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目下题库来源于互联网,轻速云承诺对于用户导入平台的题库是严格保密的,不会在此呈现!
轻速云给您提供更好的在线考试系统服务!
南京大学200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试题
1、【 简答题
根据公司治理结构的一般理论分析我国国有企业应如何进行制度创新? [25分]
解析:
(1)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与关键。现代公司最基本的特点,一是多个出资者共同出资,形成公司的法人财产,股东对公司债务所负责任只以其投入企业的股本金为限;二是所有者与经营者分离,公司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由职业经理负责。因此,现代公司必须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通过内部各种权力的合理配置与有效行使,确保企业资产的安全,实现出资者(股东)利益的最大化。现代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基本原则是分权制衡。目前我国多数国有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不规范,董事会、监事会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制衡机制不健全,造成一方面企业经营者的生产经营权未能真正落实,另一方面对企业经营者的行为缺乏有效监督,出现比较严重的“内部人控制”问题。
(2)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对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全国进入了通过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新阶段。各大企业纷纷进行大规模的并购重组,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和股份制。各大企业高度重视战略资源控制和在高端上建立战略联盟,高度重视资产经营和资本运作。首钢作为大型企业集团,面临着新的压力和挑战,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必须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打破常规,加大改革力度,推进制度创新,构筑起促进企业发展的新体制、新机制。根据公司治理结构理论,我国国有企业进行制度创新要重点做好以下改革工作。
企业制度是企业的最为关键的问题,核心竞争力的形成首先是所谓企业制度的创新。在企业制度创新上,都涉及到企业制度的三个方面:一是企业产权制度,二是企业的治理结构,三是企业的管理制度。这也是企业制度的最主要内容。根据公司治理结构理论,我国国有企业进行制度创新要重点做好以下改革工作。
①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进行资源整合,资产重组,推动国有资本向优势产业流动.②要大力发展具有高新技术含量和竞争能力的优势产业,改变一些子公司在企业组织结构和发展项目上散、弱、小的问题。首钢对集团内部一些单位进行了资产重组的初步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要采取更大的动作,推进资产流动和资源整合,加大集团内部企业优胜劣汰、集团内外企业兼并重组、联合的力度,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③改革投融资体制,加强资本运营,提高投资决策和投资管理水平《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为企业开展资本运营提供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考验。首钢要统筹系统地研究现在和未来的资本运作方案。今年要对银行、保险等金融类投资业务进行整合,成立金融控股公司。要成立多元投资主体的投资公司。要更加广泛地利用一切社会资源,与大企业组建资本和资源的战略联盟,拓展首钢的发展空间。集中资金投资核心产业和优势产业,避免分散投资。加强重大投资项目的论证调研,强化投资回报责任,保证投资决策的科学高效。④完善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当前中国的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正处在建立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历史过程中。对这一过程的考察可以反映出在理论认识和实际运行中存在着一些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总的来看,中国公司治理结构的建立和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自身和市场的自发认识上反映了传统的等级观念对人们的影响仍然很重,而现代企业制度中的制衡思想尚不能被理解和接受。基于这样一种认识,我们的干部管理部门在对待人与制度、“一把手”与班子的关系中也存在重前者轻后者的问题,如:“一把手是关键”,“政治路线确定后,干部是决定因素”,实际上成为我们干部管理部门的一种指导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人无论是作为一种资源还是资本的地位的重要意义是无庸质疑的,企业的主要领导人对企业的成败兴衰所起的作用更是显而易见的。但制度(班子也是一种制度)是一个更为基础的因素,制度是由人来设计、实施、维护的,但制度一旦形成即对人的行为产生规范和约束,由此减少了人的因素中的不确定性和各种风险。同时制度也为人充分发挥才智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为人与人之间的协调、合作创造了更好条件。这就是经济学中所讲的“制度的扩展”作用。用小平同志的话讲:“一个好的制度可以约束坏人,一个坏的制度可以使好人变坏。”因而在重视人、重视企业主要领导人的同时应把制度的建立、实施、维护、完善作为一项更为重要、更为基础的工作。 从实际讲,对企业“一把手”问题认识上的混乱会导致公司治理结构制衡功能的变型。围绕着“谁大”、“谁是一把手”还诱发了企业内部权力争夺和“权力寻租”,破坏了制度的权威性,削弱了组织控制的能力。这在实际中已成为具有一定普遍性的问题。
