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目下题库来源于互联网,轻速云承诺对于用户导入平台的题库是严格保密的,不会在此呈现!
轻速云给您提供更好的在线考试系统服务!
陕理大附中高三年级总复习历史单元过关检测(九)
1、【 单选题
下表为某一时期北京市建设成就统计资料(单位:亿元)。从中得出的正确认识有(  )
 
项目 1949年 1957年
社会总产值 3.8 35.7
国民收入 1.9 14.3
工业总产值 1.7 19.1
农业总产值 2.1 5.0
社会商品零售额 2.8 17.1
①经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②体现了“一五”计划的成就 ③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④国民经济均衡发展 [5分]
①②③
②③④
①②④
①③④
答案:
2、【 单选题
一般认为,通过“1953年到1956年的社会主义改造”,我国建立了走向现代化的制度基础。这说明(  ) [5分]
我国将依靠国家政权的力量推进现代化
我国建立起适应多层次生产力发展需要的经济体制
中国的社会生产力发生了质的飞跃
我国已经形成一整套的经济管理制度
答案:
3、【 单选题
上海曾有个资本家说:“现在搞厂容易了,过去要和杜月笙、流氓、警察打招呼,现在不同了,销售有百货公司,配料有轻工业部,贷款有人民银行,还有党、团、工会搞增产节约,我们好做事了。”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5分]
反映资本家的经营被纳入国家资本主 义
反映资本家已被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反映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在加强
反映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尚未完成
答案:
4、【 单选题
下列两幅图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5分]
新中国成立人民当家作主
三大改造取得阶段性成果
“大跃进”运动遍及城乡
联产承包激发生产积极性
答案:
5、【 单选题
1957年陈云说:“建设规模大小必须和国家财力、物力相适应。适应或不适应,这是经济稳定或不稳定的界限……当然如果保守了,妨碍了建设应有的速度也不好,但是,纠正保守比纠正冒进要容易些。”围绕这一观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5分]
体现平衡稳定的经济建设方针
直接导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严重损害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
在以后的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贯彻
答案:
6、【 单选题
“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广大贫困的农民能够迅速的增加生产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的工业原料……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为此中共中央(  ) [5分]
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推行农业合作化运动
发起了“大跃进”运动
推广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
7、【 单选题
下图是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头版图样。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5分]
此资料可以证明南优二号技术推广的成效,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此资料可以佐证当时农业生产受“左”倾思想影响的史实
此资料报道的早稻产量过高,是虚假的,因此不具有史料价值
作为一手史料,可以研究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
答案:
8、【 单选题
下面老照片拍摄于20世纪80年代初,石狮的服装市场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客户。这幅照片能够说明当时石狮地区(  )
     [5分]
计划退场,确立市场经济体制
政策宽松,激发市场活力
先行先试,推进国企改革
大胆开放,设立经济特区
答案:
9、【 单选题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教授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来提高农业生产率。”这段话中所说的是我国两个时期农村变革的情况,后者与前者的不同点是(  ) [5分]
建立了新的土地所有制
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违背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反映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答案:
10、【 单选题
据《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2009》统计,1991年与1980年相比,国有(营)经济比例由75.97%下降到56.16%,城乡个体经济比例由0.02%上升到4.83%,其他经济比例由0.47%上升到6.01%,集体经济由23.54%上升到33.0%。导致这些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5分]
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经济特区的创办和对外开放的深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农村的经济政策 和生产关系的变革
答案:
11、【 单选题
下表是1978、199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表(%)
 
   类别年份    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 集体工业 城乡个体工业 其他经济类型工业
1978年 77.6 22.4    
1997年 25.5 38.1 17.9 18.5

表中反映了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的变化。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5分]
工业结构不断调整
企业管理体制改革
市场经济逐步形成
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答案:
12、【 单选题
20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提出对外开放的沿海、沿边、沿江、沿路的“四沿战略”。其中“沿江”战略的目标是推动长江流域的全面开放,以贯通东西,辐射南北。据此判断,实施“沿江”战略的龙头举措是(  ) [5分]
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开放长江三角洲地区
答案:
13、【 简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一种新生的制度创新,它注定是不完善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带有明显的传统小农经济与自然经济的痕迹,而这些东西对于一个有过长达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中国来说,对于现代农业生产具有根深蒂固的深远影响,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和社会化生产的要求了。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甚至飞跃,必然要求在承包制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这一创新要继续保持和调动农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同时,实现经营权的平稳和适度集中,维护好集体所有制。
——吴江、张艳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研究30年回顾》

材料二 1984年的中共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承包期应在15年以上;1993年《中共中央关于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将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2008年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又提出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                ——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教程》

材料三 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 度规模经营。
——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不完善”体现在哪些方面。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共 十七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不变”与“变”。并说明“不变”的原因。根据材料三指出“变”的具体措施。 [20分]
解析:
(1)方面:家庭分散经营,规模过小,农民进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低,农业技术进步慢,难以形成规模经济;商品化 、社会 化程度低,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民不能自由处置土地,限制了农民的择业自由;基础设施难以建设,农业生产长期高成本;土地产权不明确,土地关系混乱。
(2)“不变”:土地所有制(公有制)保持不变或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
变: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
“不变”的原因: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家庭经营符合农业产业特点和现今农村生产力水平,能够容纳不同水平的农业生产力,既适应传统农业也适应现代农业);保 持农村稳定和谐的必然要求。
“变”的具体措施: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14、【 简答题
中国经济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烙下多届三中全会的印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现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是权力过于集中,应该有领导地大胆下放,让地方和工农业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应该坚决实行按经济规律办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应该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之下,认真解决党政企不分、以党代政、以政代企的现象……——《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

材料二 邓小平促使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批准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这是当时对经济改革最全面的阐述。它既包括宏观理论分析,也概述了为全面扩大市场铺路的措施。《决定》采纳了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说法,宣布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不在于搞不搞计划经济,而在于是否实 行公有制。社会主义的目标不是平均主义,而是共同富裕。
——[美]傅高义《邓小平时代》

材料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80年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实践的深化历程。
(2)材料二、三显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我国对外开放的哪些举措发挥了推动作用?
(3)“斯大林模式”在经济上的特征是什么?有学者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去苏联模式”,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这一观点。 [20分]
解析:
(1)历程: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改革的重心从农村到城市,从农 业到国有企业。
(2)举措: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或宁波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地区(或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3)特征:高度集中的国家指令计划,排斥市场调节;国家占有绝大部分的生产资料;国家对经济进行直接管理。
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否定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肯定权力下放(扩大经营管理自主权);重视经济规律;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把增强企业活力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实行政企职责分开,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
1
1页,共14个题库
1页,共14个题库
轻速云给您提供更好的在线考试系统服务!
推荐
推荐题库
众多企事业单位的信赖之选
36万+企事业单位的共同选择
查看更多合作案例
众多企事业单位的信赖之选
开始使用轻速云组织培训考试
四步组织一场考试答题,一键搭建企业培训平台
免费使用 免费使用 预约演示
咨询热线
400-886-8169
周一到周日 8:00-22:00
©2023 轻速云 苏ICP备16049646号-1 轻速云科技提供专业的在线考试系统、在线培训系统
联系我们
客服热线客服热线:400-886-8169 | 周一至周日 8:00-22:00
©2023 轻速云 苏ICP备16049646号-1
轻速云科技提供专业的在线考试系统、在线培训系统
在线咨询 400-88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