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目下题库来源于互联网,轻速云承诺对于用户导入平台的题库是严格保密的,不会在此呈现!
轻速云给您提供更好的在线考试系统服务!
湖北省荆州市2013届高三历史毕业班质量检查(Ⅰ)试题新人教版
1、【 单选题
清代学者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下臣诸侯之制。”材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的显著特征是 [2分]
通过血缘姻亲关系与地缘结合以强化王权
通过主要分封同姓诸侯以加强对地方的统治
通过世袭制和嫡长子继承制以巩固奴隶主专政
通过服饰规范等礼乐制度以维护贵族等级特权
答案:
2、【 单选题
史载,“府有四出门,随时听事……国每有大议,天子车驾亲幸其殿,丞相所请,靡有不听。”材料所记载的现象出现在 [2分]
西汉初期
西汉武帝以后
北宋初期
明朝初期
答案:
3、【 单选题
史载,东汉光武帝时“凡郡县出盐多者置盐官,主盐税;出铁多者置铁官,主鼓铸……在所诸县,均差吏更给之。”到章帝时,实行盐铁专卖政策,和帝时又“罢盐铁之禁,纵民煮铁,如税县官,如故事”,重新恢复了征税制直至汉末。导致东汉盐铁政策以征税制为主的社会原因是 [2分]
加强对官营手工业控制的需要
笼络地方豪强势力的需要
消除王莽改制消极影响的需要
满足政府财政收入的需要
答案:
4、【 单选题
《三国志》载:“景元元年(260年)蜀领户二十八万,口九十四万……魏有户六十六万三千四百二十三,口有四百四十三万二千八百八十一……吴户五十二万三千,男女口二百三十万。”材料中的史实对三国魏晋时期历史发展的主要影响是 [2分]
有利于南北方人口的均衡发展
奠定了魏晋统一的经济基础
促进了成都平原和太湖流域的开发
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对峙局面
答案:
5、【 单选题
唐诗有云:“四邻多是老农家,百树鸡桑半顷麻”“酒姥溪头桑袅袅,春巷摘桑喧姹女”。这些诗句反映出 [2分]
商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村集贸市场的繁荣
经济作物的商品化种植
技术的进步提高了农业精耕细作的水平
男耕女织是小农经济的显著特点
答案:
6、【 单选题
据统计,北宋和南宋共有书院203所,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共有127所,分别占74%和21%,其中,江西有80所、浙江有34所、江苏有27所、湖南有24所。导致两宋书院如此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2分]
南方相对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
理学家将书院教育与理学推广相结合
科举取士的扩大促进了书院的发展
经济的富庶为书院提供可靠的物质保障
答案:
7、【 单选题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说:“粟贵伤末,粟贱伤农。乃当其贵,不能使贱,上禁止勿贵,而积粟者闭籴,而愈腾其贵。当其贱,不能使贵,上禁止勿贱,而怀金者不售,则愈益贱。”材料表明王夫之主张 [2分]
发挥市场作用促进商品流通
实行农商并举的经济政策
加强政府调控以平抑粮食价格
征收工商税以减轻农民负担
答案:
8、【 单选题
清朝修撰《四库全书》后,七座官方藏书楼仿宁波民间藏书楼天一阁规制修建。乾隆曰:“故吾于贮四库之书,首重者经,而以水喻文,愿溯其源。且数典天一之阁,亦庶几不相径庭也夫。四库七阁名字均取水傍,虽镇江文宗,外似独异,而细籀其涵谊,则固寓‘江河朝宗于海’之意。”乾隆此话旨在强调 [2分]
修撰《四库全书》是盛世文化大典
对儒家传统文化的赞誉和接纳
对江南汉族知识分子的政治收买
加强对全国的思想文化控制
答案:
9、【 单选题
1853年5月21日,英国《经济学家》杂志报道:“上海的恐慌据报道达到了极点。黄金因人们抢购贮藏而价格上涨25%以上,白银现已不见,以致英国轮船向中国交纳关税所需用的白银都根本弄不到……每年在这个时候都已开始签订新茶收购合同。可是现在人们不讲别的问题,只讲如何保护生命财产,一切交易都陷于停顿。”材料中的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2分]
太平天国运动引起社会动荡
太平军与李鸿章的淮军大战上海
英国经济危机制约了中英贸易
英法美在上海展开租界争夺大战
答案:
10、【 单选题
1873年1月22日上海县令发出晓谕,通知各制鞋店不得在鞋上用文字标写店号,同年12月3日两江总督李宗羲通知各纸坊铺“不准于草纸等项纸边加盖记号戳记,更不许将废书旧账改造还魂纸。”材料反映了 [2分]
