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目下题库来源于互联网,轻速云承诺对于用户导入平台的题库是严格保密的,不会在此呈现!
轻速云给您提供更好的在线考试系统服务!
考研政治模拟题24
1、【 单选题
《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段话表明惠能关于运动的基本观点是 (    ) [1分]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运动与物质是不可分割的
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
精神是运动的主体
答案:
2、【 单选题
“守株待兔”的故事中农夫的错误从哲学上讲是(    ) [1分]
否认了规律的客观性
片面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没有在事物运动变化中把握规律
把事物运动中的偶然联系当作了必然联系
答案:
3、【 单选题
在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自由王国是指(    ) [1分]
人们完全摆脱了必然性支配的状态
人们成为自然界和自身主人的状态
无产阶级专政建立以后的状态
永远不能实现的状态
答案:
4、【 单选题
纸币流通与金属货币流通相比,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容易发生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下列关于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说法正确的是(    ) [1分]
通货紧缩的迹象是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下降,物价普遍下降
通货紧缩时纸币相对贬值,纸币的购买力减弱
通货膨胀是由于纸币供应量大大少于货币需要量而引起的
当一个国家宏观经济运行状态是经济过热,社会总需求过旺时,一般会出现通货紧缩
答案:
5、【 单选题
产业资本循环是指产业资本从某种职能形式出发,依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分别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产业资本采取货币资本形式执行的职能是(    ) [1分]
实现剩余价值
生产剩余价值
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
为资本家提供剥削手段
答案:
6、【 单选题
要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培育和发展现代市场体系的重点是(    ) [1分]
培育和发展各种生产要素市场
发展和完善消费品市场
发展和完善商品市场
加强法制建设,规范市场行为,打破地区、部门的分割和封锁,反对不正当竞争,创造平等竞争的环境
答案:
7、【 单选题
在中国革命进程中,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双重性质的事件是(    ) [1分]
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接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赎买民族工商业归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所有
答案:
8、【 单选题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至1952年底,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1分]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国民党残余势力之间的矛盾
人民大众同封建主义的矛盾
中华民族同帝国主义残余势力的矛盾
答案:
9、【 单选题
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在回答民主人士黄炎培提出的中国共产党如何跳出历史上历代封建王朝“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律”问题时,提出我们的方法是(    ) [1分]
整风的方法
整党的方法
民主的方法
教育的方法
答案:
10、【 单选题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体现是(    ) [1分]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尊重实践、尊重群众
落实“三个代表”的思想
坚持科教兴国的方针
答案:
11、【 单选题
“尽职而不越位、帮忙而不添乱、切实而不表面” “协商不代替、监督不对立,为了大目标、同唱一台戏”。 概括了政协的主要职能是(    ) [1分]
维护国家主权和政治统一
维护祖国的统一
领导统一战线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
答案:
12、【 单选题
在新世纪新阶段机遇与挑战前所未有的形势下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摆在第一位的要求是(    ) [1分]
必须在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进行
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必须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
既要态度积极又要步子稳健
答案:
13、【 单选题
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 [1分]
具体内容
方针政策
指导思想
行动纲领
答案:
14、【 单选题
2008年5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对日本进行国事访问,在继承中日关系已有三个政治文件的基础上再次发表的重要文件是(    ) [1分]
《中日两国政府关于加强交流与合作的联合新闻公报》
《中日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
《中日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
《中日关于东海油气田开发谅解备忘录》
答案:
15、【 单选题
2008年10月14日,正式建交的国家是(    ) [1分]
巴勒斯坦与以色列
希腊与马其顿
格鲁吉亚与南奥塞梯
叙利亚与黎巴嫩
答案:
16、【 单选题
十七届三中全会在农民收入增长方面所确定的指标是(    ) [1分]
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0年翻一番
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
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0年翻一番
答案:
17、【 多选题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意义在于(    ) [2分]
坚持了物质世界的可知性,体现了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统一
坚持了世界的多样性物质统一,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缺陷,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坚持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体现了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结束了对物质及其结构的认识,从而形成了完整的科学的物质观
答案:
18、【 多选题
社会有机体异于并优于生物有机体,同生物有机体相比,社会有机体具有如下特征(    ) [2分]
是一种以人为主体的具有自我意识的有机体
通过人们之间的交往活动间接形成
其再生和更新的内在机制是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自身生产的统一
形成于人的实践和交往活动之中
答案:
19、【 多选题
马克思指出:“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展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下列正确理解有(    ) [2分]
社会形态的产生、发展具有客观必然性
社会形态灭亡的根本原因是这种社会形态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只要社会形态还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形态就不会灭亡