公司治理结构的设立是希望在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的同时约束经营者背离所有者的行为。代理人的存在是一个给定的前提,针对这一问题有关的制度安排只能起到制约和改善作用,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给予经营者期权或由经营者直接持股只是一种激励机制,一些人认为这一安排可以实现经营者和所有者的利益一致是一种错误的认识。
国有企业在进行产权制度改革的同时,要规范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和权利。多元投资的企业,要重点抓好董事会的健全和完善,解决董事会与经理层人员高度重叠的问题,探索试行外派董事和独立董事制度。修订完善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的议事制度,保证决策的高效、科学和规范。完善监事会和审计工作,提高运营管理的真实性和透明性。⑤建立授权经营责任制,搞好集团化运营管理工作明确产权归属,今年要基本完成集团子公司、独立厂的产权界定工作,进一步明确集团母子公司之间的权利和责任。建立和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对子公司和独立厂经营者实施新的绩效评价体系。继续推进以财务为中心的管理体制改革,完善财务人员委派制和派驻制,对钢铁主流程财务实行集中一贯制管理;大力推进管理信息化建设,完成钢铁主流程ERP一期工程建设,全面提高管理水平。⑥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区别不同情况,改革和完善对集团各单位的考核分配办法。在改制企业,研究试行经营者和高级技术人员、高级管理人员的股份期权激励办法和养老金激励等长效激励办法。⑦加大减员增效和再就业工作力度多渠道分流安置富余人员,把减员增效与优化人力资源结构结合起来,与优化产业结构结合起来,整体优化、全面推进。我们要按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要求,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不断总结经验,大力推进企业制度创新,促进企业快速健康发展。
2、【 简答题
怎样理解管理活动也创造价值? [10分]
解析:
(1)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劳动的界定是这样讲的:"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他又说:"一切劳动,从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作为相同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的价值。一切劳动,从另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的耗费,作为具体的有用的劳动,它生产使用价值。"与马克思所处的历史时代相比,今天的人类劳动在劳动形式、劳动产品、劳动效率以及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劳动目的、劳动关系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
随着生产社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的劳动分工也越来越多样化。生产日益突破单个工人的局限,由许多的劳动者分工合作来共同完成生产过程,已成为当今生产发展的基本状况。这样,在生产过程中价值的创造也突破了单个劳动者的局限,是由“总体工人”共同创造价值。并且,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这种“总体工人”的范围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特别是科技劳动、管理劳动与直接生产劳动的分离,把创造价值的劳动只是局限在直接生产工人的认识表现出了明显的不足。从“总体工人”的角度来认识价值创造的问题,实际上也就是要我们把创造价值的劳动从企业内部向企业外部拓展。在今天,创造价值的劳动无论从形式上看,还是从内容上看,都要比以前丰富得多。
(2)所以说在今天管理活动也时一种劳动,而且是一种复杂劳动,和科技劳动一样是创造价值发的。而且通常这些劳动在相同的劳动时间内创造的价值量要多于直接生产劳动创造的价值量。这就要求我么不仅要深化对劳动创造价值的认识,而且在当今社会还要更加重视科技劳动和管理劳动,因为这才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3)管理活动虽然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但却创造的非物质形态的财富,这是这些非物质形态的财富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全面进步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这部分创造精神财富的劳动也同创造物质财富的劳动一样,都是创造价值的劳动。因此,在今天,不能再把创造价值的劳动仅仅局限于物质生产领域,必须把非物质生产领域中创造精神财富的劳动也视为创造价值的劳动。这实际上是要我们根据社会发展的变化,把创造价值的劳动从物质生产领域向一些非物质生产领域拓展。今天,从生产资料的配送、生产过程的管理到生产产品的营销,已在计算机网支持下,跨越了障碍,形成全球化规模。管理要求提高,管理环节复杂,管理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迅速增长。
3、【 简答题
马克思分析的劳动工具,大机器生产对生产力、对劳动价值的作用有无现代意义? [25分]
