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目下题库来源于互联网,轻速云承诺对于用户导入平台的题库是严格保密的,不会在此呈现!
轻速云给您提供更好的在线考试系统服务!
考研政治模拟题33
1、【 单选题
以“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的观点为方法论依据的是 [1分]
发展的全面性
发展的协调性
发展的可持续性
发展的稳定性
答案:
2、【 单选题
2005年中国成功地实现了载人航天飞行,从人类实践的构成要素来看,承担此次任务的“神州六号”飞船属于 [1分]
实践的主体
实践的客体
实践的对象
实践的中介
答案:
3、【 单选题
构建和谐社会的直接的辩证法依据是 [1分]
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矛盾的斗争性原理
矛盾的同一性原理
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答案:
4、【 单选题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主要说明了 [1分]
价值评价的客观性
价值的客观性
价值选择的社会性
价值的多元性
答案:
5、【 单选题
荀子说:“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这段话表明人的意识具有 [1分]
客观性
能动性
对象性
任意性
答案:
6、【 单选题
解决简单商品经济的矛盾,必须 [1分]
通过商品交换
合理进行社会分工
建立公有制
加强宏观调空
答案:
7、【 单选题
金融寡头实现其经济上统治的主要途径是 [1分]
建立垄断银行
公私合营
“参与制”
相互联合
答案:
8、【 单选题
现阶段,以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为主的股份合作制属于 [1分]
国有经济
集体经济
个体经济
私营经济
答案:
9、【 单选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核心是 [1分]
反对帝国主义
人民大众的参与
无产阶级的领导
反对封建主义
答案:
10、【 单选题
毛泽东思想关于党的建设理论最核心的内容和最主要的特点是 [1分]
着重于从思想上建设党
着重于党的组织建设
着重于党的理论建设
着重于党的作风建设
答案:
11、【 单选题
以“一化三改”为核心内容的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实质是 [1分]
把我国尽快地由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消灭剥削阶级,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要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解决所有制问题
实现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同时并举
答案:
12、【 单选题
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 [1分]
政治民主化程度比资本主义更高,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经济计划性比资本主义更强,更能促进经济稳定协调发展
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更高,并且在此基础上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水平更高,并且能够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答案:
13、【 单选题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1分]
发展
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答案:
14、【 单选题
我国实行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是人民的奋斗成果和历史选择,它们的核心内容都是坚持 [1分]
共产党的领导核心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四项基本原则
答案:
15、【 单选题
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是 [1分]
法治与德治的统一
发展教育,提高国民素质
实现共同富裕
社会公平正义
答案:
16、【 单选题
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六次会议上,胡锦涛发表讲话指出,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功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 [1分]
坚定不移地倡导和实践“上海精神”
坚定不移地倡导和实践文明间的对话
坚定不移地倡导和实践新安全观
坚定不移地倡导和实践现实主义安全理念
答案:
17、【 多选题
当前制订了新的、全面的考评干部的标准,并且把“绿色指标”纳入考评体系,这体现了 [2分]
对实践目的的评价
对实践效能的评价
对实践效率的评价
对实践效果的评价
答案:
18、【 多选题
下列属于物质范畴的有 [2分]
自然界自发的运动
政策、计划、目的
社会的运动与发展
人的实践活动
答案:
19、【 多选题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了 [2分]
普遍联系与发展的观点
全面的观点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
唯物史观的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的原理等。
答案:
20、【 多选题
文明的形态主要包括 [2分]
政治文明
物质文明
精神文明
生态文明
答案:
21、【 多选题
下列例子中货币充当支付手段的有 [2分]
在某商店一台电冰箱标价300元
某消费者得到工资和奖金
某消费者还欠别人的钱
某消费者在每月底用现金交房租
答案:
22、【 多选题
在注重社会公平的前提下,我国合理的收入格局应该是 [2分]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提高低收入者的水平
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占少数
中等收入者占多数
答案:
23、【 多选题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基本特点有 [2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主要斗争形式是进行长期的武装战争
农民问题成为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
先取农村,后占城市
答案:
24、【 多选题
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共产党确定的外交政策是 [2分]
“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一纲四目”
“一边倒”
答案:
25、【 多选题
我国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规划是 [2分]
坚持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
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发展