革命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起到重要辅助作用
答案:
20、【 多选题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重点是要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研究和认识。这种深化研究和认识具体体现在(    ) [2分]
要求我们不断拓展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种类的认识
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劳动在劳动总量中的比重增加了
第三产业中为生产服务部门的劳动在劳动总量中的比重增加了
要把创造价值的劳动从物质生产领域向一些非物质生产领域拓展
答案:
21、【 多选题
下列有关商业资本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2分]
商业资本的出现不利于产业资本集中力量从事生产活动,增加利润总额
当商业资本的数量不超过社会必要比例上限度时,它能提高社会总资本的利用效率
商业资本执行的是产业资本运动中的商品资本职能
商业资本是通过商品销售,实现其中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答案:
22、【 多选题
国有经济的主要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要根据“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和关键领域主要包括(    ) [2分]
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
商业和服务业
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
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
答案:
23、【 多选题
有人认为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其结果必然是经济私有化,该观点(    ) [2分]
错误,没有看到是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放宽市场准入的
正确,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与我国是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是不兼容的
错误,是调整所有制结构质的飞跃,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大意义
错误,既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拓展了空间,又可以促进国有垄断行业的改革
答案:
24、【 多选题
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将中国资产阶级区分为(    ) [2分]
买办资产阶级
亲英美派大资产阶级
亲日派大资产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
答案:
25、【 多选题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对顽固派作斗争时采取“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这一原则的依据是(    ) [2分]
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亲英美派和汉奸亲日派是有区别的
顽固派在抗日方面有既抗日又动摇但不愿投降的两面性
顽固派在联共方面有既联共又反共但不愿决裂的两面性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坚持抗战、争取胜利的基本条件
答案:
26、【 多选题
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一场伟大的社会变革,但是在改造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偏差,遗留了一些问题,集中表现在(    ) [2分]
社会主义改造后的所有制结构仍然过多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也随之扩大到整个社会经济生活
在一定程度上排斥了商品经济和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
要求过急,发展过快,工作过粗,改造形式过于简单划一
答案:
27、【 多选题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是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在党的基本理论指导下,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地做到(    ) [2分]
把思想认识从过去的既有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
把思想认识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
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和适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
把思想认识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答案:
28、【 多选题
胡锦涛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关于深化人才工作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三个有利于”,即(    ) [2分]
是否有利于促进人才的成长
是否有利于促进人才的创新活动
是否有利于促进人才工作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是否有利于促进人才评价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答案:
29、【 多选题
邓小平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理论命题的涵义是(    ) [2分]
民主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
民主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民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政治保证
答案:
30、【 多选题
列宁指出:“帝国主义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几个大国都想争夺霸权,世界霸权是帝国主义政治的内容。”关于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表述正确的是(    ) [2分]
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
殖民主义、帝国主义是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的产物
判别某个国家是否为霸权主义的标准是领土面积大小、人口的多少与兵力的强弱
反对霸权主义与维护世界和平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答案:
31、【 多选题
2008年9月19日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中在发展问题上突出强调(    ) [2分]
坚持不懈地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不能放松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首先要确保年均9%左右的增长速度
要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
发展必须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答案:
32、【 多选题
2007年12月日本首相福田康夫访问中国期间的曲阜之行表明(    ) [2分]
日本强调亚洲发展中的儒家资本主义
日本重视曾经向中国学习的历史
日本强调中日文化的亲和性
文化交流是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重要基础
答案:
33、【 多选题