解析: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随时代发展而发展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科学。《讲话》指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的理论,揭示了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这里所说的“当时”,不是说劳动价值理论只适用于马克思生活的那个时期,今天已经过时了;而是说从马克思、恩格斯到列宁再到斯大林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根据他们“当时”所处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发展的不同时期的新情况、新特点,运用和发展劳动价值论,揭示“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我们同样要运用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结合现今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新情况,做出符合时代特征的新的解释。
马克思分析的劳动工具大机器生产不仅真实地反映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技术特征,透过经济现象的分析逐渐深入到资本主义的内部以揭露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而且这种对生产工具尤其是机器大生产的分析对当今生产力、对劳动价值的分析仍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从对生产力的作用角度分析
(1)生产工具的变革是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无论是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时期还是当今竞争更为激烈的市场经济时代,生产工具的变革和生产技术的进步对生产力的巨大推动作用都是毋庸置疑的,生产工具的变革始终是生产力进步的主要标志。马克思从对劳动工具分析中,不仅看到劳动工具对资本主义生产的顺利进行的必要性,更透过经济现象分析出生产工具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作用,而且得出一个经济规律即生产工具的变革是生产力进步的主要标志。这个规律对当今社会的市场经济依然适用,在激烈的竞争形势下,各个部门、各个企业都竞相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提高技术水平,以增强产品的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率。
(2)马克思通过生产工具分析生产力是和分析生产关系结合在一起的。这种分析方法对当今社会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马克思不是单纯的对生产工具进行分析,在这种分析过程中,他不仅分析了资本主义的社会生产力,而且透过经济现象分析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剥削的实质。而且揭露了另一个经济规律即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这种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有机结合的分析方法对当今社会我们对经济现象的分析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一定不能只求生产的发展而忽视其他方面例如生态环境的破坏,发展生产力应该站在整个社会的角度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实现社会经济健康、稳定、协调和平衡发展。
从对劳动价值的作用角度分析
(1)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面对的新情况。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尤其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新的现象。面对新的情况,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包括劳动价值理论也必然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
首先,我们今天研究和认识劳动价值理论的出发点发生了变化。马克思研究劳动价值理论是要通过对价值源泉的分析,为创立剩余价值理论奠定基础,最终揭示资本对劳动剥削的秘密,深刻认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和历史局限性,从而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强大的思想武器。我们今天研究劳动价值理论,是要更科学地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各种经济关系,为制定各项改革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并在深化认识的基础上更好地处理各种经济问题。
其次,我们今天研究和认识劳动价值理论所处的经济环境发生了变化。马克思是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如机器大生产阶段来研究劳动价值理论的,是在劳动与资本相对立的环境中来分析价值问题的。我们今天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来研究劳动价值理论,总的说,人与人之间不再是对立的经济关系。我们是在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但同时又存在着多种经济成分的经济环境下来研究价值问题的。对价值问题的研究是为了使我们的改革和各项措施更好地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再次,我们今天研究和认识劳动价值理论所具有的生产力基础发生了变化。马克思当时研究劳动价值理论,生产的社会化和劳动分工还处在机器大工业时代,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在这一生产力水平下,对许多问题的认识还不可能是非常充分的。我们今天是在生产高度社会化,劳动分工有了深刻变化的条件下进一步深化对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在这样的生产力水平下,对许多问题的认识要深刻得多。我们应该以更宽广的视野来研究。