官员劝诫百姓敬惜字纸的良苦用心
工商业者具有了商标品牌意识
商品意识对传统伦理意识的挑
工业化推动了社会风尚的变革
答案:
11、【 单选题
“随着20世纪的来临,兴趣的变化反映在翻译作品方面,因为对过去几个世纪的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的热情转到了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方面。新的着重点对以后几年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发展起着重大影响。”这里对“影响”的理解准确的是 [2分]
将民主意识和民权思想引向深入
以实业救国为理想发展民族工商业
迫使清政府推行“新政”和“预备立宪”运动
加速了士绅阶层与清政府的政治离心
答案:
12、【 单选题
1920年12月毛泽东在致新民学会学员蔡和森的信中说:“罗素在长沙演说,主张共产主义,但反对劳农专政,谓宜用教育的方法使有产阶级觉悟,可不至要妨碍自由,兴起战争,革命流血……我对于罗素的主张,有两句评语,就是理论上说得通,事实上做不到。俄国就是个明证,所以我对于中国将来的改造,以为完全适用社会主义的原理与方法。”材料表明当时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 [2分]
认为俄国革命道路要和中国实际结合
主张思想启蒙以唤醒民众
认识到劳工阶级取得政权的必要性
主张用宪政手段改造中国社会
答案:
13、【 单选题
1938年5月5日,蒋介石在反思抗战初期战事时写道:“敌军战略本以黄河北岸为限,如不能逼其过河,则不能打破其战略,果尔,则其固守北岸之兵力绰绰有余,是其先侵华北之毒计乃得完成,此于我最大之不利。”在这一战略思想指导下国民政府 [2分]
发动了淞沪战役以分散日军兵力
发动了徐州会战以阻止日军南侵
依靠国联调停维护华北主权
发动了太原会战以拱卫华北
答案:
14、【 单选题
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在接受官僚资本企业的过程中,采取了“不打烂旧机构”和“保持原职原薪原制度”的做法。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2分]
稳定社会秩序以巩固革命政权
实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需要
实现发展生产恢复经济的既定目标
借鉴近代企业合理化的管理模式
答案:
15、【 单选题
阅读材料,中国在1958~1965年间加大对外援助力度的历史背景是
    [2分]
两极格局动荡下世界政治力量出现重组
冷战背景下局部热战的加剧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呈现低潮
中国出现了边境安全危机
答案:
16、【 单选题
据统计,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90年代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工业行业产值结构与全国工业行业产值结构的相似系数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在30个省市区中,结构相似系数下降者有24个。材料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2分]
第二产业对区域经济的拉动效应增强
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
实现了工业从高成本到集约化的转变
实现了区域工业门类比较优势新发展
答案:
17、【 单选题
公元前6世纪末,执政官克利斯提尼的改革标志着雅典国家形态的形成,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2分]
以财产多寡作为划分公民等级和政治义务的标准
建立了防止官员终身制和滥用权力的罢免制度
设四百人议事会以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
按照地域划分国民和扩大公共权力
答案:
18、【 单选题
马克思说:“罗马帝国到处都由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进行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对这段话的理解准确的是 [2分]
罗马法具备了严格的法律强制性