2008年4月尼泊尔制宪会议引起世界关注,是因为该制宪会议(    ) [2分]
宣布废除君主政体
使尼泊尔正式成为政教合一的联邦民主共和国
前尼泊尔国王贾南德拉被废黜逐出皇宫并降格为普通国民
尼共(毛)成为议会第一大党,并将完成由叛乱武装到执政党的彻底的和平转变
答案:
34、【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潘基文秘书长星期二在联大一般性辩论开始之前,在联大发表讲话,呼吁世界各国领导人发挥他们的领导力,共同解决复杂的全球问题。潘基文秘书长在联大的发言中表示,目前摆在全球领导人面前的挑战很多:世界正在面临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能源危机和粮食危机;多哈回合贸易谈判再次失败;世界再次目睹新的战争和暴力出现,再次听到新的对抗言辞;与此同时,气候变化正越来越明白无误地威胁着我们这个星球。潘基文秘书长指出,世界正处于一个巨大转变的前夕,它正在以比我们意识到的更快的速度发生变化。
潘基文:“我们看到了新的力量和领导力中心——它们在亚洲、拉丁美洲和整个新的发达世界出现。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正在变得更为复杂。在这个新的世界,我们所面临的挑战正日益变为一种更加协作,而非对抗的形式。除非同其他国家建立伙伴关系,各国很难再像以前一样保护他们的利益或是推进自己人民的福祉。”材料来源:2008年9月23日 联合国网站
材料2:
今年的八国集团首脑会议规模创下了一个新的纪录。除了八国集团成员国外,东道主日本还邀请了来自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的14个发展中国家的领导人参与对话,共商气候变化和非洲发展等议题。这种“广邀天下宾客”的做法突出表明: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八国集团越来越难以独自应对全球性问题的挑战。经济全球化,还使国与国的相互依存日益加大,许多问题跨越了国界,成为“地球村”需要共同面对的挑战。传统安全威胁尚未消除,恐怖主义、跨国犯罪等非传统安全威胁却日益严重。全球经济失衡加剧、南北差距拉大、资源和能源供应紧张、气候变化制约社会经济发展……诸多挑战让八国集团根本无法独自应对。材料来源:2008年7月8日 新华社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结合上述材料分析,科学技术发展与“全球问题”的关系。
(2)简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和谐发展的意义。 [10分]
解析:
【答案要点】(1)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像一把双刃剑,既为造福于人类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危及地球生命和社会的全球问题。“全球问题”深刻地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的矛盾、科学与价值的矛盾。“全球问题”不仅是个自然问题、科学技术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是涉及社会制度、社会管理组织、各种社会认识和整体社会实践的复杂问题。为此,应变革和完善社会制度或社会体制,创造合理利用科学技术的社会环境,树立整体观念和全球意识,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对话。
(2)人类社会同样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人类社会永远不能离开自然界,不能违背自然界的客观规律。
人类社会与自然界是相互依存的。因此,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应当协调发展,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人类社会所面临的一系列生态环境资源问题,直接原因是人们没有正确协调好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在利用自然资源时没有同时关爱自然界;而深层原因则是人们没有正确处理好人与人的利益关系,导致各个利益群体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人类实践活动是有目的的,目的的实现受到客观条件及其规律的制约。面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冲突现状,人类必须从实际出发,遵循和利用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实现可持续发展。
【思路点拨】全球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本题主要从哲学层面考查考生对于此问题的理论素养。考生应充分认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和谐发展”、“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科学技术发展与全球问题”。同时考生还应结合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等内容进行准备。
35、【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坚持扩大开放、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和国际地位。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对外开放使我们能够通过商品和要素的双向流动,调节国内要素结构失衡。比如,2007年,依靠出口和吸收外资,我们为约8000万劳动力提供了就业和增加收入的机会;净进口1814亿美元的初级产品。又如,资金流动是知识、人力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跨境流动的重要载体,近些年来,我们通过吸收外资带动大量个性化的技术和其他要素流入。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全球分工体系的拓展深化和全球制造成本的降低,各国的消费者和投资者都从中获益。
推动全球合作与共同治理,为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作出贡献。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联系和融合加深,需要国际社会加强合作。我们以积极合作的态度与各国一道参与全球经济事务,在金融安全、粮食与能源消费、贸易政策、气候与环保措施、公共卫生安全等领域,推动国际磋商、谈判和共同行动,推动经济全球化向建设性、公平性和共享性的方向发展。材料来源:2008年9月8日 人民网
材料2:
中国的国有企业如何面对这场由次级债问题引发的美国金融危机,成为近期最引人注目的话题。 我们知道,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央企要过紧日子”的言论,主要也是基于美国次级债危机恶化的程度而发出的。从全球市场的角度看,在次级债的影响下,发达地区受到打击最大,在美国对中国商品需求下降的同时,欧洲以及日本对中国商品的需求也会相应下降,这对于中国的经济无疑是雪上加霜。美国的需求下降时,欧盟和日本的需求也跟随下降,欧盟与日本没有能成为美国份额下降的替代区域。因此,外向型经济主导下的中国经济产能过剩的问题将会越来越突出。材料来源: 2008年10月24日《国企》杂志
材料3:
30年来,我们通过“引进来”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取得了很大成绩。与之相比,“走出去”的发展却比较滞后。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2005年我国吸收外来投资居世界第3位,但对外投资仅排在世界第17位,只占全球的1.5%。我国对外投资与吸收外资的比例为1∶6.3,明显低于1∶2.8的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经过30年的高速发展,我国已经具备了“走出去”的条件。加快“走出去”步伐,有利于建立稳定的外部能源资源供给渠道,减轻国内产能过剩的压力,消化高额的外汇储备,同时还能促进东道国的经济发展。材料来源:2008年9月12日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结合材料1、2,分析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2)结合材料3,简述我国如何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与合作,提高国际竞争力 [10分]
解析:
【答案要点】