答案:
26、【 多选题
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纠正了 [2分]
以往片面强调发展生产力,忽视生产关系变革的倾向
以往忽视发展生产力,片面强调生产关系变革的倾向
以往脱离生产力抽象谈论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倾向
以往脱离生产关系抽象谈论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倾向
答案:
27、【 多选题
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在具体实践中要处理好的关系是 [2分]
提倡奉献精神与落实政策的关系
反对平均主义与防止收入悬殊的关系
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与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关系
提倡先富与帮助后富的关系
答案:
28、【 多选题
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特点是 [2分]
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高低,要以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程度为根本依据
社会主义经济效益,要符合节约劳动时间的要求
我国劳动力过剩,经济效益的高低关键是看节约物化劳动时间的多少
要把宏观经济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结合起来考察,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答案:
29、【 多选题
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到二0二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 [2分]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
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答案:
30、【 多选题
胡锦涛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长征精神 [2分]
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
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
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
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答案:
31、【 多选题
2006年1月12日,中国政府正式发表《中国对非洲政策文件》。文件指出中国对非政策的总体原则和目标是 [2分]
真诚友好,平等相待
互利互惠,共同繁荣
相互支持,密切配合
相互学习,共谋发展
答案:
32、【 多选题
2006年10月14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了关于朝鲜核试验问题的第1718号决议。决议 [2分]
对朝鲜核试验表示谴责,要求朝方放弃核武器和核计划,立即无条件重返六方会谈,
决定针对朝方核、导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相关领域采取制裁措施
强调《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缔约国应严格履行义务,有关各方应保持克制,不要采取任何可能加剧紧张局势的行动,继续通过政治和外交努力寻求解决问题,争取尽早恢复六方会谈
排除了授权使用武力的可能,未对朝鲜实施全面制裁,并表示将视朝鲜遵守决议情况调整、暂停或取消对朝制裁措施
答案:
33、【 简答题
(1)试用生产力的角度分析从石器、铁器、机械一体化以及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
(2)如何理解列宁指出,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及其现实意义。
(3)当前社会的网络化、信息化说明网络关系和信息关系决定着其他一切社会关系,试分析这种观点。 [10分]
解析:
【答 案要点】
   (1)生产力包含着实体因素和智力因素,其中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生产工具的变化,表明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进步,表明生产力所具有的时代性、历史性、客观性等特征。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进步,表明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着的。
  (2)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因此,我们应该大力发展生产力,特别是要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前进方向,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3)网络关系和信息关系是新型的社会关系,对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都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生产关系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关系,决定着其他一切社会关系。网络关系和信息关系并不是最基本的生产关系,对其他一切社会关系不起决定作用,所以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34、【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年均增长9%左右,尤其在1991年以后的十年(1992—2001年)中,GDP总值翻了一番半(增长152%),GDP年均实际增长率达到了9.7%,同期人均GDP年均增长率达到了8.8%。2004年我国GDP达到13.65万亿元,人均GDP突破万元。但是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收入分配的差距却不断扩大。世界各国往往把基尼系数作为衡量收入分配差距的重要指标之一。按照国际通过标准,基尼系数低于0.3属于分配比较均等,0.3—0.4属于分配比较合理,0.4—0.5表明收入差距过大,超过0.5则意味着已经出现了两极分化。据统计,2000年以后,我国城乡居民的综合基尼系数已经超过了0.4,而且呈继续上升趋势,近几年的增速甚至超过了一些西方发达国家。2004年我国的基尼系数已超过0.465,2005年逼近0.47。据中国人民大学和香港科学大学调查,中国内地基尼系数已高达0.53或0.54。我国的这种收入差距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反映:
一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扩大趋势。据国家统计部门资料显示,198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例为2.17:1;2002年扩大到3.12:1。如果再加上城镇居民享受的各种补贴和福利,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差距还要大得多。