罗马法巩固了帝国的政治和经济基础
罗马的扩张促进了商业活动的发展
法官滥用权力导致社会秩序混乱
答案:
19、【 单选题
经济史学家奇波拉说:“荷兰人摆脱了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早期盛行的传统而奉行一种势必在近代推广的原则。中世纪商人一般都企图从单位商品中谋取最大利润———因而他们偏爱高档品。荷兰人从根本上转向大众产品,他们在日趋增多的活动次数中,靠扩大销售数量的办法努力增值利润。”荷兰商人热衷于大众消费品贸易的历史前提是 [2分]
荷兰航海业的发达促进了贸易的繁盛
资本原始积累改变了人们的消费观念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消费群体的扩大
荷兰人更加具有面向市场的盈利观念
答案:
20、【 单选题
1824年,法国史学家米涅的《法国革命史》问世,在书的最后他写到:“1814年是延续了25年的大动荡结束的一年。今后要长期治理法国,就只能首先满足引起法国革命的双重需要,在政府中,要有真正的政治自由,在社会方面,要有物质福利,这是不断提高的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米涅认为法国社会改造的时代任务是 [2分]
警惕封建主的反攻倒算和君主制的复辟
改善工人待遇以避免社会革命
建立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和经济基础
制定宪法确立资产阶级共和体制
答案:
21、【 单选题
193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就职演说中说:“行政权和立法权之间的正常平衡完全足以应付在我们面前的史无前例的任务。但是采取刻不容缓的行动这种史无前例的要求和需要,也有可能要求暂时背离公共秩序的那种正常平衡。”材料表明罗斯福新政重在 [2分]
协调美国社会各阶级的关系
通过立法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保障劳工阶层基本的政治和经济权利
维护资本主义基本政治制度
答案:
22、【 单选题
20世纪70年代初期,联邦德国总理维利•勃兰特在阐述他的新东方政策时说到:“把联邦共和国作出有利于西方民主的决定说成是针对中欧和东欧而作出的决定,这也肯定是错误的……德国政府的政策是在相互尊重不同社会制度的同时,寄托于这样的期待和希望,即我们能为欧洲的共同利益创造一个基础。德意志民族所处的地理位置使我们对此负有特殊的责任。”材料表明勃兰特新东方政策的政治目的是 [2分]
摆脱北约对联邦德国外交政策的控制
淡化意识形态,实现欧洲政治一体
消除民族隔阂,谋求德国统一
谋求联邦德国在欧共体的主导地位
答案:
23、【 单选题
以下表格是1961-1985年苏联资本生产率变化趋势表,制约苏联资本生产率的主要因素是
  [2分]
过分倚重重工业而产生经济结构性缺陷
科学技术的应用和经济发展脱节
军备竞赛导致经济负担增长
粗放型经济导致单位产品的物质消耗巨大
答案:
24、【 单选题
1983~1989年,世界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为9.4%,世界经济的年度增长率为7.8%,同期外国直接投资的年增长率为28.9%。材料表明 [2分]
世界金融的一体化促进了跨国公司的发展
地区贫富差距阻碍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发展
贸易的自由化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方式
资本运行的自由化促进了世界经济全球化
答案:
25、【 简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发端于唐宋之际的海洋发展路向,表明我国传统社会的运行轨迹,开始出现了由“头枕三河、面向草原”到“头枕东南、面向海洋”的历史性转折,到宋代出现了“诸蕃惟市舶仅通”的局面,海上对外贸易极其繁盛。东起日本、朝鲜,西到地中海和非洲东部沿线,欧洲、非洲、亚洲50多个国家与中国有贸易往来,宋代中国是亚洲一支最活跃的力量,以中国为中心,与欧洲和非洲连接在一起的亚洲多边贸易网络初具规模,指南针在地中海投入使用,大大促进了地中海交通和对外贸易的繁荣。引自葛金芳《两宋社会经济研究》
材料二 据《明实录》载,明太祖朱元璋对中书省说:“其朝贡无论疏数,厚往而薄来可也。”又说:“朕以海道可通外邦,故尝禁其往来。”明成祖说:“商税者,国家以抑逐末之民,岂以为利?今夷人慕义远来,乃欲侵其利。所得几何,而亏辱大体万万矣。”自成化十二年(1476年)正月起至次年三月止,赏赐贡使等项苎丝37558匹,而全国司库每年额造仅25741匹。据《皇明世法录》载,明政府下令,“凡将马、牛、军需、铁货、铜钱……私出外境货卖及下海者,仗一百,物货船车入官。若将人口、军器出境及下海者绞。”后又下令,“片板不许下海,禁革双桅大船。”
