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目下题库来源于互联网,轻速云承诺对于用户导入平台的题库是严格保密的,不会在此呈现!
轻速云给您提供更好的在线考试系统服务!
人大经济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经济学复试备考试题四
1、【 简答题
劳动对象与劳动资料 [5分]
解析:
劳动对象指在劳动过程中,人们将劳动加于其上的一切东西。它是构成劳动过程的三个简单要素之一。劳动对象分为两类:一类是没有经过劳动加工的自然物,如开采中的矿藏,采伐中的原始森林,捕捞中的天然鱼类等等;另一类是经过劳动加工的原料,例如,磨面粉用的小麦,纺纱用的棉花,炼铁用的矿石等等。劳动资料是生产过程中人们用以影响和改变劳动对象的一种结构复杂、范围广泛的物质系统。包括:直接作用于劳动对象的生产工具的系统、用以发动生产工具的动力系统和能源系统、运输和辅助系统,以及为实现各种劳动资料的最佳结合所必需的信息传递系统等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系统。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的总和构成了生产资料。
2、【 简答题
简述达德利•诺思的基本经济学原理。 [10分]
解析:
诺思是17世纪英国经济学家。他的基本经济学原理认为:(1)世界上所有贸易是联系在一起的;(2)商人兴旺了,公众也就兴旺;(3)对贸易的强制对公众没有好处;(4)任何法律都不能规定贸易的价格;(5)货币也是一种商品,过多或过少都不方便;(6)货币多不是富有,因为它是通过等价的交换得到的;(7)自然铸币是经常性活动,公众养活了金匠和铸币匠;(8)降低铸币成色和不足量的货币都是欺骗行为;(9)汇兑和现金支付是一回事,只是节省了手续;(10)在货币输出上,若把钱花在贸易中会增加一国财富,若把钱花在战争上,并在国外支付会使国家贫困。
3、【 简答题
试述萨伊的价值论、分配论和销售论。 [10分]
解析:
(1)萨伊把生产归结为创造效用,又把效用归结为提供服务,就把价值归结为效用。(2)从生产三要素(土地、劳动、资本)论出发,萨伊认为是三要素共同创造了价值,三要素都是价值的来源。(3)关于价值的尺度和度量,萨伊提出价值量由效用量决定,即效用论;又提出价值由三要素共同生产,三要素的收入(工资、利润和地租)决定价值量,即生产费用论;又提出价值量由市场供求决定,即供求价格论。(4)在分配论上,萨伊提出三位一体公式:劳动—工资,资本—利息,土地—地租。工资是劳动所生产的那部分价值,地租是土地生产性服务的产物,利息是使用资本所付的租金 ,至于利润可分为业主收入和利息,业主收入是业主事业心、才干和风险的报酬。(5)销售论的核心是萨伊定律,即供给自动创造需求。其要点有三个:(1)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将自动调节,使商品供求平衡;(2)利率调节储蓄和投资,使两者均衡;(3)商品最终总是以商品来购买的。
4、【 简答题
支付手段 [5分]
解析:
货币的支付手段是指货币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利息、工资等的职能。支付手段是随着商品交换过程中赊账买卖的出现而产生的。货币在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时,首先要完成两种职能。第一,对所卖商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第二,执行观念的流通手段的职能。可见,支付手段职能的产生,要以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职能的存在为前提。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出现后,一方面解决了现金交易中买者暂时不能支付货币的矛盾,从而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但是另一方面,随着支付手段的发展,商品生产者和交换者之间会形成错综复杂的债权和债务关系,只要有一个债务人不能按期偿还债务,就会形成一系列连锁反应,从而加深了商品经济的矛盾,形成货币危机的可能性。
5、【 简答题
简述李嘉图价值理论两大矛盾的内容和主要错误。 [10分]
解析:
李嘉图是19世纪初英国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最重要的和最突出的代表者。他把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发展到了最高峰,但其体系中也有两个不可克服的矛盾。第一个矛盾是价值规律同利润规律(或劳动和资本的交换规律)之间的矛盾。由于李嘉图没有劳动与劳动力的区分,因此不能说明剩余价值(或利润)在价值规律内的合理来源。第二个矛盾是价值规律同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或利润平均化规律,或生产价格规律)的矛盾。由于李嘉图混淆了价值和生产价格、剩余价值同利润的概念,跳过了一系列中间环节和转化过程,因而不能科学地解决这个矛盾。
6、【 简答题
垄断价格 [5分]
解析:
垄断价格是指依靠市场垄断或行政垄断地位而规定的价格。垄断价格由商品的成本价格加上垄断利润构成。在垄断价格体系中,首先包括垄断组织在出售商品时制订的高于商品价值的垄断价格,简称为垄断高价;其次包括垄断组织在购买和倾销商品时所制订的低于商品价值的垄断价格,简称垄断低价。垄断价格具有以下两个基本特征:(1)垄断价格通常是一种高价格。垄断价格就其形式来看包括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但垄断高价是其主要形式。垄断高价并不意味着同种产品具有一个统一的高价格。由于同种产品的不同购买者可能有不同的需求弹性,垄断组织经常实行区别价格或歧视价格政策。(2)垄断价格具有相对稳定性。这是指垄断价格的变动相对不是很频繁,在周期中变动的幅度也比较小。这是因为,垄断价格是在一定程度上人为规定的价格,而不是由市场竞争自发形成的价格,因而市场因素的变化对垄断价格的影响也就较小,正是由于垄断价格受到了人为的“管理”,因此表现出相对的稳定性。垄断资本家不仅无偿占有垄断企业的工人的剩余价值,而且通过垄断价格,还侵占了广大消费者和小生产者的一部分劳动所得,以及非垄断企业的一部分利润。垄断价格并不改变全社会商品价值总额,而只是使全社会商品价值进行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它加重对劳动者的剥削,使他们的购买力下降,加深商品销售困难和经济危机,激化帝国主义各种矛盾。