二是区域之间居民收入差距呈现扩大趋势。据2002年各省市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排行榜显示,最落后的西部省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有3121元,而最发达的东部省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5822元,是最落后省份的5倍多,最发达的上海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到32258元,是最落后省份的10倍多。
三是阶层收入差距逐渐拉大。据统计,2002年全国收入最高的1%人群组获得了全社会总收入的6.1%,比1995年提高了0.5个百分点;最高的5%人群组的收入占全社会总收入的近20%,比1995年提高了1.1个百分点;最高的10%人群组获得的收入占全社会总收入的32%,比1995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
四是行业之间收入差距呈现扩大趋势。据国家统计局测算,1990年,行业最高与最低人均收入比为1:29:1,1995年达到2.23:1,1999年达到2.49:1;2002年为13:1
---------摘自《理论热点18题》
请回答:
(1)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说明为什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在保持较高增长速度的同时,却导致了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
(2)当前为了防止收入分配差别过分拉大,实现收入均等化和共同富裕目标,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采取措施? [10分]
解析:
【答 案要点】
   (1)从资料看来,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收入分配的差距却不断扩大,导致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合理因素,双有不合理因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制度的实施。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会拉大收入分配的差距;实行按要素分配的政策,使拥有各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能得到更多的收入;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把调动积极性、提高效率放在优先位置,也会使收入差距拉大。第二,我国地域差别、行业差别、城乡差别的存在。第三,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使人们的收入差距在更大的领域里拉大。第四,国家宏观调控体系还不够完善。第五,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
  (2)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当前为了防止收入分配判别过分拉大,实现收入均等化和共同富裕目标的措施主要有:第一,继续保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为最终解决好收入分配问题,实现共同富裕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二,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规范和完善分配体制。第三,把促进就业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和政策,帮助社会成员特别是下岗和失业人员通过各种方式实现就业,使他们拥有参与市场主导的分配机会。第四,加大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保障最低收入。第五,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从制度上保证低收入人群的生存发展需要。
35、【 简答题
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提出了“人民内部矛盾”的概念,并就人民内部矛盾的性质、特点和解决的方法等提出了一系列独特的理论。
2005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畅通诉求渠道,完善社会利益协调和社会纠纷调处机制。”
请阐释毛泽东关于“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当前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启示。 [10分]
解析:
【答 案要点】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样两类社会矛盾。这两类社会矛盾的性质是完全不同的。敌我之间的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人民内部的矛盾,在劳动人民之间说来,是非对抗性;在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来说,除了对抗性的一面,还有非对抗性的一面。毛泽东特别指出,在我们国家里,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矛盾。
  两类矛盾的性质不同,解决矛盾的方法也有根本的不同。敌我矛盾是分清敌我的问题,需要用强制的、专政的方法来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是分清是非的问题,只能用民主的、说服教育的方法,也就是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去解决,决不能用解决敌我矛盾的方法来解决人民内部的矛盾。
  毛泽东进一步提出了一系列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政策。诸如,在经济上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政治上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在科学文化上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等。毛泽东还强调,要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毛泽东关于“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对于我们今天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必要条件。要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更加注重民主法制建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保持社会安定团结。总之,要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畅通诉求渠道,完善社会利益协调和社会纠纷调处机制,促使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36、【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在全球化的环境下,科技竞争日益成为国家间竞争的焦点,在企业竞争层面的“胜者全得”现象,越来越凸现于国家竞争的层面上。一个国家要想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主动权,唯有坚持自主创新。”