引自丁长清《中国对外经济关系史》
材料三 中国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大部分时间里,其本身就是一个世界,一个尽可能不与外界往来的世界。然而,尽管除知识名流外,其他中国人对外部世界不感兴趣,但外部世界却对中国兴趣甚浓。哥伦布航行的目标就是契丹,麦哲伦旅行的主要结果是马尼拉这块中西殖民地的建立,而到中国传教则成为耶稣会士的荣耀……作为一个有名无实的闭关国家,有着甚至更为封闭的儒家思想的明代中国,正在丧失它的自主性,开始依附于一个非它所创造的世界体系。
引自(美)阿谢德《中国在世界历史之中》
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唐宋之际我国外贸路径变化的主要原因及其世界意义。(6分)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影响明朝海外贸易的主要因素。(2分)
(3)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当时世界形势,评述明朝的外贸政策。(4分) [12分]
解析:
(1)原因:经济重心南移,为发展海上贸易提供了前提;造船业和航海技术的进步尤其是指南针的运用,为发展远洋贸易提供了保障;北方战乱频繁导致传统的陆上贸易渐趋衰落等。(3分,回答其中3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如回答宋代统治者对发展海上贸易的重视、海上贸易成本较低也可)
意义:加强与欧非国家的往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加强地区之间的联系,有利于世界整体发展;传播中国先进技术,促进西欧社会转型。(3分,回答其中1点可得1分)
(2)明朝政府不计成本以政治目的为主的官方朝贡贸易,成为明朝政府巨大的经济包袱;出于维护统治目的,明朝政府实行海禁;小农经济的封闭性导致对海外贸易需求有限。
(2分,回答其中2点即可)
(3)15~16世纪,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各大洲之间的联系加强,世界开始由分散发展走向整体发展,世界市场初现端倪,经济争夺明火执仗;(1分)明朝政府实行闭关锁国的海禁政策,限制了中外交往,(1分)扼杀了内部新经济因素的成长,从而导致中国社会经济的停滞与落后,在与西方的竞争中处于劣势。(2分)
26、【 简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大抵洋人之在泰西,数百年来互相吞并,无非夺彼国商民之利,然后此国可以得志。其来中国也,广设铺头,贩运百货,亦欲逞彼俊俏之诡谋,隘我商民之生计。军兴以来,中国之民久已痛深水火,加以三口、五口通商,长江通商,生计日蹙,小民困苦无告,迫于倒悬。今若听洋人行盐,则场商运贩之生路穷矣;听洋人设栈,则行店囤积之生路穷矣;听小轮船入内河,则大小舟航水手舵工之生路穷矣;听其创办电报、铁路,则车、驴、任辇、旅店、脚夫之生路穷矣。就彼所要求各事言之,惟挖煤一事,借外国开挖之器,兴中国永远之利,似尚可以试办。其余如小轮舟、铁路等事,自洋人行之,则以外国而占夺内地之利;自华民之附和洋人者行之,亦以豪强而占夺贫民之利,皆不可行。
引自曾国藩《遵旨预筹与外国修约事宜密陈愚见以备采择折》(1867年)
   回答:
(1)概括并简要评价材料一中曾国藩的观点。(5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甲午战争后中国经济的新变化并分析其主要原因。(5分)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甲午战争后中国经济变化的历史意义。(5分) [15分]
解析:
(1)观点:鸦片战争以来,西方侵略的主要目的是经济掠夺;西方列强的侵略,导致自然经济解体,人民生活痛苦加重;中外合作实行机器采煤;禁止民间兴办近代工业。(2分,回答其中2点即可)评价:认识到西方经济侵略的巨大危害性并主张抵制,具有爱国进步意义;主张借鉴外国先进技术发展民族经济,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禁止民间兴办工业,反映其封建统治者的阶级和时代局限性。(3分,回答其中3点即可)