(2)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研究和认识。与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有所不同,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必须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重点是要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研究和认识。这种深化研究和认识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要拓展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种类的认识。随着生产社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的劳动分工也越来越多样化。生产日益突破单个工人的局限,由许多的劳动者分工合作来共同完成生产过程,已成为当今生产发展的基本状况。这样,在生产过程中价值的创造也突破了单个劳动者的局限,是由“总体工人”共同创造价值。并且,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这种“总体工人”的范围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特别是科技劳动、管理劳动与直接生产劳动的分离,把创造价值的劳动只是局限在直接生产工人的认识表现出了明显的不足。从“总体工人”的角度来认识价值创造的问题,实际上也就是要我们把创造价值的劳动从企业内部向企业外部拓展。在今天,创造价值的劳动无论从形式上看,还是从内容上看,都要比以前丰富得多。
二是要拓展创造价值的领域。价值是与财富联系在一起的。今天,不仅财富的数量迅速增长,而且财富的存在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在物质财富迅速增加的同时,精神财富也以更快的速度增长。特别是科技劳动创造的非物质形态的财富,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全面进步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这部分创造精神财富的劳动也同创造物质财富的劳动一样,都是创造价值的劳动。因此,在今天,不能再把创造价值的劳动仅仅局限于物质生产领域,必须把非物质生产领域中创造精神财富的劳动也视为创造价值的劳动。这实际上是要我们根据社会发展的变化,把创造价值的劳动从物质生产领域向一些非物质生产领域拓展。
4、【 简答题
货币天然是金银,金银天然不是货币。 [12分]
解析:
货币是从商品世界里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从货币的产生过程来看,金银最初也只是一种商品,具有使用家合资和价值,并非天然就是货币。只有当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金银才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从而成为货币。
一般等价物究竟固定在哪一种商品上,最初是偶然的。但总的说来,有两种情况起着决定的作用,即或是固定在最重要的外来交换物品上,或是固定在本地可让渡的财产的主要形式(某使用物品)上。在历史上有很多商品,如牲畜、盐、毛皮、贝壳、绸布等,都充当过最初的货币商品,最后才固定在贵金属(金、银)上。也只是从贵金属成为货币商品时起,货币形式才真正同一般等价形式区别开来。,
金银之所以能最终夺得货币商品的特权地位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在于它的天然特性是最适合充当货币的材料。金银具有价值、成色比较均匀、易于分割、便于携带和保存等特点,是最适宜充当货币的材料。由于金银具有这些特性,当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逐渐固定在金银上,金银成了货币商品,成了货币。因此,货币天然石金银。
货币的起源表明,货币不外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贵金属只是在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中才成为货币,它一旦作为货币,就成了特殊商品。
5、【 简答题
从虚拟资本与实体资本的关系简析泡沫经济。 [10分]
解析:
(1)实体资本指的是资本经营者拥有的,因在创造和实现价值增殖的过程中能直接发生作用,从而能够带来价值增殖的价值实体。虚拟资本指的是资本所有者拥有的,在创造和实现价值增殖的过程中不直接发生作用,但因按约定依法拥有价值增殖索取权,从而能够分享价值增殖的可交易的资本价值凭证。
由于虚拟资本是基于现实资本产生的,是现实资本的派生形式,因此在虚、实资本的定性关系问题上,现实资本是第一性的,虚拟资本是第二性的,其中现实资本对虚拟资本具有基础性和内容性的决定作用,虚拟资本则对现实资本具有的派生性和形式性的反作用。虚、实资本的定性关系问题是调控社会总资本所面临的首要的基本问题。虚、实资本良性互动关系。一方面,现实资本的健康发展会促进虚拟资本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虚拟资本的健康发展反过来也会促进现实资本的健康发展。
(2)泡沫经济的形成与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泡沫经济是指一种或一系列资产在经历一个连续的涨价过程后,其市场价格远远高于实际价值的经济现象。在泡沫经济的形成过程中,开始的价格上升会使人们产生还要涨价的预期,于是又吸引了新的买主,这些新的买主一般只是想通过未来价格的提高牟取利润,并不关心这些资产本身的状况和盈利能力。当这种行为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时,社会资产所表现的账面价值远高于其实际价值,于是就形成一种所谓的“泡沫经济”。也即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偏离是泡沫经济形成的原因和前提。
