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目下题库来源于互联网,轻速云承诺对于用户导入平台的题库是严格保密的,不会在此呈现!
轻速云给您提供更好的在线考试系统服务!
2015考研政治最新模拟题 第2套
1、【 单选题
对感觉是认识起点的观点 [1分]
唯物主义承认,唯心主义不承认
唯心主义承认,唯物主义不承认
辩证唯物主义承认,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不承认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可以承认
答案:
2、【 单选题
主体选择是指作为历史主体的人,从自身的需要和知识结构、经验、技能出发,根据历史的客观条件和发展趋势确定自己行为的方式和方向的行动。这种观点说明 [1分]
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必然否定历史决定论
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与承认历史决定论并不矛盾
任何一种社会制度的产生都根源于主体的选择
历史决定论是根本错误的
答案:
3、【 单选题
当代资 本 主 义发生新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是 [1分]
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
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力和利益斗争的作用
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 本 主 义产生了一定影响
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 本 主 义制度的改革
答案:
4、【 单选题
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特色内容是 [1分]
没收地主的土地归国家所有
没收地主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没收官僚资本归国家所有
保护民族工商业
答案:
5、【 单选题
“第三条道路”破产的标志是 [1分]
国 民 党发动内战
国 民 党取缔民盟
国 民 党破坏政协决议
国 民 党实行重点进攻
答案:
6、【 单选题
我党颁布的第一个土地法是 [1分]
《井冈山土地法》
《兴国土地法》
《中国土地法大纲》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答案:
7、【 单选题
人民政协的主题是 [1分]
团结和民主
政治协商
民主监督
参政议政
答案:
8、【 单选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 [1分]
社会主义荣辱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答案:
9、【 单选题
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问题的实质是 [1分]
阶级矛盾问题
阶级斗争问题
民族冲突问题
各族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具体的内部矛盾问题
答案:
10、【 单选题
下列关于爱情本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1分]
性爱把爱情与人世间的其他情感区别开来
理想是爱情成长的依据
责任赋予爱情更深刻的社会内涵
责任的担当,则使得爱情不是自私得占有对方的感情,而是自觉自愿地为所挚爱的人付出感情
答案:
11、【 单选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    )为核心,由行政法、民商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法律部门组成。 [1分]
宪法
马克思主义
党的领导
人民意志
答案:
12、【 单选题
下列哪项不属于我国刑罚制度 [1分]
拘役
逮捕
罚金
没收财产
答案:
13、【 单选题
2009年1月19日,西藏自治区九届人大二次会议决定,“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定为每年的 [1分]
1月19日
3月14日
3月28日
5月1日
答案:
14、【 单选题
2008年11月15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胡锦 涛出席会议并提出要对国际金融体系进行必要改革。改革应该坚持的方向是 [1分]
建立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金融新秩序
建立公平、平等、包容、有序的国际金融新秩序
建立公平、公正、共赢、有序的国际金融新秩序
建立公开、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金融新秩序
答案:
15、【 多选题
“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这些偶然性本身纳入总的发展过程中,……其中也包括一开始就站在运动最前面的那些人物的性格这样一种‘偶然情况'。”上述论断中指出 [2分]
历史是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统一
历史的发展过程纯粹是必然的
历史的必然性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
历史人物的性格这种偶然因素对历史发展有一定影响
答案:
16、【 多选题
下列例子中表现了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是 [2分]
麦株—麦粒—麦株
光的微粒说—光的波动说—光的波粒二像说
团结—批评—团结
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统一—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 裂—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统一
答案:
17、【 多选题
马克思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这体现出 [2分]
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是资本原始积累过程的基础
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进行残酷的殖民掠夺是资本原始积累的一个重要方式
资本原始积累的事实表明,资产阶级的发家史就是一部罪恶的掠夺史
资本原始积累主要是通过暴力手段进行的
答案:
18、【 多选题
我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两步走是指 [2分]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义革命
土地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
答案:
19、【 多选题
近代中国阶级构成是“两头小,中间大”,其中“中间大”是指 [2分]
无产阶级
农民阶级
小资产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
答案:
20、【 多选题
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有 [2分]
建立广泛统一战线
坚持革命武装斗争
加强党的建设
实行土地革命
答案:
21、【 多选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 [2分]
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答案:
22、【 多选题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 [2分]
化解个人风险,维护社会稳定;调整社会经济关系,维护社会公平
维持劳动力再生产,保证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
调节积累与消费关系;促进经济稳定发展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答案:
23、【 多选题
列宁说:“民主共和制是资 本 主 义所采用的最好的政治外壳”。这句话应理解为,民主共和制 [2分]
便于掩盖资产阶级的专政实质
有利于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
与资 本 主 义经济制度相适应
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资本 主 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答案:
24、【 多选题