7、【 简答题
圣西门的“实业制度” [5分]
解析:
圣西门认为法国革命不仅是贵族和市民等级之间的斗争,而且是贵族、市民等级和无产者之间的斗争。他指出这次革命只产生了新的奴役形式,即“新封建制度”。他预言,旧的社会制度必将为理想的实业制度所代替。未来的理想制度是一种“实业制度”。在实业制度下,由实业者和学者掌握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权力;社会的唯一目的应当是尽善尽美地运用科学、艺术和手工业的知识来满足人们的需要,特别是满足人数最多的最贫穷阶级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人人都要劳动,经济按计划发展,个人收入应同他的才能和贡献成正比。不承认任何特权。在理想社会中,政治学将成为生产的科学,政治将为经济所包容,对人的统治将变成对物的管理和对生产过程的领导。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圣西门把从事产业活动的资产者看成是和工农一样的劳动者或“实业者”。并寄希望于统治阶级的理性和善心,幻想国王和资产者会帮助无产阶级建立实业制度。这就使得他的社会主义学说不能不流于空想。
8、【 简答题
怎样理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两种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10分]
解析:
(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第一种含义是:在现有的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 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这一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生产同种商品的不同生产者之间形成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还有另一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生产不同商品的生产者之间形成的,它涉及社会总劳动时间在各种商品上的分配,它是指社会总劳动中按一定比例用来生产社会需要的某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2)从本质上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两种含义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联系的方面表现在:两种含义具有相关性,由它们共同决定商品的价值。第一种含义是价值决定的基础,第二种含义则是价值的实现。两种含义在分析角度上的区别表现在:第一种含义是从社会生产条件的角度来说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第二种含义则是从社会需要的角度来说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第一种含义所决定的是单位商品的价值,第二种含义所决定的则是部门总商品的价值;第一种含义涉及劳动消耗,第二种含义则涉及社会规模的使用价值。实际上,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便成为经济调节的目标,由于社会总劳动时间是有限的,因此,经济调节的目标就是社会总劳动时间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配置到各个部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于商品生产者的成败至关重要。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每个商品生产者都会尽可能降低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耗费,减少个别劳动时间,提高自身竞争实力,使自己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9、【 简答题
凡勃仑 [5分]
解析:
是制度学派的创始人。他反对正统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强调心理的、文化的和历史的因素在社会制度进化中的作用。他以“本能主义”心理学作为他的经济学的哲学基础,代替“苦乐主义”,主张采用“质”的分析方法(结构分析,历史分析和社会文化分析)研究不断变动的社会经济及其制度。他对决定社会经济生活和制度的本能分为三类:即父母的天性,工作的本能和随便的好奇心。他把制度定义为“广泛存在的社会制度”,包括私有财产、价格、市场等,他认为制度的演进过程是人类的思想和习惯的自然淘汰过程,因此制度的发展只有渐进没有突变,并进一步认为不同的社会形态不存在什么自然规律。他认为人类经济生活存在两种主要制度,及生产技术制度和私有财产制度。前者是人类的工作本能,后者是人类的虚荣本能。这两种制度在不同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有不同具体形式。在资本主义社会,具体表现为“机器利用”和“企业经营”,这两种制度存在矛盾,并由此引起经济危机。解决这些矛盾的方法是把企业实行技术专家统治。
10、【 简答题
试论资本循环与周转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10分]
解析:
(1)资本循环理论资本循环是资本运动的基本形式。资本价值的增殖,要经过一系列的形态变化,这些形态变化形成相应的阶段,在每个阶段,资本价值都处在与该阶段相适应的职能形式上。在运动过程中,资本价值得以保存并增殖,最后又回到过程开始时它原有的形态上,这个总过程就是资本循环。由于处在这种循环运动中的资本是产业资本,所以又叫产业资本循环。资本循环要经过三个阶段:购买阶段、生产阶段、销售阶段。产业资本循环采取三种不同的循环形式:货币资本的循环、生产资本的循环、商品资本的循环。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和三种循环形式在空间上并存,在时间上继起是产业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条件。  (2)资本周转理论资本周转是指不断重复、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过程。“资本的循环,不是当作孤立的行为,而是当作周期性的过程时,叫做资本的周转。”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都是资本运动的形式。但是考察的角度和目的不同。资本循环主要是从资本运动的连续性方面,揭示价值增殖是怎样在产业资本的循环运动中发生和实现的;资本周转则是从资本运动的速度方面,揭示资本周转快慢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影响资本周围的速度有两个因素:一是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是决定预付总资本平均周转速度的一个重要因素;二是缩短流通时间和生产时间是加快资本周转的另一个重要因素。(3)现实意义①企业只有合理安排使用资本,做好购、产、销的衔接工作,才能使资本连续循环,实现利润。②企业要合理安排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生产、工作效率,加快资本周转,提高经济效益。
11、【 简答题
托马斯•孟 [5分]
解析:
托马斯•孟是英国晚期重商主义的突出代表人物,贸易差额论的典型代表。其出版的《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对贸易差额论作了较系统的理论阐述,马克思称它是重商主义的一部“划时代的著作”。 孟强调商人和对外贸易在增加财富中的作用,并反对早期中商主义者禁止货币输出的政策,提出了与之相反的应该准许货币输出的主张。此外,提出了贸易差额论的原则:为发展对外贸易使国家致富,在对外贸易中必须保持出超,这样便能是货币不断流入本国。他还.提出和论证了发展对外贸易并最终保持顺差的途径和手段,认为必须增加本国产品出口,缩减外国货物的进口,主张发展航运业及转口贸易。孟还力主推行殖民扩张政策,表明了英国资产阶级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贪婪欲望。
12、【 简答题
商品的价值是如何转化为生产价格的? [10分]
解析:
商品的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前提是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具体转化过程分析如下:(1)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平均利润的形成是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投资于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家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率,相互之间必然展开激烈的竞争。比如甲乙两个部门,甲部门利润率高,乙部门利润率低。乙部门的资本家不甘心获得较低的利润率,就要同甲部门的资本家展开竞争。这种竞争是围绕争得有利的投资场所而展开的、竞争的手段是进行资本转移,即把资本从利润率低的部门撤出,转移到利润率高的部门。这样,原先利润率高的部门由于大量资本的涌入,商品供过于求,价格就会下降,利润率也就相应下降;而原先利润率低的部门由于大量资本撤出,会发生相反的变化。不同生产部门之间这种以资本转移为特点的竞争引起供求关系的变化,导致价值和价格偏离。上述资本转移的过程以及由此而来的价格和利润率的变动要—直到两个部门的利润率大体平均的时候才暂时地停止下来。这样,便形成了平均利润。由此可见,平均利润是不同部门的资本家通过竞争重新瓜分剩余价值的结果。平均利润率实质上也就是把社会总资本作为一个整体看待时所得到的利润率,可用公式表示为:平均利润率=剩余价值总额/社会总资本在利润率平均化的条件下,各部门的资本家便可以根据平均利润率获得与其投资量大小相适应的平均利润,即:平均利润=预付资本错平均利润率(2)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也就转化为生产价格。在平均利润形成以前,商品按照价值出卖。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的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即商品不再是按照成本价格加剩余价值的价值出售,而是按照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的价格来出售了。这种由商品的成本价格(K)和平均利润(p)构成的价格就是生产价格,用公式表示为:生产价格=K+p生产价格的形成是以平均利润率的形成为前提的。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价值便转化为生产价格。生产价格和价值之间存在一定的差额。在质的方面,生产价格只是同资本相联系,同活劳动没有联系。因为从生产价格的构成来看,生产成本是由耗费的资本构成的,平均利润也是按预付资本的比例分得的利润,所以它只是同耗费的资本和预付资本相联系。在量的方面,生产价格和价值经常不一致。(3)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是价值规律的资本主义形式生产价格形成以前,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是市场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生产价格形成以后,生产价格成为商品交换的基础,市场价格这时已不再以价值为中心,而是以生产价格为中心上下波动。商品按照生产价格出售不是对价值规律的违背,而只是价值规律起作用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因为:①虽然从个别部门来看,平均利润总额与本部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不一致,但从全社会来看,整个资本家阶级获得的利润总额与工人阶级所创造的剩余价值总额还是相等的。②从个别部门来看,商品的生产价格同价值不一致,但从全社会来看,商品的生产价格总额也必然和价值总额相等。③生产价格随着商品价值的变动而变动,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生产价格就会降低;反之,生产价格就会提高。