“泡沫经济”一般通过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得以直观的反映。以日本为例,1986年初,日本的日经225股票指数为13 000点,到了1989年则上涨到39 000点;该年第四季度,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市价总值达到了600万亿日元,为日本当时的名义国民生产总值的1.5倍。同期日本房地产价格也急剧上涨1985年日本土地资产额为176万亿日元,1989年达到521万亿日元,4年间价格上升近2倍。
泡沫经济形成,对经济发展的危害是很大的。①泡沫经济影响国民经济的平衡运行,破坏国民经济的结构和比例。泡沫经济是由虚假的高盈利预期的投机带动起来的,并不是实际经济增长的结果。它的产生和形成使国民经济的总量虚假增长、结构扭曲。②价格总要回归价值,泡沫经济也总有破灭的一天。一旦泡沫破灭,在泡沫形成过程中发生的债权债务关系就难以理顺,形成信用危机,这将给国民经济的运行带来相当大的冲击和危害。以日本为例,泡沫经济崩溃后的第一大难题就是出现了金融机构大量的不良债权。经过五六年的消化,日本的银行至今还有30万亿日元的不良债权,这就像一颗定时炸弹,威胁着金融系统的安全。③上市公司也受到打击,股价下跌后,其筹资能力和偿债能力会大大削弱。④助长投机行为,并导致贫富两极分化。对股票或房地产的狂热投机行为,打击了实业投资者的积极性,同时加大了社会的两极化。
(3)虚拟经济并不等于泡沫经济。20世纪80年由于日本的经济过热,在90年代之后出现了经济萧条,许多人把日本90年代的股票热、房地产热称为“泡沫经济”。近两年来美国人斯达克市场的大幅波动,也被为“泡沫经济”,甚至有人把“虚拟经济”看成是“泡沫经济”。其实,金融市场是现代经济的产物,它是客观存在的,有的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出了问题,这并不等于金融市场本身就是“泡沫经济”。绝对没有泡沫的金融市场是不存在的,但是有泡沫不等于“泡沫经济”,说到底仍然是“度”的问题,但是从现实来看,把握“度”,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
6、【 简答题
资本集中 [5分]
解析:
指已经形成的各个资本的合并。它是通过大资本吞并小资本,或许多小资本联合成少数大资本而实现的个别资本的迅速增大。资本集中不会引起社会资本的增大,也不受社会财富增加量的限制。资本集中最强有力的杠杆是竞争和信用。它们可以使资本迅速增大。 3.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或买进政府债券,以调节货币供应量一种政策行为。一般原则是,当经济处于过热时,中央银行卖出政府债券回笼货币,使货币流通量减少,导致利息率上升,从而促使投资减少,最终达到压缩社会总需求的目的。当然,卖出政府债券的结果,同时也会导致债券价格下跌,并由此引起利息率上升,这同样可以使投资减少,达到压缩社会总需求的目的。当经济处于增长速度过慢、投资锐减的不景气状态时,中央银行又可通过买进政府债券,把货币投放市场,使流通中的货币量增大,促使利息率下降,从而刺激投资增加,使总需求扩大。中央银行在买进政府债券的同时,将导致债券价格上涨,利息率下跌,这也可促使投资增多,同样可以达到刺激总需求扩大的目的。4.二元经济:指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包括“现代的”与“传统的”两个部门。是西方发展经济学在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时所揭示的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现代部门依靠自身的高额利润和资本积累,从传统部门获得廉价劳动力而不断发展,并且不断通过对传统部门的影响,促使传统部门向现代部门转化;发展中国家经济则通过现代部门比传统部门有较大增长而不断发展。二元经济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一种现象和趋势。
7、【 简答题
资本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又不能不从流通中产生,它必然既在流通中又不在流通中产生。 [13分]
解析:
资本是指能够在运动中自行增值的价值。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这种自行增值表现为获取剩余价值。它是通过物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而在运动中使其自身的价值不断增值,则构成了资本最一般的属性和特征。所以此观点也可以表述为:剩余价值不能从流通领域产生,又不能不从流通领域产生,它必然既在流通中又不在流通中产生。
(1)资本不能在流通中产生,即剩余价值不在流通中产生。资本主义生产是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商品生产,其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另一方面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为了说明剩余价值是如何产生的,让我们首先把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作为价值形成过程来考察。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用具体劳动改变劳动对象的物质形态,生产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并把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商品中去;同时,劳动者的劳动作为抽象劳动,又形成商品的新价值。如果形成的新价值恰好等于资本家支付的劳动力价值,那么在商品价值中,就只有转移的生产资料价值和劳动者新创造的等于劳动力价值的新价值,而没有剩余价值。但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这种不赚钱的买卖资本家是断然不能接受的。