在我国,下列关于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说法正确的是 [2分]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祖国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社会主义在中国,集中地代表着、体现着、实现着国家、民族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国的历史和现实都充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在当今中国,爱国主义首先就体现在对社会主义中国的热爱上,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坚持的立场和态度
答案:
25、【 多选题
下列有关道德的起源、内涵和功能说法正确的是 [2分]
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主观条件。
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客观条件。
道德评价是道德调节的主要形式
国家强制力不是道德调节所赖以发挥作用的主要力量
答案:
26、【 多选题
下列关于我国宪法所涉及公民基本权利的表述错误的是 [2分]
平等权指,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
政治自由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创作、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属于言论自由权
劳动权与教育权既是权利又是义务
答案:
27、【 多选题
导致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因素主要有 [2分]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跨国公司的发展
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
社会主义与资 本 主 义的进一步融合和同化
答案:
28、【 多选题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党和人民事业成败。必须在全党大力弘扬的作风是 [2分]
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
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大兴艰苦奋斗之风
大兴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
答案:
29、【 多选题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党面临的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这些考验是 [2分]
执政考验
改革开放考验
市场经济考验
外部环境考验
答案:
30、【 多选题
2009年9月2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国家主席胡 锦 涛出席峰会并发表了题为《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重要讲话指出,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紧迫而又长期的任务,事关人类生存环境和各国发展前途,需要各国进行不懈努力。当前,我们在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应该坚持以下几点 [2分]
履行各自责任是核心
实现互利共赢是目标
促进共同发展是基础
确保资金技术是关键
答案:
31、【 简答题
阅读材料:
材料1
600 多年前,明朝一位名叫万户的官员两手各持一只大风筝,将自己绑在椅子上,椅背上绑着49枚自制“火箭”,点燃后冲天而起,不久“飞鸟”翻滚摔在山脚下••••••万户虽然被摔得粉身碎骨,但他却成就了开天辟地的壮举----人类文明史上的第一次“飞天”尝试。
材料2
人类“航天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曾说过:“人类不会永远留在地球这个摇篮里。”
材料3
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奔月梦想终于实现。2007年10月24日下午6时,中国首个探月卫星“嫦娥一号”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奔向月球。
请回答:
(1)材料1、材料2、材料3共同说明了哪些哲学道理?
(2)依据三个材料说明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
(3)如何正确处理科学技术与价值的矛盾? [10分]
解析:
【答案要点】(1)材料1、材料2、材料3共同说明了:①人类有能力认识无限发展着的客观世界。②人类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人类改造世界的伟大力量。③客观存在着的“自在自然”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日益转化为“人化自然”。④人类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超越自我,实现进入太空的梦想。
(2)①科学技术是历史上对社会发展起巨大推动作用的进步力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有力杠杆。②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和现实的生产力,为人类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③在当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④科学技术的发展影响着社会生产者的方方面面,并通过解放人们的思想、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推动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等表现出来,否定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是违背历史发展规律的。
(3)在发展先进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必须坚持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坚持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正确处理科技与价值的矛盾,把科学的发展与人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发展、环境的发展统一起来,只有在科学、社会、人的相互的作用的系统中,才能全面发挥科学技术作用。
32、【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18世纪中叶的技术革命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实现了从手工业到机器大工业的转变。19世纪70年代的技术革命,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70~8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类进入了电子时代。仅仅是进入21世纪的几年时间内,世界科技领域捷报频传。信息技术在全球经济生活中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凸显,因特网的全球覆盖面积越来越大,“数字地球”正悄然成型,人类基因组序列工作框架图绘制成功,纳米技术有了新的突破。
材料2
现在,在欧美和日本等先进国家中与信息产业相关的产值已超过了GNP的50%。国际数据公司 (IDC)的研究报告显示,财富500强企业中,信息技术投资超过生产设备投资的企业达65%。尤其是美国,信息经济发展十分迅速,美国2/3的工人从事与信息有关的工作。
材料3
20世纪90年代,在主要发达资 本 主 义国家中,科技因素在经济增长中所占份额已经上升到70%以上,其中教育和培训的份额占20%左右。
材料4
2000年,我国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才为3816万人,数量居世界第二位,但仅占25岁~64岁人口总数的5%左右,而美国为35%(近5000万人),日本为31%,韩国也达到23%。 2000年底,我国专业技术人才为4100万人,但高层次人才仅占总人数的5 5%,优秀学科带头人严重缺乏,缺少能够跻身世界科技前沿、参与国际竞争的学科带头人。
我国软件人才约17万人,仅为美国的二十几分之一,集成电路设计人才约4000人,仅为美国的1%。我国数控机床高级操作工短缺60万人,软件产业高级技工缺口42万人。
材料5
在发达国家,高级技工占技术工人的35%,中级技工占50%以上,初级技工占15%。目前我国城镇1 4亿职工中,技术工人只占一半,其中初级工占60%,中级工占35%,高级工仅占5%,而且年龄偏高,青黄不接。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1、材料2、材料3反映出的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如何认
识这些特点?