摘自《光明日报》 2005年10月10日 第1版
材料2
“按照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到2020年,我国的经济总量将在“九五”末的基础上再翻两番。所以,无论从我国面临的能源资源约束增强和维护经济安全的形势看,还是从国际科技竞争加剧、知识产权保护强化的趋势看,我国已到了必须更多依靠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发展的历史阶段。”
——摘自《人民日报》 2005年12月08日 第1版
材料3
近年来,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许多方面有了重大突破,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比如,目前我国仍有70%的数控机床、80%以上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装备都要依赖进口。
总之,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状况,与完成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迫切要求还不相适应,与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轨道的迫切要求还不相适应,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迫切要求还不相适应。
材料4
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长期持续发展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材料5
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纷纷把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国家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投入,加快科技事业发展,重视基础研究,重点发展战略高技术及其产业,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以利于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在国际经济、科技竞争中争取主动权。
——摘自胡锦涛《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
请回答:
(1)结合材料1、2、4分析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2)结合材料3和有关知识,分析中国当前在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3)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试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和途径。 [10分]
解析:
【答 案要点】
   (1)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在分析我国面临的能源资源约束增强和维护经济安全的形势下,从国际科技竞争加剧、知识产权保护强化的趋势下得出的必然结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重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是企业增强自身竞争力获得加快发展主动权乃至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主动权的重要基础。
  (2)主要是:关键技术自给率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特别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科技水平还比较低,高新技术产业在整个经济中所占的比例还不高,产业技术的一些关键领域存在着较大的对外技术依赖,不少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主要依赖进口;科学研究实力不强,优秀拔尖人才比较匮乏;科技投入不足,体制机制还存在不少弊端。
  (3)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实施正确的指导方针,努力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要坚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突出位置,大幅度提高国家竞争力;要深化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要创造良好环境,培养造就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要发展创新文化,努力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
37、【 简答题
本题为选做题,请在Ⅰ、Ⅱ两道试题中选取其中一道作答,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Ⅰ道试题的成绩记入总分。
选做题Ⅰ:阅读下面有关中国与非洲关系的材料
材料1
近来,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援非行动说三道四,不仅政府官员,而且不少研究机构和新闻媒体,都在散布这样一种言论:在争夺非洲资源的斗争中,中国已呈咄咄逼人之势。它们极力宣扬,中国同非洲国家发展关系就是为了石油,为了攫取非洲的能源,说什么中国这是在搞“新殖民主义”。对此,中国总理温家宝18日在非洲国家埃及访问期间表示:“新殖民主义”这顶帽子绝对扣不到中国的头上。中华民族懂得殖民主义给人民带来的苦痛,也深知要同殖民主义作斗争。我们长期以来之所以支持非洲民族解放和振兴,这是一个主要原因。
《环球时报》,2006年6月22
材料2
新中国成立和非洲国家独立开创了中非关系新纪元。半个多世纪以来,双方政治关系密切,高层互访不断,人员往来频繁,经贸关系发展迅速,其他领域的合作富有成效,在国际事务中的磋商与协调日益加强。中国向非洲国家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援助,非洲国家也给予中国诸多有力的支持。......中国对非政策的总体原则和目标是:
——真诚友好,平等相待。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尊重非洲国家自主选择发展道路,支持非洲国家联合自强。
——互利互惠,共同繁荣。支持非洲国家发展经济、建设国家,同非洲国家开展形式多样的经贸及社会发展领域的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加强与非洲在联合国等多边机制内的合作,支持彼此正当要求与合理主张;继续推动国际社会重视非洲的和平与发展。
——相互学习,共谋发展。相互学习借鉴治国理政和发展的经验,加强科教文卫领域的交流合作,支持非洲国家加强能力建设,共同探索可持续发展之路。
——摘自《中国对非洲政策文件》
结合材料1和材料2分析我国对非洲的政策,并评析西方国家指责我国在非洲进行所谓“新殖民主义”的观点。