那么,价值形成过程是如何变成了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呢?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就是雇佣工人的活劳动所创造的新价值等于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所以,价值增殖过程,就是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新价值的形成过程。实际上,雇佣工人的劳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必要劳动时间,用于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时间,用于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因此,剩余价值就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支出的剩余劳动的凝结。所以,剩余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工人的剩余劳动生产的,即剩余价值的产生是在生产领域。在商品流通过程中,无论是等价物交换,还是不等价物交换,都不能产生剩余价值。
(2)资本又只能在流通中实现,即剩余价值的实现是在流通领域。只有包含剩余价值的产品在流通中卖出,产品的价值才得以实现。这个时候,生产商品的剩余价值随价值的实现而得到实现。另一方面,剩余价值的生产离不开流通过程,即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为剩余价值生产做准备。所以剩余价值不能不从流通中产生。
货币到资本的转化,必须在流通领域中,又必须不在流通领域中,这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的矛盾的条件。所以,可以说资本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又不能不从流通中产生,它必然既在流通中又不在流通中产生。
8、【 简答题
公开市场业务 [5分]
解析:
 略
9、【 简答题
简析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 [10分]
解析:
一定时期内,人们在消费过程中对各类不同的消费品(包括服务)的消费,构成一定的消费结构。消费结构是指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支出总额中所占的比例及其相互关系。它又分为居民家庭消费结构和社会消费结构。由于消费需求本身是不断变化的,因此与之相联系的消费结构也不断变动。一定时期的消费结构是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影响消费结构变动的因素主要有:
第一,居民收入水平。这是影响消费结构的最基本的因素。恩格尔定律揭示了居民收入水平与消费结构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规律性联系,即居民水平越低,收入中用于购买食物开支所占的比例就越大;居民收入水平越高,收入中用于购买食物开支所占比例越小。
第二,居民收人结构。社会消费结构取决于各种不同层次的收入组在全部居民家庭中的构成比重及其本身的消费结构状况。一般来说,高收入水平的家庭所占比重较大,恩格尔系数则较小;低收入水平的家庭所占比重越大,恩格尔系数越大。
第三,价格因素。这里所说的价格,既指消费品的绝对价格,也指它们的相对价格。后者是指各种消费品的价格比例,既包括同类产品之间的差价,也包括不同类产品之间的比价。价格的涨落和价格体系的调整,都会对消费需求产生影响,从而影响消费结构。
第四,商品因素。这是指市场上可供选择的商品的品种、数量、质量、花色、包装、商标等因素对消费者消费行为的影响。
第五,消费者个人因素。包括消费者的消费知识、消费偏好、对市场信息的了解程度、周围社会环境对消费水平的示范影响、消费者对时间的评价、对经济发展过程和未来状况不确定性的判断或预期等,甚至包括纯粹的心理活动因素。
第六,社会对消费行为的引导。这是指社会所倡导的消费指导思想、政府制定的消费政策以及企业通过广告、促销活动对产品的宣传等,都会对居民消费行为发生影响,进而影响消费构成。
此外,人口的构成(包括地区、民族、宗教信仰、年龄、性别、职业和文化教育水准等构成)、消费传统和外部消费文化等都会影响居民的消费观念,进而影响居民的消费行为和消费结构。
最后,消费结构还直接受到产业结构和供给结构的影响。一定时期的消费结构,从根本上说,是由一定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所制约的产业结构和供给结构决定的。随着生产的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会发生相应的变动,它反过来会对产业结构的状况和发展趋向产生重要的影响。
10、【 简答题
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不仅生产商品和剩余价值,而且还生产生产关系本身。 [13分]
解析:
(1)同任何其他社会一样,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总是连续不断重复进行的。这种连续不断、周而复始的社会生产就是资本主义的再生产过程。如果资本家把剥削来的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再生产只是在原有规模上重复进行,那就是资本主义的简单再生产。如果资本家把一部分剩余价值资本化,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那就是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
(2)资本主义再生产首先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资本主义社会的每一次生产过程中,都要消耗一定的物质资料,同时又会生产出一定的物质资料用以补偿已经消耗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为下一次生产过程创造出物质条件,使再生产得以连续不断地进行下去。因而,资本主义再生产首先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即生产了商品和剩余价值。
