统
联系我们
客服热线客服热线:400-886-8169 | 周一至周日 8:00-22:00
©2023 轻速云 苏ICP备16049646号-1
轻速云科技提供专业的在线考试系统、在线培训系统
在线咨询 400-88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