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目下题库来源于互联网,轻速云承诺对于用户导入平台的题库是严格保密的,不会在此呈现!
轻速云给您提供更好的在线考试系统服务!
沈阳市回民中学2006--2007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题
1、【 单选题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大肆掠夺的直接目的是 [1分]
适应侵略战争的需要
破坏中国沦陷区的经济
逼迫南京国民政府投降
阻碍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答案:
2、【 单选题
戊戌变法时期,有人作诗曰:“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裁作短衣装,脚跟形势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此诗主要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1分]
倡导婚姻自由
易服、废止缠足
全盘西化
反清革命
答案:
3、【 单选题
维新派人土掀起女权运动的主要原因 [1分]
外国传教会的宣传
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影响
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
民族危机的影响
答案:
4、【 单选题
我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有
①由通商口岸逐渐向内地扩   
②各地之间的变化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 
③和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密切相关   
④反映了中国向西方学习的不断深入发展 [1分]
①②③④
①②③
①③
②③
答案:
5、【 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中西合璧的产物的是 [1分]
里弄
四合院
中山装
旗袍
答案:
6、【 单选题
1930年,有一人到广州旅游,他不可能 [1分]
看到有人穿中山装
见成群男士拖着长辫子
在西餐馆就餐
听到有人称呼他“同志”
答案:
7、【 单选题
如果你生活在近代,你能领会当时社会生活有哪些变化
①可以乘轮船到外地经商              ②可以用电报与亲友联系
③可以观看电影《歌女红牡丹》         ④可以到《申报》上登广告 [1分]
①②③
②③④
①③④
①②③④
答案:
8、【 单选题
标志着中国新式水运业的诞生的事件 [1分]
轮船招商局成立
福州船政局成立
民生轮船公司成立
日清轮船公司成立
答案:
9、【 单选题
“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化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此诗赞扬的是下列哪一项事业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1分]
铁路运输
航运
航空
电报通讯
答案:
10、【 单选题
新式交通的引入和发展带给中国社会的变化中,最能反映历史潮流的是 [1分]
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加强了世界之间的联系
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答案:
11、【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天仙配》是中国的一个美丽神话故事,它寄托着下层劳动人民对自由纯真爱情的向往。其中脍炙人口的歌词唱道:
七仙女: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董永:绿水青山带笑颜。
七仙女: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  董永:夫妻双双把家还。
七仙女:你耕田来我织布,      董永:我挑水来你浇园。
七仙女:寒窑虽破能避风雨,    董永:夫妻恩爱苦也甜。
请回答:
(1)董永和七仙女的生活体现了中国古代的什么生活方式?(1分)你能说说这种生活方式的特点吗?(3分)
(2)假如董永穿越时间隧道,进入民国初期,作为一个国民,他的生活会发生哪些变化?(4分)为什么?(4分)
(3)董永生活的变化说明了什么?(2分) [14分]
解析:
(1)生活方式:“男耕女织”。(1分)特点:①自给自足。②以家庭为单位。③脆弱性。④落后性。(答对3点,即可得满分3分)
(2)变化:①在服饰上可能穿长袍马褂或西装。②剪掉长发。③住在中西合璧的里弄里。④出行骑自行车、坐电车、火车、轮船。⑤社会礼仪:见面握手、鞠躬,相互称呼采用先生、同志。⑥饮食:食用糖果、点心、罐头等西式食品。⑦可以读报刊、照相、看电影。(任答出四点即可得满分4分,其它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原因:①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科技的推广。②民主、平等、自由思相的传播。③政治、经济制度改革。④各种新式工业的兴起。(4分)
(3)说明:工业文明取代农耕文明是历史的进步。(2分)
12、【 简答题
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一再证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请结合两次工业革命的有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两次工业革命中出现了哪些新型的经济组织形式?(2分)
(2)两次工业革命的关键区别是什么?(2分)
(3)两次工业革命分别使人类进入什么时代?(2分)对人类历史的进程有怎样的影响?(3分)
(4)两次工业革命中直接推动交通工具变革的重大发明是什么?(2分)各有什么作用?(2分) [13分]
解析:
(1)经济组织: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出现了工厂制度。(1分)
第二次革命中出现了大企业、国际联合企业、跨国公司等新型的经济组织。(垄断组织)(1分)
(2)关键区别是:第一次革命时期,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第二次革命时期,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2分)
(3)蒸汽时代”,“电力时代”;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4分)
(4)发明:第一次:改良蒸汽机;第二次:内燃机的发明。(2分)
作用:①蒸汽机的改良,促进近代城市的兴起,加速了工业代进程,(大大推动了机器的普及与发展),人类社会由此进入“蒸汽时代”。
②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和石油化工工业的产生(2分)
13、【 简答题
简要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前后,中国的商业企业为什么最早出现在通商口岸?(2分)中日甲午战争前,它为什么始终得不到清政府的承认?(2分)
(2)简要概括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在一战期间出现黄金时期的原因。(6分) [10分]
解析:
(1)①通商口岸受西方列强入侵的影响,自然经济最早开始瓦解。(2分)(如答“交通便利”等其他符合题意的,给1分)
②清政府奉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对工商业实行严格的限制。(2分)
(2)①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2分)
②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影响(2分)
14、【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 :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与本,使天下各食起力。末计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贾谊《论积贮疏》

材料二: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请回答:
(1)材料一、二是如何看待农业和商业的关系?(4分)各自的理由是什么?(4分)
(2)请从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两方面分别各举一例说明古代中国重农的表现(2分)
(3)尽管封建社会推行抑制工商业发展的政策,但手工业和商业还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请各列举古代冶炼业、丝织业、陶瓷业的一项成就。(3分) [13分]
解析:
(1)材料一认为农业和商业是矛盾的,农业为本商业为末。
材料二认为农工商皆为本。(4分)
材料一理由是农业可“使天下各食其力”、商业“游食之民甚众”。
材料二理由是认为“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4分)
(2)生产工具:汉代发明播种工具耧车。生产技术:北魏《齐民要术》记载推广绿肥种植和实行轮作,比西方早一千多年。(2分)
(3)冶炼业:魏晋南北朝时期发明灌钢法,钢的产量和质量大大提高。
丝织业:明清时期花楼机能织出画师设计的各种花纹。
陶瓷业:景德镇的青花瓷。(3分)
首页 12
2页,共54个题库
2页,共54个题库
轻速云给您提供更好的在线考试系统服务!
推荐
推荐题库
众多企事业单位的信赖之选
36万+企事业单位的共同选择
查看更多合作案例
众多企事业单位的信赖之选
开始使用轻速云组织培训考试
四步组织一场考试答题,一键搭建企业培训平台
免费使用 免费使用 预约演示
咨询热线
400-886-8169
周一到周日 8:00-22:00
©2023 轻速云 苏ICP备16049646号-1 轻速云科技提供专业的在线考试系统、在线培训系统
联系我们
客服热线客服热线:400-886-8169 | 周一至周日 8:00-22:00
©2023 轻速云 苏ICP备16049646号-1
轻速云科技提供专业的在线考试系统、在线培训系统
在线咨询 400-886-8169