(2)结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原理正确认识当代发达资 本 主 义国家经济和科技的优势。
(3)上述材料4、材料5说明了什么问题?如何正确认识和解决这些问题? [10分]
解析:
【答案要点】
(1)题中材料1、材料2、材料3反映出:当今世界经济的主要特点是,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新科技革命的影响加深;经济信息化加速发展。当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并向现实生产力迅速转化,愈益成为现代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和最主要的推动力量。它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整个生产力系统的升级换代,而且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经济、社会和精神生活。新科技革命不仅对世界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意义,而且更新了国家实力的内涵,引起了国际间实力对比的新变化,对国家主权的行使与范围提出了挑战,引发了世界军事的新一轮变革,改变了国际斗争的形式和内容,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正因为新科技革命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所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能在21世纪的竞争中占据有利的地位,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大国都不约而同地提出了本国发展科学技术的报告和计划,相继调整科技战略和政策,从而使科技竞争日趋激烈。
(2)发达资 本 主 义国家在经济和科技方面的优势,并不意味着资 本 主 义国家的矛盾就此消失,资本 主 义将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从根本上说,资 本 主 义私有制同以机器大工业和现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先进生产力是不相适应的。从长远来看,其经济与科技方面的优势不仅不能最终解决资本 主 义的内在矛盾,而且还会使这些矛盾深化,进而导致资 本 主 义更大的危机。这些矛盾现实表现为:①社会不公程度越来越大。②南北差距不断扩大。③资源和财富的极大浪费。
(3)题中材料4、材料5说明发达资 本 主 义国家在技术上占绝对优势,而我国在这方面处于劣势,社会主义只有充分吸收、利用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不断参与国际合作,才能最终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当前,我们要充分利用资本 主 义科技和经济成果,发挥我们的后发优势,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经济和科技实力。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是要坚持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深化科技教育体制改革,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和国民整体素质。①营造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体制环境。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培养、吸引和用好各类人才。②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改革科技管理体制,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实现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③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33、【 简答题
分析毛泽东《论持久战》的内容及其意义。 [10分]
解析:
【答案要点】
一、全面抗战爆发后面对“亡国论”和“速胜论”论调,毛泽东于1938年发表《论持久战》,阐明持久抗战总方针:
(一)毛泽东指出中日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和帝国主义日本之间在20世纪30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战争,全部问题根据就在这里。
(二)毛泽东指出中日双方存在互相矛盾四个特点: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敌寡助我多助。1.日本是强国,中国是弱国,强国弱国对比,决定抗日战争只能是持久战。2.日本是小国,发动的是退步的、野蛮的侵略战争,在国际上失道寡助;而中国是大国,进行的是进步的、正义的反侵略战争,在国际上得道多助。中国已经有了代表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政治上成熟的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和抗日根据地,因此最后胜利属于中国。
(三)毛泽东科学预测了抗战发展进程: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其中战略相持阶段是抗战取得最后胜利的最关键阶段。
(四)毛泽东阐明人民战争是争取抗战胜利唯一正确道路:1.“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2.“兵民是胜利之本。”
(五)毛泽东阐明了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二、毛泽东的持久战战略思想,抓住了中日战争发生的时代特点和战争性质,揭示了抗战发展规律和坚持抗战、争取抗战胜利必须实行的战略方针,对全国抗战起了积极作用。
34、【 简答题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中 共中央总书记胡 锦 涛同中国国 民 党主席吴伯雄举行会谈。胡 锦 涛强调,实践证明,改善和发展两岸关系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促进了台海地区和平稳定,受到国际社会广泛欢迎和支持。推动两岸关系在新的起点上向前发展,需要我们站在全民族发展的高度,审视世界发展潮流,看清两岸关系发展趋势,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坚持正确方向,拓宽前进道路,不断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吴伯雄表示,双方政治互信的基础就是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多数台湾人民都感受到了两岸交流与协商带来的正面效应,从而更加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摘自《 人民日报 》( 2009年5月27日 01 版)
材料2