(3)资本主义再生产不仅是商品和剩余价值的再生产,同时也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资本主义社会的物质资料再生产是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进行的。经过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再生产出各种物质资料,同时使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也不断再生产出来,无论是资本主义的简单再生产,还是扩大再生产,都会再生产出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4)在资本主义的简单再生产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体现在:①资本家用来购买劳动力的可变资本,即支付给工人的工资,是由劳动者自己创造出来的;②不仅可变资本,而且资本家的全部资本都是由工人创造出来的;③工人的个人消费是从属于资本家阶级剥削剩余价值的需要,它为资本家再生产出可供剥削的劳动力,成为资本主义再生产的一个条件。由此看出,作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基础和出发点的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分离,通过资本主义再生产不断再生产出来,作为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结果,一方面再生产出资本家,另一方面再生产出雇佣工人。
(5)在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条件下,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在不断扩大的基础上被再生产出来。这表现在:①不仅资本家的全部资本是由工人创造出来的,而且用于扩大再生产的追加资本,也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转化来的;②资本家的追加资本不仅是剥削工人的结果,而且成为进一步扩大对工人剥削的手段;③资本家在劳动力市场上用不等价物来占有工人的劳动的一部分,来换取更大量的工人的活劳动。
总之,资本主义的再生产过程,不仅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过程,而且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过程,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11、【 简答题
积累一方面表现为生产资料和对劳动的支配权的不断增长的积聚,另一方面,表现为许多单个资本的互相排斥。 [12分]
解析:
(1)资本积累是指剩余价值的资本化。资本积累的实质就是资本家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增大资本,扩大生产规模,从而进一步无偿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积累是资本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
(2)积累表现为生产资料和对劳动的支配权的不断增长的集聚。剩余价值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由资本家用作个人消费,另一部分用作资本或积累起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剩余价值分割为资本和收入的比例,决定资本积累量的大小。如果在一定量剩余价值中资本家个人消费的比例大,积累量就小;反之,资本家个人消费的比例量小,积累量就大。
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是有条件的。首先,年生产必须提供一定的物品(使用价值)以补偿一年中所耗费掉的资本的各种物质组成部分。其次,年剩余劳动的一部分,必须被用来生产追加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因而在剩余产品中已经包含有一个新的资本的物质组成部分。最后,为使这些组成部分真正执行资本的职能,资本家还需要雇佣追加的劳动力。一旦资本把追加的劳动力和追加的生产资料合并起来,剩余价值向资本的转化就完成了。
资本积累是一个不断扩大的过程。剩余价值转化为追加资本,追加资本又随原资本再带来剩余价值,新的剩余价值又再转化为新的追加资本,这样不断的积累形成一个螺旋式的上升运动,结果资本愈加积累,资本的总和或总资本也愈来愈大。所以积累表现为生产资料和对劳动的支配权的不断增长的过程。
(3)积累还表现为许多单个资本的互相排斥。资本积累一般是通过两种方式即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这也是个别资本增大的两种形式。资本积聚是指个别资本通过把自身所获得的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即通过资本积累来增大自己。资本集中是已经形成的各个资本的合并。它是通过大资本吞并小资本,或许多小资本联合成少数大资本而实现的个别资本的迅速增大。通过资本集中这种方式我们可以看出,由于资本集中带来的资本积累各个资本的合并,而且一般是通过大资本吞并小资本,或许多小资本的联合和实现的。这些单个资本原属于不同的部门或行业,现在强行合并在一起肯定是相互排斥的。所以,资本积累的过程也是许多单个资本的相互排斥的过程。
综上所述,积累一方面表现为生产资料和对劳动的支配权的不断增长的积聚,另一方面,表现为许多单个资本的互相排斥。
12、【 简答题
二元经济 [5分]
解析:
 略
1
1页,共12个题库
1页,共12个题库
轻速云给您提供更好的在线考试系统服务!
推荐
推荐题库
众多企事业单位的信赖之选
36万+企事业单位的共同选择
查看更多合作案例
众多企事业单位的信赖之选
开始使用轻速云组织培训考试
四步组织一场考试答题,一键搭建企业培训平台
免费使用 免费使用 预约演示
咨询热线
400-886-8169
周一到周日 8:00-22:00
©2023 轻速云 苏ICP备16049646号-1 轻速云科技提供专业的在线考试系统、在线培训系统
联系我们
客服热线客服热线:400-886-8169 | 周一至周日 8:00-22:00
©2023 轻速云 苏ICP备16049646号-1
轻速云科技提供专业的在线考试系统、在线培训系统
在线咨询 400-88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