(1)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双重的,既带来机遇也具有挑战。首先,经济全球化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①国际贸易的加快发展,有利于我国扩大出口,发展对外贸易。②国际金融和国际投资的发展,使我国能够更好地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一方面可以引进更多资金、技术及先进管理经验,另一方面也可以“走出去”,参与跨国投资,利用海外资源。③经济全球化加速了全球经济结构调整的进程,中国可以利用发达国家的产业向全球转移的机会,加速自己工业化、信息化的进程,使我国的经济结构不断改善和升级。④可以利用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机会改善我国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等。
其次,经济全球化也给中国带来巨大的挑战:我们面临更大的外部冲击和激烈的国际竞争,贸易、生产、金融的全球化国际风险增加,而我们的抗击能力相对薄弱;国内经济发展中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农业与农村经济问题,就业问题等压力大而且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
(2)实施“走出去”战略,既要积极,也要稳妥,有重点、分步骤推进。从目前我国实际情况和需要看,应以以下几个领域作为重点:
①境外资源开发。目前我国能源资源短缺状况越来越严重,对境外资源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目前我国利用境外资源主要依赖现货贸易,加快境外资源开发已成为当务之急。②境外加工贸易。目前我国轻纺、家电、机械等传统产业的规模已十分庞大,产能过剩的矛盾非常突出。应进一步采取财政贴息、优惠信贷、出口退税等措施,鼓励国内企业“走出去”从事境外加工贸易。③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是我国的传统优势项目,应该在继续扩大规模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质量和效益。④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跨国公司是配置全球资源的主体,也是知识产权、品牌、国际营销网络的载体,因此,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是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和建设经济强国的需要
【思路点拨】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中不可逆转的趋势,经济全球化有其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面对经济全球化,对于中国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材料1、2从事实层面叙述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正反两方面的影响,材料3则主要是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所采取的积极举措。考生应全面分析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充分认识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参与国际市场合作与竞争,提高国际竞争力的举措。另一方面,还应认识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两种社会制度并存与发展的现状。
36、【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同任何别的政治制度一样,不是凭空产生的。在近代历史上,各个阶级、各种社会势力围绕中国建立什么样的政治制度,进行过探索和激烈的斗争,但都失败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建立了罢工工人代表大会、农民协会,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建立了工农兵苏维埃,在抗日战争时期建立了参议会,在解放战争时期建立了人民代表会议。这些成功实践,为建国后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总结这些经验,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民主革命胜利后,中国可以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建立从全国到省、县、区、乡的人民代表大会系统,并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大政方针,选举政府。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举行第一届全体会议,这次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但当时在全国普选的条件还不成熟,自上而下地建立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也难以进行。所以在建国初期,确定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经过几年的过渡和积累,在1953年我国进行了第一次大规模的普选,自下而上逐级召开了人民代表大会。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胜利召开,制定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这部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至此,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根本法的形式正式确立。材料来源:中国人民大会网
材料2:
50年来的历程充分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能够保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也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同国家和人民的命运息息相关。这个制度健康发展,人民当家作主就有保障,党和国家的事业就顺利发展;这个制度受到破坏,人民当家作主就无法保证,党和国家的事业就会遭受损失。长期以来,全国各族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牢牢地把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是我们国家和人民能够经得起各种风浪、克服各种困难、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可靠制度保证,也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可靠制度保证。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我们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更好地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与时俱进,使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益得到切实保障。
摘自胡锦涛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5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4年9月16日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结合材料1,分析为什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2)简述当前条件下,如何坚持与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0分]
解析:
【答案要点】(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选民直接或间接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事务的政治制度。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民主的政治制度或者说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即政体),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第一,它有利于保证国家权力体现人民的意志。第二,有利于保证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权力的统一。第三,有利于保证我国各民族的平等和团结。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和特点主要是: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并向它负责,接受它的监督;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内容是,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这一组织形式参与对国家事务的管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
总之,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能够确保国家权利掌握在人民手中,符合人民当家作主的宗旨,适合我国的国情。
(2)按照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②加强和改进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支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支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③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形成开放、互动、畅通的关系,使人大代表能够深入了解民情、广泛反映民意、充分集中民智,使中国特色的代议制民主更具生机和活力。④按照依法治国、依法执政的要求,适应改革和完善党的执政方式的需要,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和人大工作,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⑤加强人大干部队伍建设,加大人大干部与党委、政府、政协干部之间的交流,优化人大领导班子的结构。
【思路点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材料1从事实层面概述了我国人大制度产生的实践与理论探索的历史过程,表明人大制度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必然性。材料2则阐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性与现时代的理论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充分反映与适应了中国国情,同时人民代表大会也需要随时代不断发展完善。人民代表大会的完善,必须同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同扩大人民民主结合起来
37、【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在科学分析和把握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于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来自实践,又指导实践进一步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面对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面对社会活力不断迸发、各项事业不断进步情况下发展不平衡现象有所扩大的新课题新矛盾,我们只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才能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材料来源:2007年11月7日 人民日报
材料2: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同时,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我国的发展既蕴涵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也承受着来自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约束的巨大压力。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一些过去未曾凸显的阶段性特征,这些新的阶段性特征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突出地摆在了我们面前。科学发展观正是为了解决新问题提出来的,它针对我国发展过程中一些领域和方面出现的发展不够平衡问题,着眼于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进一步提出了解决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思路,深刻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新要求。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就必须把科学发展观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材料来源:2008年7月18日 人民网-理论频道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结合材料1,简述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根本依据、现实基础和重要借鉴。
(2)分析为什么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10分]
解析:
【答案要点】(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提出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求我们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认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提高想问题、办事情决不可脱离实际的自觉性。
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特征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必须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以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推进现代化建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的道路。
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借鉴。我国要完成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任务,面临着促进经济发展和节约资料、保护环境的双重压力,这就决定了我们不能重复其他国家走过的老路,而必须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发展道路。科学发展观正是在深刻总结世界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它顺应了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吸收了当今世界各国在发展的认识和实践上取得的积极成果。
(2)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①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④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思路点拨】科学发展观是现时期指导我国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制定“十一五计划”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十六届六中全会也一再强调,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关键在于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共十七大更是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考生应全面掌握“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根本依据、现实基础和重要借鉴”、“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在复习中考生也应注重联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的“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等方面。