1979年元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示了争取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两岸关系发展由此揭开新的历史篇章。《告台湾同胞书》明确提出,实现中国的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一定要考虑现实情况,完成祖国统一的大业,在解决统一问题时尊重台湾现状和台湾各界人士的意见,采取合情合理的政策和办法,不使台湾人民蒙受损失。《告台湾同胞书》明确提出,我们寄希望于台湾人民,也寄希望于台湾当局。《告台湾同胞书》明确倡议,通过商谈结束台湾海峡军事对峙状态,撤除阻隔两岸同胞交往的藩篱,推动自由往来,实现通航、通邮、通商,开展经济文化交流。《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标志着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理论和实践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摘自胡 锦 涛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2008年12月31日)
《告台湾同胞书》发表以来,在两岸同胞和各界人士共同努力下,两岸关系发生重大变化。1987年底,两岸同胞长期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同胞交往日益密切,两岸经济合作蓬勃发展,形成互补互利的格局。1992年,两岸达成“九二共识”,双方在此基础上举行首次“汪辜会谈”。2005年,国共两党领导人实现历史性会谈,达成“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今年3月,台湾局势发生积极变化,两岸关系迎来难得历史机遇。5月以来,本着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的精神,两岸协商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得到恢复并取得重要成果,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迈出历史性步伐。双方妥善处理一系列问题,保持两岸关系改善和发展势头,推动两岸关系展现出和平发展的前景。今天,两岸同胞往来之频繁、经济联系之密切、文化交流之活跃、共同利益之广泛是前所未有的。中国人民维护台海和平、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事业日益赢得国际社会理解和支持,世界各国普遍承认一个中国的格局不断巩固和发展。
——摘自胡 锦 涛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2008年12月31日)
材料4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两岸关系历经风雨坎坷,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顾近代民族之艰难奋斗历程,展望未来民族之光明发展前景,我们应该登高望远、审时度势,本着对历史、对人民负责的态度,站在全民族发展的高度,以更远大的目光、更丰富的智慧、更坚毅的勇气、更务实的思路,认真思考和务实解决两岸关系发展的重大问题。
——摘自胡 锦 涛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2008年12月31日)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30年来两岸关系发展的实践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2)材料4说我们应该“认真思考和务实解决两岸关系发展的重大问题”,如何务实解决两岸关系发展的重大问题?
(3)分析一个中国原则的根据,并结合当前两岸政治、经济实际说明只有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才能实现和平统一。 [10分]
解析:
【答案要点】
(1)30年来两岸关系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最重要的是要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和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 裂活动决不妥协,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真诚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台海地区谋和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
3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我们制定和实施的对台工作大政方针,顺应了时代潮流和历史趋势,把握了民族根本利益和国家核心利益,体现了尊重历史、尊重现实、尊重人民愿望的实事求是精神,反映了对两岸关系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从而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我们要继续长期坚持和全面贯彻这些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大政方针,继续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进程不断向前迈进。
3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祖国大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巨大进步,是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雄厚基础和可靠保障,决定了两岸关系的基本格局和发展方向。
3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海峡两岸中国人有能力、有智慧把两岸关系的前途掌握在自己手中,通过交流合作增进感情融合、增加共同利益,通过协商谈判积累共识、减少分歧,循序渐进解决问题。
30年的实践还充分证明,“台 独”分 裂势力及其分 裂活动违背两岸同胞共同利益,损害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拂逆中国发展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是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最大威胁,必然遭到两岸同胞共同反对。任何人、任何势力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的企图都是注定要失败的。