选做题Ⅱ: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1
有很多人把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看作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中的两个不同的阶段,认为经济区域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一种过渡或局部表现,世界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最高阶段。这种论点是不科学的,因为它混淆了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之间的本质区别。
《人民日报》2005年7月26日
材料2
就联合的广度而言,欧盟成功地开创了跨国合作的经济政治联盟的先河,包括的成员国众多。欧盟是一个超国家的组织,既有国际组织的属性,又有联邦的特征。欧盟成功的区域政策是实现合作的基础,区域政策尽可能明确地界定区域问题与问题区域,把广大的区域联系在一起。其次,区域政策有明确的总体目标:致力于通过实施积极的区域政策以达到缩小区域间差距的目的,使欧盟范围内不同区域达到最大程度的聚合。这一切都为解决区域不平等问题和实现广大地区真正的联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人民网》2005年10月27
材料3
截至2004年5月底,中国已在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投资设立了7178家非金融类企业,协议投资总额为350亿美元;累计在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订承包工程合同,涉及金额1200多亿美元,完成营业额880多亿美元;签订劳务合作合同额近310亿美元,完成营业额250多亿美元,外派劳务280万人次。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领域已从昔日的贸易、航运、餐饮等逐步拓展到生产加工、资源开发、工程承包、农业合作、研究开发等众多领域;对外投资的方式也由早期的办“窗口”发展到投资办厂带动国产设备材料出口、跨国并购、股权置换、境外上市、设立研发中心、创办工业园等多种形式。
《国际经济合作》2005年第3期
请回答:
(1)运用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原理,分析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
(2)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如何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10分]
解析:
选做题
  选做题Ⅰ【答 案要点】
  (1)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加强和巩固同非洲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始终是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外交政策的立足点之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就一直重视加强和发展与非洲国家的关系:政治上,中国支持非洲国家的民族解放斗争,尊重非洲人民的道路选择,在国际事务中加强协商,发展平等、友好的关系;经济上,中国政府对非洲国家进行了力所能及的援助。
近年来,随着中非长期稳定、平等互利的新型伙伴关系的建立,中非关系得到提升,今年中国政府发表《中国对非洲政策文件》指出,中国愿与非洲建立和发展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化上交流互鉴的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建立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是中非共同利益所在。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不针对任何第三国,也不会损害他国利益,其建立和发展有利于国际关系民主化,有利于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2)“新殖民主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其经济优势对非西方国家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侵略(必要时也使用军事手段),把已取得政治独立的国家置于它们的控制之下的一种侵略政策和手段。中国与非洲国家之间建立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是中非长期友好的必然结果,也是双方在新形势下加强全面合作的战略选择。历史上对非洲国家实施殖民统治、掠夺非洲资源的不是中国,而是西方列强。中国与非洲国家间没有任何历史纠葛,没有根本利害冲突,合作基础广泛坚实。不论中国对非洲的援助、投资,还是开展合作项目,都是主权国家之间的正常经贸活动,是平等互利的商贸往来,有利于促进各自的发展,特别是有利于提高非洲自身的发展能力,减少和消除非洲的贫困。西方国家对中国近年来提升与非洲国家的关系的做法进行“新殖民主义”的指责,实际上是把中国作为自己在非洲未来的竞争对手,离间中非关系,是其强权政治心态的反映。
  选做题Ⅱ【答 案要点】
  (1)根据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矛盾的双方既相互依存,又相互斗争,在相互依存的统一体中存在和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是矛盾的统一体,既有相互促进的一面,又有相互排斥的一面。从长远和整体来看,两者是并行不悖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区域经济的广泛开展必将进一步推动和促进经济全球化进程。
   (2)中国目前已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其必要性为,这是营造良好外贸环境的需要;也是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的需要;也是实行“走出去”的战略需要,以及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需要。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应着重于以下几个方面:立足周边,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照顾不同国家的发展水平;可采用边谈判、边建设的方式;还应注意体制的创新等。
1
1页,共37个题库
1页,共37个题库
轻速云给您提供更好的在线考试系统服务!
推荐
推荐题库
众多企事业单位的信赖之选
36万+企事业单位的共同选择
查看更多合作案例
众多企事业单位的信赖之选
开始使用轻速云组织培训考试
四步组织一场考试答题,一键搭建企业培训平台
免费使用 免费使用 预约演示
咨询热线
400-886-8169
周一到周日 8:00-22:00
©2023 轻速云 苏ICP备16049646号-1 轻速云科技提供专业的在线考试系统、在线培训系统
联系我们
客服热线客服热线:400-886-8169 | 周一至周日 8:00-22:00
©2023 轻速云 苏ICP备16049646号-1
轻速云科技提供专业的在线考试系统、在线培训系统
在线咨询 400-88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