(2)近代企业的数量和资本总额均有所扩大;商办企业的数量、资本总额增长幅度和资本所占比重超过官办和官商合办企业或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一定发展。(2分,回答其中2点即可)原因:中日甲午战争中国的失败和洋务运动的破产,发展民族企业成为社会的强烈呼声;甲午战争后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进一步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一些条件;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中国人民反帝爱国运动的促进作用等。(3分,回答其中3点即可)
(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商品进出口贸易和市场投资的扩大,说明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在进一步瓦解,商品经济的总量在增加,经济的外向型程度在提高,中国在逐渐迈向工业近代化;新的经济因素的增长,为中国近代政治变革提供了阶级基础和社会力量,推进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历史进程;在实践上深化了人们对西学的认识,推动了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成为维新思想、民主革命思想等近代先进社会思潮产生的经济基础;推动了社会生活的世俗化等。(5分,回答其中3点即可)
27、【 简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我日本国土虽位居亚细亚的东边,但其国民的精神已脱去亚细亚的痼陋而移向西洋文明……故今日我国之上策,与其坐等邻国开明而共兴亚洲,毋宁不与他们为伍,而与西洋文明共进退;与支那朝鲜接触时,也不必因为他们是邻国就特别客气,而以西洋人的方式处理即可。
兵为凶事,战为不祥,古今皆以为如此,没有人不希望国家无事太平。然而,在某些时间和某些地点,打仗未必是凶事,打仗未必是不祥之事……以羁縻俄美两国,乘机垦虾夷(今北海道),收琉球、取朝鲜、据满洲、压中国、临印度,以张进取之势,固退守之机。
引自(日)福泽谕吉《脱亚论》(1885年)
材料二 罗斯福曾说:及早打败日本的关键在于通过中太平洋发起全面进攻,并以南北太平洋两翼实行辅助作战,鼓励中国作出努力反对日本,使日本越来越深地陷入中日战争,美国的远东政策应以中美两国政策的紧密合作为基础。又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日军可以将许多师团调到其它战场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把这些地方打下来,他们可以一直冲向中东。日本可以和德国配合起来,举行一个大规模的夹攻,在近东会师,把俄国完全隔离起来。
材料三 1951年9月,美日签署和约,规定,日本放弃对台湾及澎湖列岛、千岛群岛及南库页岛的权利等。同日,美日签署《美日安全条约》,规定美国享有在日本国内及周围驻扎陆海空军之权利,以维持远东的国际和平和日本免受外来武装进攻之安全。
1953~1954年,美国先后同韩国和台湾签署了《共同防御条约》。1954年9月,美英法澳新五国与菲律宾、泰国、巴基斯坦签署了《东南亚防御体系》。
材料二、三引自刘德斌《国际关系史》
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福泽谕吉“脱亚论”产生的历史背景。(5分)
(2)分析材料二中罗斯福论点产生的历史背景并指出二战期间和二战后中国国际地位变化的具体表现。(5分)
(3)指出材料三中的史实对二战后亚太地区政治局势的影响。(3分) [13分]
解析:
(1)明治维新后,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抬头,福泽谕吉的“脱亚论”适应了日本对外扩张的要求;(2)新航路开辟后,亚洲许多国家沦为西方的附庸,“脱亚论”反映了日本由受害者成为加害国的政治企图;(3)侵略中国、朝鲜等亚洲国家,是日本对外扩张的重要步骤,“脱亚论”是日本一步步实现全球扩张的阴谋体现。(5分,回答其中2点可得4分)