38、【 简答题
本题为选做题,请在Ⅰ、Ⅱ两道试题中选取其中一道作答,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Ⅰ道试题的成绩计入总分。
选做题Ⅰ: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2000年9月,联合国举行“千年首脑会议”,150多位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聚集一起,共同探讨关系人类和平与发展的重大问题。这是联合国成立以来各国领导人出席最多的一次盛会。这样的主题,自然受到全世界人民的普遍关注;这样众多首脑的聚会,必然引起人们对和平与发展的期望。然而,“9?11”事件震惊世界,阿富汗战争炮火连天,巴以冲突血流不断……这一切说明,世界还很不安宁,人类面临着严峻挑战。
每个历史时代,都有自己的主要矛盾,都有需要解决的根本任务。这个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就是那个时代的主题。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时代主题。20世纪上半叶,资本主义世界处于激烈的动荡之中。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为争夺世界霸权,发动了两次世界大战。战争促进了被压迫人民被压迫民族的觉醒,社会主义革命风起云涌,民族解放和民主革命运动如火如荼。战争与革命相互交织,构成了这个时代的主题。20世纪后期,世界形势开始发生重大变化,形成了有利于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总趋势。
摘自《人民日报》 2003年2月25日第十二版
材料2: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联合国的一系列国际会议,为拟订和倡导最新的重大发展目标提供了舞台。联合国阐明有必要将诸如提高妇女地位、人权、环境保护和善政纳入发展范例。目前,焦点在于如何通过综合协调的方式,实现在这些会议上的许诺。关于经济和社会问题的国际性辩论日益反映出富国和穷国在解决许多超越国界的问题上有共同利益。诸如难民、有组织犯罪、贩毒和艾滋病等问题,都被视为需要采取协调行动的全球性问题。一个地区持续出现贫穷与失业,很快就会波及其他地区,移徙、社会混乱与冲突更会促成这种情况。同样,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一个国家的金融不稳定会立即使其他国家的市场受到影响。大家还对民主、人权、民众参与、良好管治和赋予妇女权利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日益形成共识。材料来源:联合国网站——全球发展问题
材料3:
正在纽约参加第62届联大一般性辩论的杨洁篪当天下午出席了安理会高级别会议。他在发言中表示,非洲和平正面临着机遇与挑战,需要在国家、区域和全球层面采取综合性办法,和解、发展和合作应成为非洲和平的三大支柱。杨洁篪说,和解是实现非洲和平的关键,发展是实现非洲和平的基础,合作是实现非洲和平的手段,联合国,特别是安理会有责任帮助非洲维护和平,建设和平,走上长治久安之路。
杨洁篪说,去年11月成功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决定建立和发展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这是中非传统友谊的深入发展,是中非合作的内在需要,也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必然要求。他表示,中国将继续本着平等互信、相互尊重、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不断深化对非合作,并与国际社会一道,共同促进非洲的和平与发展。材料来源:2007年9月26日 新华社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当今时代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关系。
(2)简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正确途径。
选做题Ⅱ
材料1: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19日公布。这份具有坚实的实践基础和群众基础的重要文件,明确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和战略举措,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
我国波澜壮阔的改革大潮发端于农村。30年来,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极大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极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极大改善了广大农民物质文化生活,对全国改革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决定》系统总结了农村改革发展的成就和宝贵经验,全面评价了农村改革发展对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历史贡献,丰富和发展了改革开放的理论成果,标志着我们党对“三农”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摘自新华社评论员文章: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 2008年10月19日
材料2:
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我们要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胜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就要更加自觉地把继续解放思想落实到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毫不动摇地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继续解放思想,必须结合农村改革发展这个伟大实践,大胆探索、勇于开拓,以新的理念和思路破解农村发展难题,为推动党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提供不竭源泉。坚持改革开放,必须把握农村改革这个重点,在统筹城乡改革上取得重大突破,给农村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的活力。推动科学发展,必须加强农业发展这个基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促进社会和谐,必须抓住农村稳定这个大局,完善农村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证农民安居乐业,为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打下坚实基础。摘自《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议
材料3:
世界各国农业现代化选择各自不同道路的实践说明,世界上并不存在唯一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和模式。一个国家的农业现代化,只有从本国的实际出发,从本国的自然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条件出发,才能获得成功,照搬照抄没有出路。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多地少,农村劳动力丰富,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负担的耕地少,农户经营规模小,这就决定了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必须更加注重集约利用土地和发展劳动密集型生产,必须走出一条与我们的农业资源禀赋相适应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因此,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材料来源:2008年10月31日 新华网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结合材料1、2,分析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性。