13、【 简答题
试述资本主义股份公司在资本社会化进程中的作用。 [10分]
解析:
(1)资本主义股份公司以发行股票的方式,集中众多单个资本进行股份联合经营的资本集团,称为股份资本。通过发行股票形式集中许多单个资本联合经营的企业,称为股份公司。资本主义股份公司的组织结构,体现了股份资本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条件下,资本所有权对经营权的制约关系,也表现了资本联合经营中各个股份资本所有者之间的制约关系。从股份公司组织结构的纵向层次看,它表现了资本所有权既与经营权相分离,又制约着经营权的运用。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股份资本是私有资本的股份联合经营形式。它不表示资本归集体所有,而是私有资本经营形式的变化。股份资本在所有权同经营权分离的基础上,只是经营权实现形式由单独经营变成联合经营,其私人所有权和剥削雇佣劳动的性质都未变化。股东的股票是对股份资本所有权的凭证,依据这种凭证可分取股息,表明股东对股份资本拥有私有权。股份公司不允许退股,表明资本经营权实行联合经营不许拆散。(2)资本主义股份公司推动资本社会化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在基本矛盾推动下的资本社会化,首先表现在股份公司的发展上。股份公司本来是商品经济和信用制度发展的产物,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它又是资本社会化的初步体现。股份公司之所以体现生产社会化推动下的资本社会化,从资本占有形式来看,股份资本是许多单个资本以股票投资联合起来的资本,资本占有已从个人所有的形式转成资本的集体所有的形式。从资本的组织形式来看,企业已从个人经营转成公司组织经营。因此,股份公司成为资本社会化的初级形式和它的起点。具体说来,股份公司对资本社会化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资本占有形式的社会化。资本主义私有制是以占有生产资料剥削他人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它是通过对以个人劳动为基础的私有者的剥夺建立起来的。股份公司的出现表明:“那种本身建立在社会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并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社会集中为前提的资本,在这里直接取得了社会资本(即那些直接联合起来的个人资本)的形式,从而与私人资本相对立。这是作为私人财产的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范围内的扬弃”。这种扬弃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范围内的,它并不是否定资本主义私人占有本身,而是抛弃了个人资本的形式,使联合起来的个人资本取得了社会资本的形式。这样就使资本占有形式突破个人资本的局限走向社会化。②资本组织形式的社会化。在个人资本经营的企业里,资本的所有权和资本的职能是结合在一起的。但是,股份资本通过公司来经营,它一开始就要求摆脱资本家的个人管理。这正如恩格斯指出的:“现在社会经济的发展,愈来愈导致资本积聚,导致生产的社会化,使生产成为不能再由单个资本家来管理的大企业。”与个体企业不同,资本的组织形式现在已转化为公司,因而过去由资本家个人进行的经营管理,现在由公司经理和他负责的一套社会管理机构来接替。资本的所有权与资本的职能在公司组织里已经分离。在公司组织里,社会管理代替了个人管理,因此,股份公司的建立,说明资本的组织形式也已走向社会化了。但是,这种社会化同样没有改变股份公司的资本主义性质,只是通过公司这种组织形式,大资本凭借股份制控制众多的小资本,使大资本的支配权力进一步扩大。单个资本家掌握的资本数量有限,不能创办规模巨大的企业,而通过股份公司就可以把许多单个资本联合起来,对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马克思说:“假如必须等待积累去使某些单个资本增长到能够修建铁路的程度,那么恐怕直到今天世界上还没有铁路。但是,集中通过股份公司转瞬之间就把这件事完成了”。股份公司的形成,虽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性质,但对财产占有的形式却从个人资本发展到社会资本。马克思说:“这是作为私人财产的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范围内的扬弃”。这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内部的一种调整,这种调整既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又加深了资本主义的矛盾,同时也为新的生产方式的出现提供了过渡形式。
14、【 简答题
试分析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 [10分]
解析:
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可以分为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和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下面,对这些要素进行简要的分析:(1)生产要素投入特别是劳动就业量对经济增长的决定作用如果以一定时期(如一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作为衡量经济活动总量的综合指标,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作为经济增长的指标,那么,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国内生产总值就是这一时期所有部门的劳动就业量与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的乘积,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就等于劳动就业量增长率加上社会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劳动力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决定作用,不仅体现在劳动的量,而且体现在劳动力供给的结构和质量。劳动力供给是指适龄的劳动人口量,其中包括原先存在的失业人员和由于人口自然增长而新增加的劳动力。劳动力供给对经济增长的制约,主要包括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失业人员存量、劳动力供给结构特别是高素质劳动力供给等因素。高素质劳动力的短缺往往是制约经济增长的瓶颈。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简单劳动量的投入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小,劳动力素质在经济增长中的决定与影响作用日益明显。从一定意义上说,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增长的差异很大程度上是劳动力素质的差异。(2)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对经济增长的决定作用随着经济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兴起,社会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越来越大,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对经济增长有着直接的决定作用。(3)投资增长率和投资效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经济增长率与投资增长率和投资效率成正比。在现实中,投资率存在客观的限制:一是积累率的高低,受现实生产力水平的制约。二是投资率的实物供给限制,即国民收入实物构成中生产资料与消费资料的数量和结构的限制。(4)科技进步程度及其应用一个国家能否实现持续的经济增长,归根结底取决于技术进步的程度和科技、教育的发展水平。只有实现科技进步并应用于生产过程,只有教育的高度发展和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才能制造出先进的机器设备和设计出先进的工艺;只有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知识武装各个层次的劳动者,才能大大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使经济增长具有坚实的基础。(5)自然资源的数量与开发利用程度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中能够为人类利用的自然物和自然力的总称。一国的自然资源禀赋会影响该国经济结构,进而影响经济增长。一般而言,丰富的自然资源可以被用来生产优质的产品,满足人们的需要,促进本国经济的增长。反之,自然资源的贫乏会阻碍经济的增长。(6)制度或体制制度或体制安排不仅会决定着财产和收入的分配,而且会改变经济中资源使用效率及其潜力。我国正面临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经济体制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是巨大的。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改革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增长,而且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7)国际经济活动状况在对外开放的条件下,经济增长还要受到该国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状况的制约。一国经济发展可以突破国内资源和国内市场的限制,实行对外开放,参与国际分工,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开发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促进国内经济增长。上述各种因素相互联系,共同对经济增长发挥作用。因此,应当通过实现各个因素的相互协调、彼此配合来促进经济增长。
1
1页,共14个题库
1页,共14个题库
轻速云给您提供更好的在线考试系统服务!
推荐
推荐题库
众多企事业单位的信赖之选
36万+企事业单位的共同选择
查看更多合作案例
众多企事业单位的信赖之选
开始使用轻速云组织培训考试
四步组织一场考试答题,一键搭建企业培训平台
免费使用 免费使用 预约演示
咨询热线
400-886-8169
周一到周日 8:00-22:00
©2023 轻速云 苏ICP备16049646号-1 轻速云科技提供专业的在线考试系统、在线培训系统
联系我们
客服热线客服热线:400-886-8169 | 周一至周日 8:00-22:00
©2023 轻速云 苏ICP备16049646号-1
轻速云科技提供专业的在线考试系统、在线培训系统
在线咨询 400-88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