(2)原因:日本轰炸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卷入二战;中国抗战有力地打击了日本法西斯,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2分,回答其中2点即可,其他 答案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表现:出席开罗会议和波茨坦会议,与美英苏等国联合发表《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收回被日本占领的东北、台湾等固有领土;成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常任理事国。(3分,回答其中3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3)加剧了亚太地区冷战局势和热战危机;美国加强了对亚太地区的政治渗透和军事占领;形成了对新中国的军事包围,阻止了台湾与中国大陆的统一;促进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等。(3分,回答其中3点即可)
28、【 简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有一个控制了19世纪欧洲的思想和社会运动,它无所不在、人人皆知,因此只需略加思量,我们就明白根本不能想像一个缺了它的世界:它有自己虔诚的信徒,也有自己势不两立的敌人,有民主的、贵族的、君主的各派之分,它给实干家、艺术家、知识精英和群众以灵感;然而奇怪的是,据我所知,没有任何一位重要的思想家曾预料到它会在未来扮演远为重要的角色。但是,我们或许可以不夸张的说,它是当今世界现有各种思想、社会运动中最强大的运动之一,在有的地方则是唯一强大的运动;而那些没有预见到这一运动的人则为此付出了代价,失去了它们的自由,事实上是丧失了自己的生命。这个运动就是民族主义。
引自(英)以赛亚•柏林(1909~1997)《民族主义:出人意料的力量》
根据材料和19世纪欧洲的有关历史,评述材料中关于民族主义的观点。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12分]
解析:
得分要点。
提出观点:3分。明确表示赞同(反对)、一分为二(2分);明确表示赞同(反对)、一分为二,有具体内容(认为民族主义是19世纪欧洲重要思想和运动或其他主张)(3分)。
评述观点:7分。赞成材料中的观点或反对材料中的观点(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论述),史实具有典型性,说理充分,逻辑严密,赞成的理由中涉及答案要点中的其中3条可得6~7分;赞成材料中的观点或反对材料中的观点,史实典型性不够,论述不够全面,赞成的理由中涉及答案要点中的其中2条可得4~5分;基本照抄材料,有简单分析,赞成的理由中涉及答案要点中的其中1条可得1~3分。反对的理由评述可以对照赞成的理由评分建议实行按层次给分,请各县市区在试评的基础上针对考生的具体观点给出评分细则。总结观点:2分。归纳、总结观点,认为民族主义主张是19世纪欧洲重要的思想和社会运动,是欧洲走向近代民族国家的重要推动力量。(2分)归纳、总结自己的其他观点,且具有概括性,均可得2分。按照评分建议给定分等级:一等(12~10分);二等(9~5分);三等(4~0分)。
答案要点。关于民族主义:
1.中世纪的欧洲,在基督教神权统治下,人们的民族国家概念比较淡薄。
2.18~19世纪的欧洲,资产阶级高举民族主义的旗帜,反对封建主义和民族压迫,资产阶级革命以民族运动的方式出现,建立了英国、法国、德意志、意大利等一些近代民族主权国家,欧洲向近代民族国家历史迈进。3.在民族主义引领下,一些国家的民族经济得到发展。
4.在近代欧洲国际关系的发展中,民族主义唤醒了人民的民族意识(如法国大革命时期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5.民族主义既有进步作用,又有反动作用,狭隘的民族主义成为殖民主义者对外扩张的口号等(如德意志帝国的民族主义带有浓厚的封建主义、军国主义色彩)
6.19世纪的欧洲除了民族主义潮流外,还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潮流,其中资本主义潮流有一部分与民族主义紧密相关。
1
1页,共28个题库
1页,共28个题库
轻速云给您提供更好的在线考试系统服务!
推荐
推荐题库
众多企事业单位的信赖之选
36万+企事业单位的共同选择
查看更多合作案例
众多企事业单位的信赖之选
开始使用轻速云组织培训考试
四步组织一场考试答题,一键搭建企业培训平台
免费使用 免费使用 预约演示
咨询热线
400-886-8169
周一到周日 8:00-22:00
©2023 轻速云 苏ICP备16049646号-1 轻速云科技提供专业的在线考试系统、在线培训系统
联系我们
客服热线客服热线:400-886-8169 | 周一至周日 8:00-22:00
©2023 轻速云 苏ICP备16049646号-1
轻速云科技提供专业的在线考试系统、在线培训系统
在线咨询 400-88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