(2)解决台湾问题的核心是实现祖国统一,目的是维护和确保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追求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的幸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华民族根本利益,也符合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时代潮流。我们一定要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祖国和平统一。首先要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这有利于两岸同胞加强交流合作、融洽感情,有利于两岸积累互信、解决争议,有利于两岸经济共同发展、共同繁荣,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为此,我们要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积极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全民族的团结、和谐、昌盛。我们应该把坚持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作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把深化交流合作、推进协商谈判作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途径,把促进两岸同胞团结奋斗作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强大动力,携手共进,戮力同心,努力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
第一、恪守一个中国,增进政治互信。第二、推进经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第三、弘扬中华文化,加强精神纽带。第四、加强人员往来,扩大各界交流。第五、维护国家主权,协商涉外事务。第六、结束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
两岸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尽管前进道路上还会出现困难和阻碍,但只要我们坚定信心、不懈努力,紧紧依靠两岸同胞,就一定能够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锦绣前程。
(3)一个中国原则的根据。历史上,台湾历来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理论上,国际法认为,国家主权不可分割,领土是国家行使主权的空间,领土的分割,标志着主权的分割或丧失。法理上,1945年《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确认中国对台湾的主权,中国并在1945年10月25日收复了台湾。事实上,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已被国际社会所公认。
当前两岸的政治、经济实际表明,只有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才能实现和平统一。
第一,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遗留下来的问题。迄今,两岸敌对状态并未正式结束。为了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为了实现两岸统一,中国政府有权采用任何必要的手段。采用和平的方式,有利于两岸社会的共同发展,有利于两岸同胞感情的融合和团结,是最好的方式。
第二,中国政府于1979年宣布实行和平统一的方针时,是基于一个前提,即当时的台湾当局坚持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同时,中国政府考虑到长期支持台湾当局的美国政府承认了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这也有利于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第三,中国政府在实行和平统一方针的同时,始终表明,以何种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并无义务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决不是针对台湾同胞的,而是针对制造“台湾独立”的图谋和干涉中国统一的外国势力,是为争取实现和平统一提供必要的保障。采用武力的方式,将是最后不得已而被迫做出的选择。
第四,对台湾而言,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标志着承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不可分割,使两岸双方有了共同的基础和前提,两岸双方可以通过平等协商,找到解决政治分歧的办法,实现和平统一。如果否认一个中国的原则,图谋将台湾从中国领土中分割出去,那就使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不复存在。
第五,对美国而言,承诺奉行一个中国政策,就要切实执行中美两国政府之间的三个公报和美方的一系列承诺,应当只与台湾保持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的关系,反对所谓“台湾独立”、“两个中国”、“一中一台”,不阻挠中国的统一。反之,就破坏了中国政府争取和平统一的外部条件。
35、【 简答题
材料
1997年召开的中 共十五大,将“依法治国”确立为治国基本方略,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2007年召开的中 共十七大,明确提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并对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
请回答:
1.“法治”与“法制”的区别。
2.依法治国的含义及其主要任务。
3.法律思维方式的特征是什么? [10分]
解析:
【答案要点】1、“法治”是一种治理社会的理论、原则、理念和方法,是一种社会意识;而法制则是“法律制度”的简称,是一种社会制度。只要有法律和法规存在就有法律制度存在,但不一定就是实行法治。强调依法治国,是法治的本质特征之一。
2、所谓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主要任务有: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提高党依法执政的水平,建立社会主义法治政府,健全司法体制与制度,完善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培植社会主义新型法律文化
3、法律思维方式特注是:讲法律、讲证据、讲程序、讲法理;培养法律思维方式的方法有:掌握法律知识、掌握法律方法、参与法律实践。
1
1页,共35个题库
1页,共35个题库
轻速云给您提供更好的在线考试系统服务!
推荐
推荐题库
众多企事业单位的信赖之选
36万+企事业单位的共同选择
查看更多合作案例
众多企事业单位的信赖之选
开始使用轻速云组织培训考试
四步组织一场考试答题,一键搭建企业培训平台
免费使用 免费使用 预约演示
咨询热线
400-886-8169
周一到周日 8:00-22:00
©2023 轻速云 苏ICP备16049646号-1 轻速云科技提供专业的在线考试系统、在线培训系统
联系我们
客服热线客服热线:400-886-8169 | 周一至周日 8:00-22:00
©2023 轻速云 苏ICP备16049646号-1
轻速云科技提供专业的在线考试系统、在线培训系统
在线咨询 400-88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