(2)简述当前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 [10分]
解析:
选做题Ⅰ【答案要点】(1)世界和平是促进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维护和平是促进发展的基本前提。只有维护世界和平,才能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才能保证世界各国集中精力加快发展;才能保证将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用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上面。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与繁荣,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发展是战后乃至更长时间内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维护世界和平的有力因素;发展有助于阻止和消除一个国家和地区,乃至世界的不稳定因素,减少军事冲突的诱发因素。
和平与发展的关系即世界范围内的政治与经济的关系,两者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没有和平就没有发展,没有发展也不可能有真正的和平。在和平中求发展,以发展促和平,是人类社会走向美好未来的重要条件。
(2)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正确途径:
①积极推动世界走向多极化,尊重各国和各国人民的意愿与利益。这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基础。②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凝聚各国人民的力量解决面临的突出问题。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各国共同解决,全球性的挑战需要各国合作应对。任何一个国家和一种力量都不可能也没有能力来独自完成这个任务。③尊重世界的多样性,保证各国和睦相处、相互尊重。各种文明和社会制度应该而且可以长期共存,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④正确引导经济全球化,促进各国实现共同发展。⑤树立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努力营造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
【思路点拨】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反映了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和平与发展也是对未来发展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影响的两大问题。结合材料,考生应全面分析掌握“邓小平提出时代主题转换的重大意义”“和平与发展的关系”以及“各国的共同发展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正确途径”,同时较为重要的是,还应认识到“和平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南北问题”。
选做题Ⅱ【答案要点】(1)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始终高度重视、着力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成功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道路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道路。实践充分证明,只有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基础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坚持保障农民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才能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我国农村正在发生新的变革,我国农业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正面临新的局面,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也面对不少困难和挑战,特别是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深层次矛盾突出。农村经济体制尚不完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低,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要求紧迫。
(2)当前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是: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农业基础,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村和谐,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是:根据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和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提出了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的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
实现上述目标任务,要遵循以下重大原则。必须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始终把解决好十几亿人口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必须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农村发展的根本动力。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必须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始终把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作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政治保证。
【思路点拨】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农村是关键。“三农问题”历来是每年研究生政治考试分析题命题的重点与热点,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农村改革与发展过程中重要的里程碑式的文件。考生对这一重点内容应结合文件精神,联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物发展矛盾的两点论与重点论”、“党的思想路线”、“社会主义的本质与根本任务”等方面全面分析。具体应结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政治大纲,掌握“当前农村改革发展的必要性”、“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加强农村制度建设的举措”等内容。
1
1页,共38个题库
1页,共38个题库
轻速云给您提供更好的在线考试系统服务!
推荐
推荐题库
众多企事业单位的信赖之选
36万+企事业单位的共同选择
查看更多合作案例
众多企事业单位的信赖之选
开始使用轻速云组织培训考试
四步组织一场考试答题,一键搭建企业培训平台
免费使用 免费使用 预约演示
咨询热线
400-886-8169
周一到周日 8:00-22:00
©2023 轻速云 苏ICP备16049646号-1 轻速云科技提供专业的在线考试系统、在线培训系统
联系我们
客服热线客服热线:400-886-8169 | 周一至周日 8:00-22:00
©2023 轻速云 苏ICP备16049646号-1
轻速云科技提供专业的在线考试系统、在线培训系统
在线咨询 400-88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